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子铝盐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为提高高分子铝盐絮凝性能,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絮凝剂,如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磷酸氯化铝、聚合铁铝、聚合硅酸铝等。就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作了阐述,提出了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在今后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已成为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 ,包括我们所最近研制的三系列含水聚硅酸铝铁钠废水净化剂 ,它们的优缺点及其絮凝机理。重点阐明研制絮凝剂时通常采用共存阴离子和活性硅酸与铝盐或 /和铁盐的聚合作用 ,并探索絮凝剂中各组分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絮凝剂在原子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应用于原子荧光法分析化探样品,明显提高了分析速度,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过程中排水效率低且治理后土体不均匀等问题,从改变软黏土颗粒自身持水特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联合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的思路。利用自制的一维电渗固结试验装置,探究絮凝−电渗法联合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絮凝剂掺入比对电渗排水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渗法相比较,絮凝剂 APAM 的掺入减少了软黏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厚度,使得淤泥质土的前期电渗排水速率和累计排水量显著提升,从而降低了电渗法的平均能耗系数;同时,絮凝剂高分子长链的“吸附架桥”作用增强了土颗粒的黏结力和絮凝沉积效果,有效缓解了电渗过程中细小黏粒迁移集聚而造成的阴极淤堵问题;治理后淤泥质土的抗剪强度大幅增高,土体的均匀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当絮凝剂 APAM 掺入比为 0.30% 时,土体的电渗排水固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孙瑞君 《地下水》2018,(5):209-211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产生废水的污染源较为复杂、化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传统废水处理方法无法实现对废水的快速处理,处理能力有限。为此提出基于工程模糊集的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方法与实践研究。依托工程模糊集欧内斯特理论对定量因子集、定性因子集进行计算,确定废水的组成与添加药剂比例。基于筛分楼对废水进行分层处理,将中间层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层直接进行脱水处理,引入净水池过滤,完成砂石料加工系统与基坑系统废水处理,对经过滤的水中添加定量的低分子无机絮凝剂和高分子无机絮凝剂,经精滤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工程模糊集废水处理方法较传统废水处理方法处理效率提高47.28%,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现状和应用进展,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条件、絮凝机理以及影响其絮凝活性的因素,着重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 采用微生物絮凝剂, 探讨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每隔2、3、5、7 d投加一次时, 均可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较显著;微生物絮凝剂最佳投加方式为每5天投加一次, 此时颗粒化速度快, 颗粒形成时间由未投加的60 d缩短为42 d, 好氧颗粒污泥疏水性好, 污泥体积指数稳定在40 mL/g左右, 沉降速度达35.06 m/h, 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55%、93.29%和87.2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复合硅藻土絮凝剂(FGX)的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研究了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陈放时间、絮凝剂配比变化等因素对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用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污水、长春净月造纸厂污水处理试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PAM泥浆的组成与作用PAM泥浆由高聚物絮凝剂、水、土、纯碱,降失水剂等组成。现将各组分的作用分述如下:(一)高聚物絮凝剂—PAM及PHP高聚物絮凝剂是不分散低固相泥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泥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完成主要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温州某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进行了沉降柱试验和颗粒分析实验,研究有机絮凝剂APAM以及无机絮凝剂CaO对泥浆沉降性能和颗粒粒径的影响,着重探究了无机絮凝剂CaO的不同添加顺序对有机絮凝剂APAM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少APAM添加量(10 mL)下后添加CaO能增大泥浆的初始沉降量;先添加CaO再添加APAM,不利于APAM絮凝作用的发挥;后添加CaO的情况下,CaO对于最终的絮体粒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絮体本身的强度及搅拌强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Excel及其内置的VBA语言开发设计了土工试验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小旋风",用代码建立一个模块包含10个子过程,一个工作簿事件。该程序具有简洁友好的界面,快速化智能化,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花  朱锁  李海明 《地下水》2008,30(3):37-40
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氮、COD在包气带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岩性不同的包气带介质是影响氮素、COD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介质对氮、COD的净化能力不同;渗滤液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氮素污染,但会造成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情况对填埋场坝体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应力场原位分析采用线弹性材料类型,变性分析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塑性类型。在应力变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变化量采用总应力法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摩尔库伦准则,不考虑滤液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按照初步设计方案堆筑的0~12 m坝体在发生应力变形后,坝体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可正常运行。建议企业在坝体堆高到1/2~2/3处时,进行勘察获取相应资料,应再次进行坝体应力和稳定性分析,以确保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我所30年来,在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研究方面的基本概况、取得的进展及今后一些展望。其中所列进展主要包括:岩浆矿床学、岩石及成因学、岩浆建造学及矿床评价和预测等四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煤瓦斯突出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学习总结煤炭行业近200年来对煤瓦斯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 了解其具体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探讨采用地质力学理论方法进行煤瓦斯突出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吴传贵 《地下水》2006,28(5):21-23
聊城市地处资源性重度缺水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依据聊城市近期水资源利用等有关资料,对聊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规划预测,阐述了雨洪水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及蓄水工程和雨洪水利用现状,分析了雨洪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拦蓄雨洪水的措施,对雨洪水资源利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的白垩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杰己 《甘肃地质》1993,(Z1):1-49,134
依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白垩系划分为北山、走廊、潮水、祁连、兰州、陇东、西秦岭区7个地层区和酒泉、武威、六盘山、陕甘宁盆地4个地层分区;分别建立了老树窝群、新民堡群、庙沟群、河口群、志丹群、六盘山群、东河群、金刚泉群、马莲沟群、民和组10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详述了各建群、组的代表剖面;以“热河动物群”、茹福德蕨-拟金粉蕨植物群存在的最低层位的新民堡群、志丹群及与其相当地层的底界,确立为白垩系的底界。以含具冠女星介生物组合的民和组的顶界为白垩系的顶界;按地层区总结了生物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生物组合进行了对比,以此确定了省内白垩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下水和氯化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徐有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高温高压水和NaCl溶液物理化学性质水和NaCl溶液是地质上最常见的溶液,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研究水溶液在地球内部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中所起的作...  相似文献   

19.
崇明东滩15年动态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明东滩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湿地,又是一个河口淤涨型湿地,对1988年与2002年崇明东滩湿地卫星遥感图象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崇明东滩并不是全部扩涨,南部滩涂岸线呈后退趋势;②在淤涨部分,以最东端最快;③随着长江上游来沙减少和大规模的围垦,崇明东滩的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崇明东滩湿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曹小虎 《地下水》2004,26(4):300-302
地下水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多年不合理的开采已形成了严重超采局面,并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分析,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