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部分4级和5级以上地震前地倾斜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了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异常量级及异常形态等,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剖析得出了中强地震和远场强地震前的地倾斜短期异常特征。在地震前的短临阶段,异常的项数和异常量级急剧增加;震级不同,异常起始时间和发震的优势时段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9年中国地震局"一带一路"鹤岗地震台阵勘选资料,分析了勘选测点记录的近震Pg震相和远震P波震相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相关性。时间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鹤岗地震台阵场地对近震Pg震相和远震P波震相的最佳监测距离分别约为550 m和1 570 m;频率域相干分析显示,监测远震P波信号的最佳距离约1 570 m,与时间域分析结果一致;近震和远震的最佳监测距离分别对应勘选台阵最内圆和最外圆半径,可作为该台阵布局设计的依据。台阵增益分析显示,勘选台阵对于Pg和P波震相识别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城7.3级地震宏观前兆时空演化特征与异常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几年来对海城地震宏观前兆资料系统整理和重点现象现场查实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地震宏观前兆场的时空演变特征,各种宏观异常发展时间上的相关性,宏观异常的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阐述了在地震短临孕育过程中,震前宏观异常所呈现的起伏性,空间分布上出现的密集条带、不均一和迁移性。在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应力的积累和加强随时间演化表现出起伏叠加,在空间上表现出孕震场内多点应力集中。并用震前宏观异常高潮期的起落对比,探索预报大地震临震的时间指标。用震前宏观异常在空间上分布的条带交叉和从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特点,探索了预报发震地点的可能性。最后对某些主要宏观异常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定义了“P轴分布集中度”用以研究中强地震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变化。利用祁连山中东段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的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的资料,使用P波和S波初动和振幅比联合反演方法反演了两次中等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应力场;利用“P轴分布集中度”这一参数分析研究了这两次中等地震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和发震应力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震前1~2年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开始集中,在震前集中到大约与主震震源机制的发震应力场一致。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孔隙介质震电理论缺乏针对含油储层震电耦合的数学模型及定量模拟,制约了该方法在含油储层中的推广应用.本文将非饱和孔隙介质中弹性波动理论与含油储层中动电耦合理论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描述油水两相饱和储层中震电耦合波的数学方法,定量模拟了含油储层中平面震电波场响应特性,并探讨了储层参数对震电波场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饱和储层中震电耦合产生四种震电耦合波,震电横波、震电纵波P1、P2和P3波;震电波场响应具有频散特性,频率增大,震电纵波P2和P3波传播速度显著增大,震电波衰减常数均增大;相同频率下,震电纵波P2波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相比其它三种震电波的均较大,说明其激发电场和电流能力较强;震电波场响应受到宏观储渗参数的影响,储层孔隙度增大,震电波的传播速度均减小,三种震电纵波的衰减常数均增大,且震电横波和震电纵波P1波的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均增大,震电纵波P2和P3波的均减小;储层渗透率增大,震电波的传播速度均增大,震电横波的衰减常数、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亦增大,而三种震电纵波的则相反;含水饱和度增大,震电横波、震电纵波P1(低频时)和P2波的传播速度均减小,衰减常数、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均增大,震电纵波P3波的则相反;震电波响应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相位在高频时出现频散现象,同样受到储层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以涉震网络舆情事件中网民群体的规模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在整个舆情事件发展演化的过程当中,网民群体角色的演变及每个角色群体的规模波动规律。本研究将这种变化过程予以量化并构筑适当的数学模型,定量地探讨在涉震网络舆情事件中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个网民群体中各个组成子群角色及其规模的变化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涉震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的处置经验,探讨并得出  相似文献   

7.
引潮力与潮汐应力对强震触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在构造应力水平达到岩石破裂临界值时引潮力、潮汐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与地震序列之间的关系,选用了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分析了引潮力水平分量动态变化与强震发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前震、主震及余震序列发震时刻的引潮力存在优势方向,多数地震发震时刻与选取时段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相位比平均值仅为35%;对于构造复杂地区,结果显示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不仅存在一个优势方向,还明显存在其他优势方向,可能与发震构造有关.根据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潮汐正应力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及其变化率,结果显示多数地震发震时刻潮汐剪应力接近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程万正  康晋山 《中国地震》1994,(A00):111-121
区域弱震异常时间过程表现为平静或增强,本文基于微破裂异常时间过程的概率描述,得到弱震的随机性发生与长期应变积累速率或应力水平有关,也与瞬时应变增长或减缓有关的结论,利用分区带弱震活动归一化累积频率可较好分析弱震活动的趋势背景和其非线性偏离,以用于各研究区中期异常检测和中强震观测。本文还利用“推广GP法”研究了区域弱震活动的空间多分形谱。以q<0维数段的多分维值表示地震活动各时段的演变过程,得到了澜  相似文献   

9.
以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区的4次6级左右地震为例,研究了中期异常向短临异常演变的特征.此特征可由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地震平静与密集、信号震到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日频次起伏加剧的演变来表征,在时间进程上它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大同—阳高 1989年 6 .1级地震的震例总结中 (张肇诚 .中国震例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 0 0 0 ) ,共收集了 2 7项地下流体异常 ,经过对资料的整理研究 ,又发现了 2 0项。以这些异常为样本 ,研究了异常场的形态组合、空间展布与时间演变等特征 ,指出水位动态异常以下降型为主 ,水化异常以上升型为主 ,异常呈条带分布 ,是场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区域弱震异常时间过程表现为平静或增强。本文基于微破裂异常时间过程的概率描述,得到弱震的随机性发生与长期应变积累速率或应力水平有关,也与瞬时应变增长或减缓有关。利用分区带弱震活动归一化累积频度可较好分析弱震活动的趋势背景和其非线性偏离,以用于各研究区中期异常检测和中强震预测。并用推广GP法研究了区域弱震活动的空间多分形谱,以q<0维数段的多分维值表示地震活动各时段的演变过程,得到了澜沧普洱地区、巴塘理塘地区、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区分维值随时间的变化,同时进行了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地区地震多分形给出的奇异谱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震例的分析,认为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前流体的异常特征表现为:流体前兆异常不遵循震级越大异常数量越多、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远的常规,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流体异常持续时间及异常出现至发震时间多数在半年内,异常出现后半年内发震的比例占多数,是优势发震时段;地球化学测项映震效能大大优于地球物理测项,是该地区的特征灵敏组分。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空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空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部分Ms≥5地震在孕育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空区,从孕震空区形成到发震,最短时间1个月,最长时间2a,优势发震时段为4~15个月。孕震空区可作为青藏高原北部地区Ms≥5地震1年尺度的中期预报指标;逼近地震的出现可作为孕震空区形成之后半年内发震的短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震矩释放程度m值对1989年以来华北地区12次MS≥5.0中强地震前的矩加速释放现象进行了研究。基于删除余震后的地震目录,提取了与矩加速释放相关的特征时—空尺度作为AMR现象在华北地区的扫描模型参数。采用震前1年逐3个月的扫描方式,得到了12次震例在震中附近与时间相依的m值的空间演变图像,并考察了震前震源区附近的Benioff应变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华北地区MS5.0~5.5地震前AMR现象与实际震中和发震时刻的关联性不明显;而MS5.6~6.4地震前67%的震例在震中附近出现稳定和集中分布的矩释放加速区域,说明华北地区MS≥5.5中强震前AMR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利用AMR现象对未来中强震发震地点的预测有一定的潜能和可挖掘性,但仍需其他方法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5.
王琤琤  章熙海  陈兴东 《地震》2004,24(3):61-68
应用山东省和江苏省地震局“九五”地质研究成果, 在华东地区共选择49条断裂和7个构造块体作为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构造基础, 选用频度、 ΔT-T、 小震调制比3个参数, 对构造两侧各20 km宽度范围的地震资料进行参数时间扫描。 通过普查, 得到的构造优势映震距离为300 km; 得到了10个敏感构造及其映震特点。 通过对华东地区13个中强地震震例的构造异常的综合分析, 得到如下认识: ① 震前存在场的群体异常特征, 表明华东中强地震“前兆”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表现出的、 区域性的整体过程; ② 异常的构造常常分布在震中周围; ③ 地震常常发生在平静异常的构造附近; ④ 高频度异常常常发生在震中外围, 并常具有步进性; ⑤ 震中周围的构造在震前2~3年开始先后不断出现高频和平静异常, 平静后出现多处小震调制比高值是孕震中期向短期过渡的时间转折标志。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方差分析叠加周期外推法对公元1897年以来全球MS≥8.5级特大巨震的周期性进行外推预测,通过严格理论计算,试图提出下一个MS≥8.5级特大巨震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段。分析了统计分析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与其根源,但方法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理论分析把时间预测的定量化,对确定重点监视时段,从某种意义上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通过分析提出的8个准周期值,这为研究地震机理,探索导致特大巨震发生的外部环境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1920年以来间隔时间大于500天的8组中强震的时-空-强特征分析,发现后一地震的发震 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有很强的规律性,610±20天为发震的优势时间,地点多集中在云南省的中北部,震级则可 用关联性公式计算。详细介绍了2003年大姚6.2级地震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和方法,并指出大姚地震短临预报 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讨论了地震"三要素"准确与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5年5月辽宁阜新地区矿震M_L≥2.0的矿震数据,利用重复地震的方法研究辽宁阜新矿区震源区及附近介质震源地震波传播路径上介质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在发生较强矿震前介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在发生M_L3.3级较强矿震前,部分台站记录的P波震相走时差曲线存在下降趋势和负异常,反映在较强矿震发生前,介质应力集中,促使较强矿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