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基于表格的通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提出了一种表格式通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工作流程、系统各组件的功能、作用及相互关系等还详细介绍了系统主要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一种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地层新能源利用的新方法。系统化设计从功能的实现角度将供暖系统分为采灌井系统、设备及管网系统、机房土建系统、信息控制系统、电力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运行调试再到实际工作状态的检验,详细说明了这一系统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一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创的一种新型系统理论,在科学上有较大突破,受到了国内外许多权威学者的重视。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清楚、部分信息不清楚的系统。相对于黑色和白色系统而言,它更加真实地刻画了更为广泛的自然及人类社会现象。灰色系统理论创立以来,不仅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未来学研究、社  相似文献   

5.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砂岩型铀矿床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伍岳  刘汉彬 《铀矿地质》1998,14(1):32-37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系联合使用MT和CSAMT的一套电磁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机制、数据处理以及该系统在寻找砂岩型铀矿床中可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并介绍了该系统在云南、内蒙等地已知铀矿床上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6.
开展深井综合观测是当前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深井综合观测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是整个观测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一种将CAN总线技术应用于深井综合观测系统的方案,既解决了深井中信号远距离传输的问题,同时又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简化了井下传输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大型工程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OTDR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其分布式、高精度、长距离、实时性、远程控制等特点,已逐渐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研发了一套基于GIS的大型工程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讨论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并结合某隧道BOTDR监测工程实例,开发了一套相应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工程监测数据的采集与管理、监测结果的可视化、监测信息的对比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套集智能化分析与决策化管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黔西北地区岩溶水系统划分及找水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伟  向群 《贵州地质》2010,27(1):49-53
黔西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系统小型多样,传统的岩划分方法难以较准确地刻画溶水系统特征,本文根据区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水文网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控制,提出一种将岩溶水系统划分成封闭型和开放型系统的新方法。以新的划分方法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开放型岩溶水系统中有利地下水富集、适宜成井的微观条件,指出了不同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套双源型电磁法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的物探系统,它是CSAMT和MT的结合体。本文介绍了EH4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该系统首次运用于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结合其他手段,成功解译出了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为划分隧道围岩类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同时也为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翟裕生 《华北地质》2003,26(2):65-71
成矿系统研究适应了地球科学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对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要素、作用产物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成矿系统研究的4个要点:①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②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④矿床形成一变化一保存的演变过程。作者明确了成矿系统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的方法,总结了矿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成矿系统研究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个途径,分析了成矿系统研究的资源环境效应,并探讨了成矿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含油气盆地地下水系统可分为油田水系统和溶滤水系统,二者之间按电性、富水性和矿化度大致以上、下第三系为界。含油气系统按成藏过程及其地质特征分为生成系统、运移系统和聚集系统。地下水系统是流体系统的主体部分,它包含了含油气系统。油田水系统与含油气系统关系十分密切,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都是在油田水参与下进行的。溶滤水系统影响并改造着含油气系统,油气藏会在溶滤水作用下遭到破坏。异常高压由排水固结的不均衡所形成,它的存在阻止了油田水向上运移。含油气盆地流体系统研究是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油气成藏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一种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监测水位、水温、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氨氮、氯离子等8个参数,包括三部分:监测系统主机(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地面仪器(GSM通讯系统)和室内终端接收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可以通过GSM公共服务网无线传输。其中重点介绍了以MSC1210Y5为核心的主机系统以及在开发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MSC1210系列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功能很强的带24位A/D转换器的微处理器芯片,其一些增强特性适合在测量精度要求高、输出信号微弱的场合使用。以该芯片为核心的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等特点,适合野外长期观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污染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最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水质预报和控制的基础理论工作。卡尔曼滤波正是在这种发展中被引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简略介绍。一、引言水质系统是由污染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自净稀释系统、水质监测系统以及水质管理(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技术为实现远程管理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提供了途径。多点监测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在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上实现远程管理,使监测过程变得容易和便捷。文章介绍了GSM技术在多点监测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监测系统的实现结构,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表明,基于GSM的远程管理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总被引:53,自引:13,他引:40  
於崇文 《地学前缘》1998,5(3):159-182
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将是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的认识,提出了“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固体地球系统进行再认识。笔者从广义地质学系统和过程的本质归纳出固体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是“固体地球系统总体上是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复杂耗散系统。地球物质多组成耦合的相干与协同及多种广义地质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及其非线性相互作用二者之多重叠加引发自组织过程所涌现的系统整体性状、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并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了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的八个研究主题,并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笔者提出了地球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DK2系统为该项工作的业务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该系统是以建立数据库为核心的系统,设置了查询、报表输出和原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功能。它是我们将微型电子计算机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管理方面的一次尝试。为了提高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效率,我们初步尝试了运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部分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管理系统——DK2系统,获得了初步成功。我们期望该系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功能介绍于  相似文献   

17.
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二)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区域稳定动力学是一个多源、多层次、多子系统、多影响因素的复合动力学系统, 本文提出了研究这一复合动力学系统的六个基本原则, 即连续性原则、立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非线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及工程实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李磊  王新建  马安丽 《地下水》2012,(2):96-97,154
EH4电磁成像系统能够准确的推断潜水层位置,并进行含水层界面的划分。介绍了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及系统特点。通过在云南部分干旱山区的找水应用,取得显著效果,表明该系统在云南干旱地区是一种有效的找水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土体结构系统层次划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体结构系统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跨学科、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它在尺度上涵盖了从宏观土区到微观粒子的整个土体系统。本文依据土体性质随尺度变化的原则,将土体结构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划分为7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含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阐述。在分析了土体结构系统层次划分的意义后,进一步介绍了土体结构系统研究中面临的几个重要课题。土体结构系统的层次划分厘清了土体工程性质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使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土体结构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火山岩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是石油地质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油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了火山岩油气藏 ,要求对火山岩中含油气系统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详细讨论了火山岩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 ,指出在火山岩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过程中 ,除了要进行常规研究中的含油气系统识别分析、含油气系统要素分析、含油气系统作用分析以外 ,重点要考虑作为油气储集层的火山岩的成藏地质条件的研究。另外 ,本文还给出了火山岩成藏地质条件的研究方法 ,并在文章的最后绘出了火山岩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