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蜡石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侏罗纪—白垩纪的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受控于区域大规模断裂和伸展断陷盆地。文章对中国内外叶蜡石矿床的地质和矿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浙闽地区叶蜡石矿床特征和成因。浙闽地区叶蜡石矿床的赋矿原岩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凝灰岩等,具有高硅高铝的特点。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火山热液交代型和火山热液充填型。结合泰顺龟湖、青田周村和山口等典型叶蜡石矿床的实例研究,文章揭示了火山热液交代型叶蜡石矿床普遍发育硅化、叶蜡石化、明矾石化、黄铁矿化的垂直分带特征,中酸性火山岩组分在热液作用下发生交代、分解,使铝有规律的富集成矿;火山热液充填型叶蜡石矿床围岩蚀变分带不明显,从围岩中淋滤、萃取的硅铝组分沿着构造裂隙运移,在有利的空间成矿。因此,笔者认为侏罗纪—白垩纪中酸性火山岩与凝灰岩、区域断裂带和火山岩带、围岩蚀变垂直分带以及陡峭山峰是叶蜡石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刘光永 《矿物学报》2022,(4):425-434
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铜钼矿床地处紫金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之间。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蚀变矿物特征,并结合地质填图、钻孔编录和岩矿鉴定等工作,划分出钾化带、绿泥石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地开石硅化带、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等5个蚀变带。钻孔编录和镜下观察发现,金属矿物分为2个期次,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第1期)→赤铁矿→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第2期)→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铜篮。矿化类型与蚀变分带关系密切:以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为主的Ⅱ号矿体产出于绿泥石绢英岩化带,与罗卜岭铜钼矿的蚀变矿化特征相似;以蓝辉铜矿+铜蓝交代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Ⅳ号主矿体主要产出于地开石硅化带和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底部;以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为主的Ⅴ号矿体产出于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与紫金山铜金矿的蚀变矿化特征相似。明矾石温度分带显示具有罗卜岭斑岩和紫金山火山机构2个高温中心,中、低温混合明矾石化与Ⅳ号主矿体空间上呈显耦合关系。另外,Ⅳ号主矿体的云母矿物Al-OH吸收峰小于2205 nm。初步认为Ⅳ号主矿体是紫金山浅成低温热液叠加罗卜岭斑岩矿床外带所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咀铜矿属典型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通过对中咀铜矿矿床的蚀变特征、矿化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矿床经历早期黑云母化、斜长石化,中期电气石化、硅化到晚期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的蚀变演变。矿区蚀变带分布明显,可分四个热液蚀变带,矿化蚀变带及其矿体分布均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矿区矿化作用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矿化均出现在热液蚀变带中。  相似文献   

4.
赵胜金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76-1086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工作和研究程度低,通过普-详查工作首次对该矿床有了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认为EW向断裂构造为成岩成矿断裂,矿体与EW向展布的沿断裂充填的晚侏罗世次流纹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矿体赋存于次火山岩侵入接触构造-硅化蚀变带(次生石英岩化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EW向分布。通过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为次火山热液矿床,与次火山有关的硅化带、次生石英岩化带是该区寻找相似成因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平和矾山地区围岩蚀变类型为次生石英岩化,可细分为石英-黄铁矿-明矾石化、硅化和绢云母-叶蜡石化等三个相带,具北西向带状对称式水平分带和略显垂直分带现象.蚀变以高硫型明矾石次生石英岩化为主,相当于紫金山铜金矿床蚀变分带的外带,即石英-明矾石化带.深部可能贮存有隐伏的铜多金属矿体,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金降寨矿区叶蜡石矿床地质特征和蚀变特征进行总结,认为成矿作用与富铝火山岩层位、岩性、破火岩构造、潜火山岩侵入密切相关,矿床成因为火山热液中低温蚀变交代型。  相似文献   

7.
浙江平阳矾山明矾石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祥济  王福生 《地质学报》1998,72(2):162-172
笔者在深入研究平阳矾山明矾石矿床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实验地质依据。采用矿区未蚀变的火山碎屑岩和凝灰岩作为试料,分别模拟配制pH=0.5、1.0、1.5和2.0的H_2SO_4(12.5%、2.5%、0.5%和0.1%)+0.4 mol KF+0.1 mol NaCl水溶液作为晚期火山气热液,两者在高压釜中持续120 h的交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212~487℃温度和200×10~5~800×10~5Pa压力下的氧化环境中,酸性气热液沿着碱性长石边缘、裂隙和解理进行交代,形成了明矾石和与矿区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相吻合的矿物,揭示了平阳矾山明矾石矿床的形成机理为含硫的酸性火山气液交代碱性火山碎屑岩和凝灰岩。。  相似文献   

8.
张兵强 《地质与勘探》2020,56(6):1145-1157
架底金矿是贵州省乃至全国在玄武岩地层中发现的最大原生金矿床,是近年来贵州西部寻找金矿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了加强对该类金矿床的研究,通过对矿区赋矿层位及围岩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对比分析,总结出空间上,矿区金矿体可划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金矿体分别赋存在上下两个含矿体中。上含矿体为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二段中部的一套以火山角砾岩(约占95%)为主,岩石具有一定破碎和蚀变的特殊岩层;下含矿体是中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的不整合界面附近,在区域构造和热液蚀变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套构造蚀变体。两层金矿体容矿岩石主要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占总量的90%以上,其次为少量的玄武质火山砾岩、浅灰色玄武岩及灰岩角砾。矿区各类围岩蚀变发育,与金矿成矿关系最密切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硫化物为金的主要载体,金为偏光显微镜下难以分辨的显微金、次显微金及晶格金。  相似文献   

9.
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控岩控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华  许春林 《福建地质》1992,11(3):186-203
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形成与构造作用关系十分密切;NE向梅造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展市,NE与KW向构造结点控制了紫金山火山机构以及中酸性浅成一超浅成岩体。隐爆角砾岩受NW向断裂、裂隙带控制;紫金山矿区的石英-绢云母蚀变主要受区域构造一岩浆活动的控制。石英-地开石、石英-明矾石蚀变与救火山热液作用有关.主要受NW向断裂和裂隙密集带控制,紫金山矿区的铜金矿化带和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火山构造的双重控制。成矿作用以裂隙充填交代方式为主.含矿裂隙带在走向和倾向上皆呈右行侧列:紫金山矿床的铜金成矿活动与燕山晚期的火山-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建芳 《地质与勘探》2012,48(2):297-304
[摘 要] 杜家东坞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端绍兴夏履桥-萧山浦阳火山构造洼地,成矿与青 化山破火山口-龙角尖火山通道构造活动关系密切;钼矿化呈细脉浸染状赋存于火山通道周围的火山 (角砾)岩裂隙及断裂中,成矿与钾化、硅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 钼矿床。综合分析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在火山通道 环形张性断裂与北西向断裂裂隙带、低阻带及中低阻过渡高极化带、磁异常零值区、负值区或正负值交 界处等区域有望找到富矿体,龙角尖火山通道的深部有望找到小斑岩体,这说明在浙西北火山岩区具有 寻找斑岩型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南江坪金矿主要矿体产于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碎屑岩系岩层劈理化带,严格受陶金坪—龙鼻桥复背斜控制,成带状平行展布。矿区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为NE向剪切破碎蚀变带,其上下盘剪切滑动面清晰,剪切破碎蚀变带内NE向硅化网脉带与蚀变板岩互层产出;NE向硅化网脉带张性充填的低序次NE向石英细脉和NW、NNE、NNW、近SN向的石英细脉穿插形成共轭、棱型张性硅化网脉带,张性硅化网脉带内的石英细脉及硅化蚀变岩中发育毒砂化、黄铁矿化等,是金的主要含矿富集部位。褪色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毒砂是矿区主要载金矿物。  相似文献   

12.
阿希金矿主要蚀变类型及其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董连慧 《地质与资源》2001,10(3):129-132
阿希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中,成矿与破火山口(火山机构)环状断裂构造系统有关,属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大型金矿.阿希金矿近矿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冰长石化、叶腊石化、绿泥石化等,以主矿体为中心向两侧共划分出6个蚀变矿物组合带,其中强硅化带和绢英岩化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唐敏惠  张乐骏  马良  谢杰 《岩石学报》2010,26(12):3657-3666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四组火山岩以及34个侵入岩体。盆地内产出一系列铁、铜、铅、锌、铀等金属矿床,同时还大量产出以明矾石和硬石膏为代表的非金属矿床。庐枞盆地北部砖桥组火山岩内中酸性硫酸盐蚀变广泛发育,指示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本文以盆地北部矾山明矾石矿床为研究对象,查明了矾山明矾石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碎屑岩内,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基本上与围岩一致,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明矾石矿石为主,明矾石主要为钾明矾石,主要蚀变类型包括明矾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明矾石的δ34S值范围为20.29‰~23.18‰,平均值为21.86‰,黄铁矿δ34S值范围为-7.06‰~-8.36‰,平均值为-7.49‰,明矾石和黄铁矿δ34S平均值计算Δ34SAlun-Py为29.35‰,指示矾山明矾石为岩浆热液与火山岩地层水岩作用的产物,硫同位素温度计计算得出明矾石形成温度为264℃。通过相关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庐枞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低温热液系统,系统中广泛发育的酸性蚀变很可能是玢岩铁矿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玢岩铁矿系统成矿气液不断作用并演化到了最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矿休由含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金矿体受层位的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矿区围岩蚀变种多,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  相似文献   

15.
从临安昌化镇和大峡谷镇采集了一百多个昌化鸡血石样品,分别对其作了岩石薄片鉴定、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归纳总结了常见鸡血石种类的成分和岩性:冻地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岩性为粘土质岩石;软地主要成分为强粘土化火山碎屑或粘土,岩性多为强粘土化凝灰岩-粘土质岩石;软刚地主要成分为蚀变火山碎屑/明矾石,岩性多为明矾石岩或中等粘土化/明矾石化凝灰岩;硬刚地主要成分为石英,岩性为弱明矾石化/弱粘土化凝灰岩;硬地主要成分为石英,岩性为弱-强硅化凝灰岩。  相似文献   

16.
林国珍 《福建地质》2002,21(3):130-136
福建福安上后洋叶蜡石矿呈似层状,赋存于晚侏罗世南园组中部火碎屑岩中,共发现有4个矿体,矿石可分为2种类型。即石英叶蜡石型和伊利石质叶蜡石型,以石英叶蜡石型为主,矿体明显受地层岩性控制,属火山热液顺层交代蚀变的似层状叶蜡石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雪鸡坪铜矿位于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中南段。矿区含矿岩体为印支期石英闪长玢岩及石英二长斑岩,岩石蚀变强烈,由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盘岩化带,具"典型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特征。矿区Ⅰ-1矿体为主矿体,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有金、银、钼等多种有用组分。该矿体沿倾向延伸部分还未完全控制,深部找矿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9.
双旗山金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韧性剪切构造带中,该金矿的形成,与区内上元古界大岭组第二岩性段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岩系、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以及韧性剪的构造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矿区内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的韧性剪切构造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岩相学、矿相学、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武平悦洋银多金属矿东矿段围岩蚀变、构造特征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区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垂向上从地表向深部,表现为从碳酸盐化带→水云母化+地开石化带→硅化+冰长石化带(银、金矿化)→绢云母化带(银铜矿化)的蚀变分带;北东向和北西向2组断裂中及其交会部位形成的围岩蚀变从矿体浅部到深部依次为黄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带的空间展布及内部分带特征明显受矿区岩相的"三层结构"及断裂控制。矿化蚀变总体上分布于"三层结构"的中部层的紫金山复式岩体中。区内蚀变带是寻找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浅部碳酸盐化带、中部硅化+冰长石化带、深部绢英岩化带,其中中部的硅化+冰长石化带是矿体的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