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政府管理经济计划的方式将由指令性计划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区域经济开发将发挥它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形势下,地理学怎样为区域开发服务,着实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问题。对此,作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我国林业在本世纪末至下个世纪上中叶面临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我国林业建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战略步骤,也是理顺经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在现在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市场经济”观点的渗透,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经济管理职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这就导致市场经济变得更加的复杂,原来的市场配置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事业单位真正把市场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真正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才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朝稳定、健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高中地理中的经济地理内容,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当地纳入市场经济的有关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基于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郁  吕东辉  秦丽杰 《地理科学》2003,23(1):118-121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水权交易可以利用市场与价格信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开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也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二十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私有成分开始参与到林业活动中来。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林业部《关于稳定山权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情况简报》,林业“三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私有成分作为国有林业的重要补充,积极地参与到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中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林业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些省区开始了“四荒”地使用权的拍卖,吸引了大批的农户、个体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中国城市职能的加强,在城市农业区域农业生产与空间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外部市场条件与区域功能的变动演化两面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市场方面分析了农副产品生产所面对的市场层次特点以及当前生产与市场不适应的状况,迫切要求调整与改变农产品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林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产权主体不明晰、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新的经济增长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承包、租赁和拍卖,加快开发和治理”。这一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资源的定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土地的经济,自然和社会特征以及土地人格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土地使用驻限的转让已进入市场。但土地人格的扭曲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或滥用。消除人格扭曲现象,要将马胸思的地租理论作为确定土地人格的理论依据,从实际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三方面对土地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形态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传统的地名管理方式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名管理受到的影响 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内政外交、经济往来的高频率和准确、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地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地名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原有的地名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于2008年9月10日获得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批复要求武汉城市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用5至12年时间,在武汉城市圈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武汉城市圈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实力,使武汉城市圈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远大宏伟而又极为现实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它既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生飞跃性变化的标志。从此,我们的党和政府将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开始新的具有挑战意义的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在这场实践活动中,政府将扮演主角。本文旨在从经济学理论出发,阐释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依据--市场失灵由于自由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并不能保证其经济行为不影响社会整体利益;同时,市场经济并非尽善尽美,其运作效率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之下的,当条件不能…  相似文献   

18.
<正> 科技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牵动着科技改革向深层发展和延伸,在科技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中,辽宁省林科院为加速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科技事业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面加强地名管理,始于计划经济后期。时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国际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地名管理遇到许多新问题,促使我们深刻反思。通过审视地名管理的新环境,清楚地认识到,要进一步深化地名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机制,以全新的姿态推进全国地名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郑伟元 《地理研究》1995,14(3):110-110
本文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其论述涉及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运用了系统论、信息论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尝试建立区域发展调控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国外区域发展调控(干预)的由来和发展,并对有关理论进行评述,深入分析了我国在区域发展和调控方面的历史、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进行区域调控的必要性;第二章着重对我国各不同时期区域调控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特别研究了转轨时期区域调控的机理和体系结构;第三章至第六章则分别就区域规划、区域政策、法制建设及关系进行论述,并在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调控手段在当前和今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