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形图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而各地早期地形图均为CAD格式,为了实现CAD数据到ArcGIS入库数据的转换,并满足入库要求,本文结合福建省数字晋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数据标准,探讨了基于CASS的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入库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雷林辉 《地理空间信息》2013,(4):134-136,14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惠州"的应用推广,不同行业和部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方法,用于将日常采集或修补测的地形图数据更新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研究李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与传统地形图一样,数字地形图将作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社会所共享。它将是这一领域内的国家权威数据,具有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值得依赖的数据质量。它不仅可为国家分析决策系统提供支持数据,也是各专业部门地理信...  相似文献   

4.
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编制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建库的前提,更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国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实际需要,提出一个面向地理实体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案,方案中体现了实体要素和辅助要素的区分,既满足了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又为未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提供了接口.  相似文献   

5.
晋兆蓉  李会梅 《测绘》2012,(5):229-231
1∶500地形图是数字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为例,研究探讨了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城市地形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数字测图的实施细节和过程。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数字化测绘工程及GIS建库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地形图和地籍图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开展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平台。通过对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成果介绍,分析了目前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现状,介绍了基于GIS的常州市数字化地形图、地籍图测绘工程总体目标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并概述了整个数字化测绘工程的实施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测绘工作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构成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干,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基础测绘都已列入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3S”(GPS、GIS、RS)技术在测绘领域中不断发展与应用,测绘最终成果也由单一的纸质地图发展到4D〔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地图产品。4D产品还可以组合为新的数字产品,如“DOM+DLG”可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DEM+DOM”可生成可视化的三维立体仿真影像等,由此为国家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又分为国家级和省(自治区)级两种尺度:国家级以1∶5万、1∶25万和1∶100万比例尺组成多级分辨率的空间数据框架;省(自治区)级空间数据框架是以1∶1万到1∶5万比例尺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所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自治区)级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也是编制其他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图件。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广泛需求,采用数字化测图方案更新1∶1万地形图,一方面不仅能够缩短成图周期,有着比纸质地图更广泛的应用,而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品种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为以后局部地区的更新提供了快捷的方式;另一方面,要为建设国家级和省(自治区)级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测绘院于1999年12月开始,接受了区测绘局下达的“卫宁测区1∶1万更新地形图”144幅地形图的生产任务,依据局对1∶1万更新地形图数字化的要求,结合现有的经济情况、成图周期、产品模式、仪器设备、生产人员和测绘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等条件,决定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DOM,采用JX-3测绘仪器对局部地貌形态发生变化的区域重新测绘,利用方正智绘软件以DOM为基础与扫描矢量化相结合生产DLG产品。1∶1万DLG、DOM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对地理要素的分层要合理规范,地物、地貌属性库的建立要全面完整,代码要标准化。随着传统的生产方式被新的生产方式取代,为了适应新的生产方式,需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的使用、专业生产软件的学习运用,从而掌握了利用专业软件生产1∶1万数字化地形图的生产方法。至2000年9月底完成了生产任务,2000年11月份开始编制“牛首山测区1∶1万更新地形图”120幅地形图。  相似文献   

8.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中的复合产品多种多样,数字影像地形图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产品模式,它是由数字正射影像图与其他相关数据、或与专题信息数据整合开发而成的数字产品。结合工作实践,着重对数字影像地形图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厦门市全要素1∶500数字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基础上进行后续产品生产,经过必要的数据处理,完成数字高程模型、路网数据、地理要素、地理对象等专题信息的制作,实现一图多用,充分提高了地形图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基础测绘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测量、绘图和应用三方面探讨三维数字地形图,重点探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特殊地形和线状地物的方法,以及地形模型与地物模型的集成匹配技术.三维数字地形图突破了绘图空间的限制,将传统的二维数字地形图拓展为三维的地理窄间信息,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真实的客观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在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13.
以《数字延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1:5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生产》的技术要求为例,叙述了如何增加菜单,在软件界面上批量实现地形图层、颜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当前VirtuoZo,是在测绘及地理信息专业中广泛使用的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该软件的地形图符号库是依据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库创建的,因此该软件在一些特殊行业(如电力、军事等)的应用中,存在其地形图符号库与特殊行业对于地形图符号的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本文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irtuoZo中设计和创建地形图符号...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如何处理地形图注记信息──一种基于ARC/INFO系统的汉字地图注记处理方法景涛,薛红萍地形图注记包括地理名称及各种说明性文字,是地形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判读地形图的直接依据。这部分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这部...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理底图为地质部门编制各种专题图提供基本地理要素。以环渤海曹妃甸滨海地区为例,以1:50000地形图为基本数据源,依据标准使用GIS软件完成了1:50000数字地理底图的制作,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1:50 000数字地理底图在地质环境调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一期工程——黑河测区工作中,利用航空和卫星影像进行1∶10 000地形图的测绘与更新,本文针对具体工作中的一些关键及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影像地形图”作为“4D”的派生产品于20000年初被国家测绘局列为“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这一进行研究,旨在对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该产品的生产、质量评定有产品分发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地理数据在测绘、国土、规划、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及国防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存在CAD和GIS的多种数据格式并存的现状,无法高效地进行数据共享。针对上述问题,为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并提高地形图数据的共享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映射的地形图数据异构融合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编程实现了CAD数据与GIS数据的可逆转换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工作是数字化成图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成图质量。重点论述数字地形图编辑的主要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编辑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