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2)
乌什凹陷沉积盖层、地震反射层及构造层的研究对乌什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井旁速度谱拟合曲线、声波合成地震记录、VSP测井资料、结合具体井位钻井资料,以及乌什凹陷和温宿凸起的地层分布、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对该区地震反射层特征、层位关系以及构造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该地区从三叠纪以来,地层整体上呈连续沉积,但部分地层缺失;(2)该地区地震反射层有T3、T5、T6、T8、Tg反射层及T6-T8-2反射层系;(3)将该区划分为前中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三大构造层。  相似文献   

2.
付碧宏  贾营营 《地质科学》2010,45(4):917-929
乌什逆冲断褶带位于南天山库车前陆逆冲褶皱构造带的西段,对该地区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南天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解译分析,并结合研究区野外考察及典型地震反射剖面的分析,表明乌什逆冲断褶带东部地貌演化受褶皱生长影响较为深刻,发育一系列由新到老的冲积扇和风口。台兰河中游河流阶地和冰碛物均被秋里塔格断层错断,阶地断距为3.1~6.7 m,台兰期冰碛物(M_2)断距约80 m。秋里塔格断裂第四纪以来水平缩短速率约为1.23~1.59 mm/a。西部地区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并发育典型的活动断层陡坎。乌什凹陷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西强东弱的特点,地震活动具有沿断层呈带状分布的特点。乌什逆冲断褶带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西构造的转换地带,地震活动西部明显强于东部,且具有呈带状沿南天山及其山前逆冲断裂带分布的特点。历史地震分析表明上个世纪以来该区域未有7级以上地震发生,但其西部地区6级以上地震频发,随着阿克苏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乌什逆冲断褶带的地震活动性应该引起地质学家更加深入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近年来,首都圈一直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区,而地温动态观测作为短临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首都圈的地温动态观测,自80年代末至今,已有10余年的观测历史。这期间,在首都圈陆续布设了一些测点,使地温观测网逐渐趋于完善。1989年大同—阳高M_S6.1地震、1996年包头M_S6.4地震及1998年张北—尚义M_S6.2地震前都记录到了明显的地震地温短临前兆异常。根据异常曾对张北地震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随着地温观测资料和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北纬36.2°,东经90.9°)发生了8.1级地震。这是继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8.6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大地震。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首都圈及华北北部部分地温测点观测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和同震效应。本文对这些前兆异常和同震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这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地温观测资料的前兆特征,提高地温观测资料预报地震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地貌演化过程受大地构造及其规律的控制。本文通过对西南天山乌什北山地区滚滚铁列克河第四纪沉积和侵蚀地貌的观测,结合已发表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恢复了中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侵蚀地貌演化过程。中更新世地貌切割深度达1870 m以上,远远大于全新世50 m的地貌切割深度,认为该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西南天山普遍发育的中更新世褶皱冲断构造,造成山体快速大幅隆升,是乌什北山高山峡谷地貌形成的主因。褶皱冲断构造向盆地方向扩展,导致山体向盆地方向隆升幅度减小,揭示了乌什北山地貌演化的空间规律。西南天山第四纪构造隆升过程与地貌演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天山西段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乌什凹陷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乌什凹陷位于南天山西段以南,新生代受南天山崛起的陆内造山作用制约,与库车坳陷有相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因乌什凹陷南有温宿凸起阻挡了挤压应力的传播,东与库车坳陷间有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西秋里塔格构造带)所隔,新生代变形与库车地区有不同的特征。以吉迪克组的泥岩层为滑脱面,乌什凹陷的中-新生界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总体看上构造层以背冲构造为特征,下构造层则发育基底卷入的对冲构造。乌什凹陷的这一变形特征还与新生代挤压应力场自东向西迁移和走滑作用吸收了部分冲断变形有关,反映了南天山新生代构造对海西-印支期碰撞构造的继承性。文章简述了南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介绍了乌什凹陷周缘的主要断裂的特征,恢复了乌什凹陷中-新生代的演化并与库车坳陷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乌什凹陷的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了乌什凹陷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演化,指出该区的油气勘探应以三叠系为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7.
在格陵兰与南极大陆的内陆部分之所地以观测不到大的地震,据说是因为这些区长年被巨厚冰层所覆盖的缘故。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的A.C.乔斯敦发表了这一理论。格陵兰与南极的内陆部分,过去确乎不曾有过地震的观测记录。自从1957年为国际地球年以来,这些地区的地震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心。抱着震级只要在4.5以上就不放弃观测的态度,20年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仅2000年以来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100多次。作为地震台站的观测人员,除进行日常的观测,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常规资料以外,在较大地震发生后,即使震前没有预报,台站人员也应该及时地查看、分析资料,写出地震发生前后的观测报告,这是地震观测人员的基本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9.
芬诺斯堪的亚地块及其邻近区域,由于是板内地区,在某种意义上,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在全球范围内是中等水平,但仍然相对较高,最早的地震报导,追溯到1073年发生的丹麦地震,直到1962年,地震资料主要来源于强震观测报告,因那时已布设了许多数字式观测台站或若干个现代化的台阵,通过对地震监测系统的改进,现已能观测到震级小于1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震积岩是地层中记录古地震事件的关键岩石记录,通过震积岩的识别和发育序列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和区域大地构造过程.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乌什南部地区新元古界中识别出臼齿构造、微同沉积断裂和液化卷曲变形等古地震引起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发育典型的震积岩(震裂岩和震褶岩)以及震浊积岩、冰碛岩和薄层状钙质泥岩等沉积单元,...  相似文献   

11.
村庄作为大型障碍区在地震数据采集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成为整个工区的施工难点。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对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进行特殊观测系统设计是唯一有效的技术途径。项目的地震数据采集质量和采集成本与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的优劣息息相关。这里使用基于贪心算法的特殊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程序,在测试工区对大型村庄障碍区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运用了不同测线方位角的交叠观测系统设计。在村庄等具备不同测线方位角的观测系统布设条件的大型障碍区,使用优化合理、经济适用的特观设计做出了初步尝试,为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工作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6,(2)
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作。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通常为承压单井,需要通过单井试验确定观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湖北省武汉和黄梅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分别进行了非稳定流水位恢复试验和微水试验,确定了观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鉴于渗透系数K反映了含水岩层的物理状态,建议将其动态变化纳入地震地下流体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乌什凹陷及东部邻区白垩系层序划分与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什凹陷乌参1井的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划分,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亚格列木组只有低位体系域,与其上舒善河组合在一起可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巴西盖组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巴什基奇克组沉积后受到剥蚀而只剩一个三级层序。亚格列木组的沉积相为冲积扇相和辫状河相。舒善河组由辫状河、湖泊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组成,岩性为中至粗粒砂岩和泥质岩。巴西盖组沉积相组合包括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和湖泊相并夹有滨浅湖相。巴什基奇克组由低位体系域的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进体系域的浅湖沉积组成。地震反射特征指示乌什凹陷白垩系沉积具有南北双向物源的特征。北部物源为南天山褶皱带,南部物源为温宿凸起。砂岩碎屑成分分析表明乌什凹陷与东部邻区白垩系存在三个较为明显的物源区,即(1)天山南侧的再循环造山带,(2)温宿凸起再循环造山带快速抬升区,(3)塔北隆起或东、东南方向的大陆蚀源区。它们控制了白垩系沉积相带在研究区的展布。绘制的乌什凹陷及东部邻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古地理图对今后在该区的油气勘探有参考意义。乌参1井白垩系储集岩分布于舒善河组、巴西盖组和巴什基奇克组低位和高位体系域,储集岩类型以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它们与其上的湖相泥岩组成三套储盖组合。乌什凹陷白垩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地热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和震前地热的动态异常变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注意,并相继开展了一些观测和研究工作。由于以往地热动态观测的精度较低,观测不够连续,难以获得进行深入研究所必须的信息。近些年来,有的国家在地热动态观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所取得的具有前兆意义的地热变化信息和震例不多。自1984年开始,以地热前兆观测、研究和地震监测预报为目的的高精度地热动态观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投入运行以来,积累了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可以看到,南黄海的数次中强地震,溧阳台体应变观测都有十分明显的异常反应,总结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南黄海中强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更为有效地对近区中强地震产生的前兆反映进行对照分析和预测。二、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孔间地震剖面法之观测方式及其波场分布规律,以及入射角对地震信号反射特征的影响是指导孔间地震勘探生产的几个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孔间地震剖面法中的三种观测方式,导出了三种观测方式的时间场方程,并通过物理地震模拟实验展示了波场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三种观测方式对不同的深度界面的扫描范围及其与入射角的关系。为孔间地震勘探的生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钻孔应变观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海亮  李宏 《地质学报》2010,84(6):895-900
钻孔形变观测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观测手段,同时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钻孔应变观测的特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钻孔应变观测开展的情况,目前中国在钻孔应变观测中采用的主要的观测设备、仪器特点,中国应变监测台网的分布,以及中国目前开展的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1966年邢台地震后,特别是1970年以后,在我国一些主要的活动断裂上布设了多处断层位移测量点。试图通过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特征探寻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捕捉地震的前兆信息,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强震前后断层确实有明显的异常活动,如海城7.5级地震、唐山7.8级地震、道孚7.2级地震、中缅边境7.3级地震,大同—阳高6.1级地震、张北6.2级地震以及甘肃永登5.8级地震等中强地震前也发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发生过程和孕育机制异常复杂,加之大地震"非频发性"影响和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与活动规律认识的不足,使得地震预测极其困难。地面重力观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总结了中国大陆地面重力观测技术与观测网络:地面重力测量仪器从17世纪的惠更斯物理摆发展到今天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10-8m/s2。我国已相继建立了国家重力基本网、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为重力场非潮汐变化、地震、构造运动等的监测提供了公共平台;通过具体震例阐述了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利用地面重力观测数据能较好地捕捉强震孕育过程的重力变化信息,为强震中长期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分析了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震级高于MS5.0的地震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较大幅度和范围的重力异常区。强震主要发生在重力场变化分布差异较为剧烈的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前兆信息。最后,提出了地面重力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重力测量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一、台站及仪器基本情况 RZB-1型分量式应变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动态范围宽的地震前兆观测仪器。1990年底在乌鲁木齐基准台(东经87°41′42″,北纬43°49′16″)布设了该应变仪,孔深107.4m,孔径110mm。该仪器安装有NS、N45°E、EW、N45°W4个受力元件以及1个悬空元件,并配有水位和气压等辅助观测。该台1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可靠的连续观测资料,我台曾用这些应变资料成功地预报了1994年11月后峡M_S4.2地震和1995年3月和硕M_S5.0地震,并荣获中国地震局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