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天山博罗霍洛地区构造是以中—上元古界为主体组成的赛里木地块为核部,以古生界为两翼的复式背斜构造为骨架,以两翼的扇形逆冲断裂推覆构造十分发育为特征。总结其演化历史,可归纳为:早元古代古陆壳的形成;中—晚元古代稳定型大陆边缘的发育;早古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造山;中—新生代断块升降、滑脱推覆构造叠加、改造、而形成极其复杂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2.
一、成矿地质背景 断陷区位于兴蒙地槽褶皱区北东端,额尔古纳地块南段。属古亚洲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迭置区,主要经历了原始古陆核和大陆形成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两大阶段。1.地层与戍矿断陷区经历了古陆核形成演化和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两大阶段。在早元古代与晚元古代,该区处于古陆核边缘活动带,形成了巨厚的优地槽型沉积建造,即下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兴华组和上元古界倭勒根群吉祥沟组、大网子组,以兴华组地层分布居多,为一套古老变质岩系的片岩、片麻岩类。  相似文献   

3.
某活化区为我国东部陆缘活化带的一部分。地壳演化经历了前泥盆纪地槽、晚古生代地台、中新生代地台活化三大发展阶段。从前寒武纪四堡期起,一直到晚白垩世燕山晚期止,都有花岗岩的活动。但与铀矿相关的主要是陆壳改造型的燕山期花岗岩和雪峰期花岗岩。在海西—印支期的花岗岩内也有小规模成矿。本文根据已知资料和笔者野外观察所及,对该区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207铀矿床位于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西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龙首山群
(Pt1)和下石炭统南洼顶组(C1n);出露岩体主要为中条期伟晶状白岗岩,其副矿物特征具有华南改造型产铀花岗岩的特点。区域
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207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特征,含矿主岩伟晶状白岗岩发生全岩矿化,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
则状;矿石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岩体、地层和构造是铀矿化的3个重要控制因素。岩体侵位于高铀含量的龙首山群,构造上处
于古老隆起区。岩体的铀含量和铀的浸出率高,Th/U值小于3,造岩矿物黑云母的多色晕异常显著,沿断裂带发育较强的黑云母
绿泥石化及赤铁矿化(红化)。岩体较低的稀土元素总量预示其有较强的成矿能力,ΣCe/ΣY比值低对铀成矿有利。岩石的化学
评价系数x=27,岩石化学组分十分有利于铀的成矿。根据矿床成矿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及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
究认为,207矿床外围铀成矿潜力巨大、找矿前景广阔,在新一轮找矿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根据东天山金铜矿带不同单元按构造 -岩石地层划分原则 ,石炭系分出有序和无序两套地层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 ,两个构造 -火山活动带和两个古陆边缘成矿系统。碰撞造山与韧性剪切带强时空耦合 ,岛弧火山岩成带分布 ,杂砂岩形成于塔里木陆缘岛弧边缘 ,碰撞花岗岩呈中小型东西成带分布 ,地球化学分省分区。构造演化呈多阶段 (分 12个阶段 ) ,碰撞造山细分 3阶段 6期 ,金铜成矿时代以海西中晚期 ( 2 90~ 2 30Ma)为主 ,不同古陆边缘成矿系统其成矿类型、特征等均不相同 ,指明了金铜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胶东地区的基底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陆核形成期、陆壳增生期和汇聚定型期3个主要阶段,古元古代克拉通化汇聚碰撞作用的形成使得原始的绿岩带矿源岩系活化改造;三叠纪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陆陆碰撞形成了山东东部的胶南-威海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使克拉通地体再活化,二大板块的物质成分在区内重新熔合分配并促使金元素转移富集;侏罗-白垩纪时期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强烈洋陆俯冲作用,形成了活动大陆边缘俯冲造山带的大陆弧花岗岩,包括玲珑序列二长花岗岩组合、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组合和伟德山序列花岗岩组合,这些花岗岩的强烈岩浆活动为金元素迁移成矿提供了热驱动;巨型走滑系统即郯庐断裂带及其巨大的左型走滑系统及其所形成的次级羽状断裂系统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南边缘大陆──华夏地体基底是双层结构,分别由早、中元古代(2.3~1.5Ga;1.4~1.0Ga)地层所组成,华夏地体乃是经历多阶段演化的复杂造山带。大量早元古花岗岩化的发生和侵出(2.2~1.5Ga)是古华夏造山带克拉通化的标志。古华夏地体在1.0Ga后再与扬子古地体斜接碰撞,遂发生大规模深层推覆析离及岩片堆叠,继后又演化为走向韧性剪切滑移。所得PTl轨迹显示造山作用的递进演变过程。华夏地体与中间(南华)地体自中元古代直至早中生代持续发生作用,形成了宏伟而复杂的华夏板缘岩浆带并表现为向板内迁移的规律。边缘岛弧带诸岛群基底岩石地层、年代学均有相似特点,在晚古生代毗连一体,均处于古亚洲大陆的东南边缘,应是华夏古陆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8.
甘肃龙首山铀成矿带是中国内陆一条重要的铀成矿带。芨岭铀矿床是龙首山成矿带中典型的碱交代型铀矿床,蚀变种类繁多,且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利用航空高光谱技术可以从宏观上获取芨岭铀矿床地表蚀变、构造、岩性分布信息,为芨岭矿床及周边铀多金属矿产勘查提供依据。本文采用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甘肃龙首山地区芨岭碱交代型铀矿区及周围地表出露的热液蚀变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碱性长石、赤铁矿、透闪石、中铝绢云母、高岭石、石英(硅化)等与碱交代热液作用演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矿物,并将蚀变矿物与构造、岩性等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碱性长石、透闪石、中铝绢云母和石英(硅化)等蚀变矿物分别代表了芨岭及周围地区碱交代热液作用过程中早期碱交代、中期中性交代、晚期酸性交代等不同演化阶段的热液蚀变作用;芨岭铀矿区碱交代热液作用的主要通道是区域不整合面、深大断裂、不同岩性接触带的复合体,马路沟铀矿控矿断裂的芨岭矿区段明显发育透闪石、中铝绢云母、硅化与碱交代作用相关的热液蚀变。根据芨岭铀矿床的航空高光谱遥感特征,提出了龙首山碱交代型铀矿找矿的主要预测判据。这些判据对龙首山的铀矿找矿新区预测和老矿点、异常点的新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几十年来,中南地区查实和探明了一批铀矿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以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境内,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有关,铀矿产的产出部位与深大断裂关系密切,与花岗岩体空间分布关系密切,铀成矿时代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
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
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的成矿有利条件:如大地构造同属板块边缘、地体锡的初始富集、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长
时间跨度的岩浆热液活动等,使得两成矿带大量富集锡。但是两成矿带的差异性:如幔源成分的加入、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矿化、多
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围岩性质的差异、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又使得两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指出,在滇东南应寻
找晚白垩世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矿及其他多金属矿;在滇西地区除注重云英岩型锡矿床的勘探外,也要重视对中小
矽卡岩型锡矿床深部矿体的寻找。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构造上位于秦祁昆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接部位。在对青海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石油、天然气、钾盐、石盐、Au、Fe、Cu、Ni、Pb-Zn、煤、石墨、大理岩等矿产为主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青海构造演化、岩石建造组合及矿产分布规律,运用成矿系列理论,初步划分出青海矿床33个成矿系列(组)、91个成矿亚系列、60个矿床式。主要成矿系列(组)有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石油-K-Li-B-Mg-Sr-石盐-芒硝成矿系列、三江西北与中生代沉积-岩浆-构造作用有关的Cu-Pb-Zn-Ag-黄铁矿-水晶成矿系列组、东昆仑与华力西期—印支期旋回构造-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Fe-Cu-Ni-Co-Pb-Zn-Au-W-Sn-Nb-Ta成矿系列组、北祁连与加里东期岩浆作用有关的Cu-Pb-Zn-Au-石棉成矿系列、北祁连与前南华纪构造旋回岩浆作用有关的Fe-Pb-Zn-Au-硫铁矿-铬铁矿-石棉-蛇纹岩成矿系列。对每个成矿系列(组)及其分布特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对前南华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新生代5个成矿阶段的成矿系列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建立了前南华纪古陆核形成、基底陆壳的板内成矿体系,早古生代板块体制成矿体系,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成矿体系,晚中生代新特提斯成矿体系,新生代高原隆升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三道湾子金矿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早古生代陆源增生构造带多宝山奥陶纪岛弧型活动带东南缘,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一燕山期铜(钼)、铁(锡)、铅、锌、金、银成矿带东部,洪业家—傲山一三道湾子燕山期金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内。韩家地营子一大平北东向断裂与西马山一王八脖子东西向(古生代盆缘隐伏)断裂交汇处。洪业家—傲山—三道湾子金及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显生宙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裂谷系→晚古生代早期扩张、稳定沉积和成矿→晚古生代晚期会聚收缩→中生代闭合造山四个重要发展阶段。西秦岭铅锌矿成矿作用包括加里东准备期旋回、海西早期成矿期旋回、海西晚期富集期旋回和印支期改造迭加期旋回。成矿金属元素来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的热液对流房,经断裂构造作用而喷流,在适宜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形成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华南产铀花岗岩以燕山期为主,加里东期次之,海西及印支期少见,其同位素地质年龄在414—138百万年之间。然而,近年来对M岩体的研究表明:它是华南已知最老的产铀岩体,同位素地质年龄760百万年,Sr~(87)/Sr~(86)初始值0.735,是属前寒武纪雪峰期陆壳改造型的黑云母花岗岩,沥青铀矿化年龄为47—64百万年(喜山期).然而,产铀岩体形成之后,直到铀元素富集成矿之时这段漫长的地质时期,古气候和构造地貌是怎样变化的?它们和铀成矿之间又有何  相似文献   

15.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铀储层形成发育的沉积学背景研究基础上,重点通过砂分散体系、沉积物
粒度、隔挡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定量分析,精细地刻画了直罗组铀储层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
非均质性。依据盆地构造充填演化阶段、铀成矿年代学和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平台,分别对5个演化阶段的古地貌进行了恢
复,并对不同演化时期的铀储层空间位置给予了准确定位,从而揭示了直罗组铀储层从沉积到接受铀成矿再到铀矿被改造期间的
空间形态演化历史。在盆地构造充填演化研究、古地貌恢复和铀储层定量非均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5个不同时期古地下水
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空间变化面貌,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研究区5个演化阶段成矿古流场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综
合分析认为,铀储层的空间演变和内部非均质性制约了成矿流场的基本格局,成矿流场又无疑控制着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和铀成
矿。当铀储层形成期的古水流方向与主成矿期地下水流场方向总体一致时有利于铀成矿,而当两者流向垂直时则成矿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南岭成矿带是世界最重要的钨锡铍铌钽成矿带,过去工作集中在中段及东段,西段苗儿山岩体一带工作相对较少。燕山期成矿广泛重视,印支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少。近年来,苗儿山岩体西接触带平滩钨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构造蚀变花岗岩型白钨矿、构造破碎带型白钨矿两个新的矿床类型共三条矿脉,初步估算333+334 WO3资源量6.4万吨,达到大型以上规模。但对成矿物源、流体运移及富集、成矿时代、构造控矿规律等方面综合研究较少。本文从钨矿成矿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着手,以平滩钨矿为例进行初步探讨,为苗儿山岩体一带钨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广西苗儿山矿田马家铀矿区是桂东北加里东期岩体新发现的花岗岩型铀矿。文章在总结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矿区的找矿潜力。铀含量较高的加里东期岩体为矿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铀源;等间距平行分布的NW向构造与铀成矿关系密切;NW向构造夹持形成的构造密集并且放射性伽马场成串珠式沿构造展布的区域,或者岩体接触带附近构造密集区域是成矿的有利地段,构造夹持区的F_(19)、F_(09)和放射性伽马场晕完整的F_(15)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造山带的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1.华北、扬子古陆块先后在19亿年和8.5亿年左右形成,均由零散的古陆核和覆盖其上的三个基底层构成,经历过四次构造运动,才由地槽转化为地台状态。2.由于秦岭古洋底的扩张,华北古陆块南缘成为古安底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先后形成了以宽坪群为代表的元古代增生带和以秦岭群、二郎坪蛇绿岩为代表的加里东增生带。3.海西晚期华北、扬子两陆块拼合,其间沉积的信阳群地槽型复理石建造和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磨拉石建造褶皱造山,中国陆块形成。4.印支末期,己对接的南北陆块发生A型俯冲,使造山带内产生以太华古陆核为砥柱,分别向南、北方向的大推覆。5.推覆构造形成东秦岭块段造山的格局,使燕山期在东秦岭形成三种不同的山间红盆沉积。6.喜山期发生喜马拉雅型碰撞造山作用,一些古俯冲带的主断面复活,使其上的推覆体破碎,展现了当今的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形成了铜铅锌-天青石-铀-石膏-煤-天然气等多矿种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是中国陆内特色成矿单元。以成矿系统理论和波浪镶嵌构造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的物质-时间-空间结构模型进行研究,探索该陆内特色成矿单元内区域成矿规律。按照塔西地区盆-山-原耦合转换不同期次的构造岩相学序列、构造岩相学组合类型、原型盆地和盆地动力学等综合角度,将塔西地区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划分为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它们在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上受塔西地区盆-山-原镶嵌构造区挤压-伸展转换过程控制显著。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形成于中生代陆内走滑拉分断陷盆地中,受对冲式厚皮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裙边式复式向斜构造和碱性辉长辉绿岩脉群侵入构造系统等复合控制,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期并耦合了深部热正反转构造作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分布在乌拉根晚白垩世—古近纪挤压-伸展转换盆地中,受后展式厚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斜歪复式向斜构造和层间滑脱构造带复合控制,砂砾岩型铅锌-铀矿床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高峰期,而天青石矿床形成于盆地负反转构造期初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形成于新生代周缘山间咸化湖盆,受前展式薄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等复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主要由巴尔喀什成矿带、西准噶尔成矿带和东准噶尔成矿带组成,是中亚成矿域西部重要的晚古生代成矿带。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产出有大量著名的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科翁腊德、阿克斗卡、博尔雷和包古图)、大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萨亚克)、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东科翁腊德、扎涅特和阿克沙套)和大型造山带型金矿床(哈图)等。锆石U-Pb测年,辉钼矿Re-Os测年,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和钾长石40 Ar/39 Ar热年代学,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U-Th)/He测年和热历史模拟,限定了金属矿床从深部形成到地表剥露的全过程热演化历史。热年代学研究揭示该地区晚古生代与岛弧/大陆弧有关的深成岩浆侵入活动和同时代的金属成矿作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中温区域冷却历史以及中生代以来金属矿床的剥露作用。综合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该地区经历了从晚石炭世大洋板块的俯冲到早二叠世陆内伸展作用的构造环境转换;在此构造转换时期,发生了金属铜、钼、稀有金属和金成矿作用的大爆发,可称之为中亚成矿域西部"晚古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矽卡岩型铜矿、斑岩型铜(钼)矿、云英岩-石英脉型钼钨矿和造山带(石英脉)型金矿构成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完整的区域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