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布函数曲线法是一种确定储集层物性参数下限的新方法。该方法从统计学角度出发,通过有效含气层与非有效含气层样本分布函数曲线之间的关系确定储集层物性参数下限值,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的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与采用产能系数法、经验统计法及油田实验测试相比较,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评价储层储量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的主要参数为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参数。因储层物性受多种因素控制,导致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段其物性下限均不同。目前确定物性下限值的方法包括压汞实验法、分布函数曲线法、核磁共振法、含油产状法等。每种方法均有其利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是未来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准确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决定储集层评价和储量计算精度的关键.卡拉麦里气田储层岩性为火山岩,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非碎屑岩储层.常规储层物性下限研究方法,如相对渗透率法、"J"函数等均不适用.针对这种特殊储层,首先将其划分成熔岩、火山碎屑岩、浅成侵入岩等,应用岩心经验统计法,得到各岩类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值,建立含气饱和度与最大进汞饱和度对应关系,再分岩类建立最大进汞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由压汞资料统计法得到一组有效储层下限值,二者综合确定各岩类有效储层下限值,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岩心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孔渗物性和压汞参数等资料,系统讨论了黄骅坳陷塘34断块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储集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塘34断块沙一段下部储集层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储集层。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以及砂泥岩组合方式等因素控制,其中碳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及黏土矿物转化是造成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程度,提供有利储集空间,储集层段的自生高岭石是长石和岩屑溶蚀的产物;砂泥岩组合方式则控制着储集层物性纵向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煤田测井中煤层的定性及定厚解释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使用观测钻孔内3种(含3种)以上有效的煤田测井物性参数,分析和对比所有曲线表现的异常特征,从中发现煤层与围岩的突出特性,达到对目的层的定性解释,而定厚解释是重点利用视电阻率和γ-γ曲线异常的典型特征值,确定煤层的深度、厚度和结构,有时还利用诸物性参数曲线异常的形态特征、标志层、对比方法,对个别煤层进行定位定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借助X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砂山组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该区岩石中泥质含量高,岩性复杂,可划分为泥岩、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4种类型。储集层中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裂缝等,形成了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空间特征。微裂缝是该区主要渗流通道,而微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差。该区微裂缝类型包括构造缝、溶蚀缝和成岩缝。储集层岩石纹层发育,砂质纹层和泥灰质纹层交互出现,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岩石受力不均衡、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泥岩收缩是形成微裂缝的主要原因。该区储集层物性受压实作用明显变差,溶蚀和胶结作用同时存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较大。储集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由近似垂直的斜线段和近似水平的曲线段两部分组成,中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拐折点。斜线段反映了微裂缝特征,近似水平曲线反映了微孔隙特征。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求取的排驱压力和平均孔喉半径无法真实地表述此类微裂缝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提出了有效孔喉半径概念,可以合理表述该区微裂缝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研究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台北凹陷中浅储集层物性分布规律以及压实程度特征,建立孔隙度一深度趋势法和压实减孔量法预测砂岩孔隙度.认为中侏罗统储层压实减孔量整体比较高,表现出“北高南低,生油凹陷内高、周边低”的特征.结合探井试油资料,确定侏罗系储集层有效下限的孔隙度值为9%,压实减孔量为34%,各构造带侏罗系储层深度有效下限总体上表现出“南深北浅、西深东浅”的特征.指出台北凹陷侏罗系储集层在有效下限以下勘探具有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8.
储集层预测新技术模型验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集层预测新技术是通过提取地震参数并选择有效参数利用不同的算法划分地震相类型,进而研究储集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变化。针对储集层预测和综合评价新技术,从正演模型出发,对地震参数与储集层的对应关系及新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质合题对应不同的地震参数,应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新技术的使用条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发拧其作用。通过在胜利油区埕岛、车西等地区的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9.
岩芯声学特性与原位测井参数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实验室对岩芯物性参数的测试结果与由原位声波测井曲线获得的物性参数进行的对比研究,得出它们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纵波速度与波速比的关系可以区分岩性,同时还得出剪切模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关系。这一研究结果给实地确定岩层物性参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油田、煤田勘探开采提供获取力学参数的简便方法,将为测井和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划分煤与炭质泥岩,本文对陕北府谷石炭二叠纪煤田测井参数视电阻率和自然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找出物性统计规律,建立函数判别式,根据费歇准则和克莱姆法则解方程,求得函数判别式 P=0.015ρ(?)-0.77γ,用视电阻率值和自然伽(?)值确定 P 值,进行判别分析煤与炭质泥岩。通过实地应用验证,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出错率低。文中最后讨论了测井曲线的应用范围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德明 《地质与勘探》2023,59(6):1356-1365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须家河组须五段具有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常规叠后纵波阻抗难以区分泥岩背景下的储层,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难度大。本文基于Gassmann方程进行流体替换并对工区缺失横波资料的井进行横波预测,并分别正演饱含不同流体性质的道集。研究发现储层饱含水为一类AVO响应特征,储层饱含气为二类AVO特征,AVO规律明显,进而采用实钻井的样本点建立岩石物理模板,选取纵横波速度比联合纵波阻抗圈定致密砂岩储层,利用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能有效指示含气性。结果表明:砂体及储层展布规律能够得到很好的表征,叠前含气性预测对井吻合率达到90.9%。叠前预测在川东北五宝场地区须家河组须五段致密砂岩含气性识别中是有效的,有助于提高钻探成功率与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大港油田滩海区域ZH5断块发育单层厚砂体,目前开发效果差,急需开展夹层研究,寻找注水未波及区,挖掘剩余油.通过采用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与测井识别法有效识别,研究区夹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夹层纵向对应关系差,平面分布受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控制,主要发育于滩坝沉积的侧部.泥质夹层主要分布于断块的中南部,呈条带状分布,物性夹层呈片状不稳定分布.通过对ZH29-29井封堵水淹层,控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滩坝砂体是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主要沉积储层。综合运用实测物性、解释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求取了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不同深度下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取了物性下限与深度之间的函数方程。在物性下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滩坝砂体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地层压力特征等研究,探讨了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有效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厚度的控制,其中坝主体和滩脊微相是有利储层发育区,而成岩作用和地层压力对砂体有效性的影响弱于沉积微相对砂体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测井找气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廷栋 《物探与化探》1985,9(5):331-339
测井是找气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基本上沿用找油的方法,一直存在识别气层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测井找气新技术,在我国已知气层使用证明,能够提高直观识别气层分辨率,从而有助于发现更多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15.
克拉苏冲断带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层白垩系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内一套优质储层和主要产层,埋深2 300~7 900 m,取心偏少,有效储层分布预测难度大.综合运用岩心、储层实验分析和测井、压汞、试油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含水饱和度上限值法、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及排驱压力法,求取了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不同深度下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取了物性下限与深度之间的函数方程,实现了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动态拟合.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取2.63%,有效储层埋深下限预测达8 320 m;而理论上,克拉苏冲断带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可达1.69%,埋深下限可达9 860 m,勘探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在物性下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性特征、埋深、地层压力及成岩作用特征探讨了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储层质量差异主要受控于储层的埋深、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陕北东部延长气区上古生界储层测井属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和试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陕北东部气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测井属性特征。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存在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两种类型,对应测井属性特征及其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测井解释模型等均存在明显差异。针对岩屑砂岩渗透率约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声波-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幅度以及不同探测范围电阻率曲线之间的幅度关系,综合反映砂岩储层渗透率及其变化特征的方法,进而分析了储层含气性的测井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The basement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Karabulak oil field of the South Turgai Basi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tructure, variety of pore type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ch reservoirs by single conventional logging method is always a difficult point i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tional logging curves such as deep lateral resistivity, acoustic time difference, density and compensated neutron were used for re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improved method of curve change rate, the response laws of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s, pore-cave reservoirs and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s on conventional logging curves were summed up, respectively. And a new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 for carbonate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s in the Karabulak oil field of South Turgai Basin was proposed.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reservoirs in X1, X2 and X3 wells of this oil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is area are mainly fractured-vuggy type. Compared with the oil test conclusion and imaging logging,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ccurately divided the reservoir type. And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reservoir divisi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8.
鲁先龙  乾增珍  崔强 《岩土力学》2014,35(3):647-652
随着西部电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需经过黄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能力通常是其设计控制条件。掏挖扩底基础因具有较好的抗拔承载性能而在黄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甘肃黄土地区2个试验场地12个掏挖扩底基础实测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分别采用Chin双曲线模型以及初始直线斜率法、双直线交点法和L1-L2方法确定了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位移,得到了抗拔基础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给出了不同保证概率下基础荷载-位移预测曲线。结果表明:初始直线斜率法得到的承载力最小,双直线交点法次之,Chin数学模型法最大,宜采用L1-L2方法确定黄土地基掏挖扩底基础抗拔承载性能;荷载-位移曲线归一化处理可显著减小实测荷载-位移曲线的离散性,按双曲线拟合参数a、b均值确定的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代表了试验平均值,而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刚度远大于95%保证概率的预测曲线。  相似文献   

19.
莺歌海盆地主要舍气储集层是粉砂岩与极细砂岩,在无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很难用地震波一般属性参数直接区分砂岩的含水与舍气特征。利用模型AVO演预测莺歌海黄流组含气砂岩的方法及AVO正演曲线及属性剖面的计算原理,了解不同地层状态下岩石储盖组合模型的AVO响应,分析莺歌海盆地黄流组储集层砂岩的含水与含气特征,以预测黄流组储集层的舍气砂岩段。  相似文献   

20.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进行储层有效厚度统计、储层划分和油藏储量估算的重要依据,研究区石炭系火成岩储层岩性较为复杂,岩石种类较多、组分差异性大并且空间分布及内中的多种属性有着极不匀称的变化,当前国内外学者利用物探资料来判断准西石炭系火成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的相关研究较少。采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物性试油法分别研究并互相验证进而综合判定物性下限值,避免单一方法的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求取研究区不同层段的物性下限值,建立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与储层埋藏深度的拟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多为低孔、中低渗储层,中部区域孔渗相对较高,物性较好,向北部和南部物性逐渐变差;研究区石炭系1500~1900 m及1900~2300 m火成岩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分别为5.09%、4.93%,渗透率下限分别为0.252 mD、0.198 mD;研究区石炭系火成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储层埋藏深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