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出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探矿工作会议有19个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以及桂林金刚石厂、中南工业大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和文明机台的代表共53人。总公司地质局刘善芳副局长在会上回顾了两年来有色地质系统探矿工作的情况,分析了探矿工作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探矿工作今后发展的任务。在这次会上,华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做好探矿工程管理工作的经验;甘肃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重视科研攻关推动钻探生产的经验;广西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建设文明机台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代表们对  相似文献   

2.
在冶金部地质局主持下,1988年2月5~6日,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对YKS-30型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砂矿钻机及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鉴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5个单位的32名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惠民教授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张智远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报告的主审,会议先由冶金部地质局探矿处处长吴棣华同志和装备处副处长刘振邦同志介绍冶金地质钻探工作现阶段的有关情况、发展设想以及开展该钻机研制技项目的背景。之后,探矿术研究所作  相似文献   

3.
张亮  松竹 《探矿工程》1986,(6):23-27
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及勘探技术情报网针对钻探取心技术比较复杂的特殊矿种,组织了一次大型专题情报交流会,于1986年7月15日至19日在青海西宁召开,同时还举行了地矿部西北区探矿科技情报会。来自全国地质部门的探矿科研、院校和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61份技术资料,有45位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17个矿种的钻探工艺技术。这些资料内容丰富、具体、实用性强,充分反映了钻探特殊矿种的技术工艺水平。现按矿种分类,对其钻探工艺技术摘选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找矿成果奖励会于198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西安市西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召开。来自全国有色地质战线的9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总公司副总经理朱雷同志到会作了“加快找矿工作步伐,为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讲话。代表总公司向大会表示祝贺,并通过与会代表向长期战斗在野外地质找矿第一线的全体职工、干部、家属致以亲切地问侯。他分析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形势,充分肯定了有色地质找矿工作和改革方面的成绩,指出了有色地质工作今后的任务。他勉励有色地质战线的同志们团结奋斗,要紧紧依靠政策。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地质工作改革的步伐,找好矿、找大矿,为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矿床地质专业组主持的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月10日至19日在浙江龙游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矿产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地质院校以  相似文献   

6.
冶金部于1985年4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了特殊烧结金刚石地质钻头新工艺技术鉴定会.该项研究成果是在国家经委科技局、冶金部地质局和科技司的支持下,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和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经三年的共同研究获得成功的. 参加这次鉴定会的除国家经委科技局、国防局,冶金部地质局、科技司,地质矿产部探矿装备工程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部有关业务的负责同志外,还有3个院校,6个科研单位、3个金刚石制品厂,以及4个系统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在上海召开的“超硬刀具材料技术交流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青年技术干部麦荣胜,宣读了题为“复  相似文献   

8.
由地矿、有色、核工业、黄金部队四单位召开的全国金矿钻探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9年8月16—20日在哈尔滨举行,到会代表124人,其中教授级高工7人,高工49人,工程师48人。此次会议得到了各单位的重视,表明探矿工作者注重发展祖国的黄金地质找矿事业,共推荐论文60余篇,会上交流达35篇,水平很高,进步很快,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会议。金矿钻探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技术监督局、桂林市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专家于1991年10月15~17日对“有色金属桂林矿产地质测试中心”进行了国家级计量认证考核.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也组织了专家对该中心进行了有色地质一级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评定.专家们对中心的评价是 中心的组织机构和技术体制健全,各类技术人员的素质能满足测试工作的要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2 0 0 1年 7月 11日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中编办字 [2 0 0 1]93号文 ,同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和地质资料馆合并 ,并更名为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原批 78名事业编制不变。根据国务院国发 [2 0 0 0 ]17号文件精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所属 19个地质勘查局已全部属地化管理。但有色地质总局机关及所属的规划处、物化探中心、遥感中心、测绘中心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资料馆等单位未划归地方管理。在国家经贸委所管国家局机构改革前 ,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将地质总局机关及所属规划处…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10,(7):24-24
本刊讯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大队协办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培训交流会”于2010年7月4~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钻探领域的160多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交流。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委员会、全国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省金属学会、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和中国色有工业总公司吉林矿产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8-22日在长春隆重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林尔为教授和姚凤良副教授应  相似文献   

13.
个旧大厂锡矿床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研究是1981年10月由国家科委组织专家组论证后下达的国家《六五》地质攻关任务。研究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西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广西有色地质勘探公司、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参加,有矿床地质、找矿标型矿物学、同位素地质、成矿地质实验、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等专业科技干部160多人,其中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以上科技干部97人,联合攻关,并运用地质测试技术、数理统计、遥感技术、重力、航磁、地磁、电法、化探等方法手段协同研究,历时4年,提交了科研成果。1986年10月该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并于1987年7月15日经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审定,“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与个旧、大厂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科研成果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也是第二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出的唯一的民用(?)特等奖。  相似文献   

14.
前言 为大力发展矿山坑内钻探技术和完成井下机械化配套工作,根据冶金工业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为主、与武钢矿山部、武钢大冶铁矿共同研制与试验钻石—300型全液压坑内钻机,通过几年来研究、试制及试验,该钻机已取得成功。 我国矿山坑内钻探技术发展缓慢,适合于坑内的钻机不仅数量少且技术性能也十分落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黄金总公司和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金有地质公司 )于 9月 2 8日正式成立。金有地质公司董事长杨志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黄金总公司拥有采选冶技术、矿山经营管理、融资筹资等优势 ,需要有新的、更多的黄金等金属矿产资源来开发 ;有色地调中心拥有探矿权、矿产勘查信息、技术、管理、筹资等优势 ,需要矿业开发的合作伙伴 ,需要将探矿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必将产生“聚变” ;矿业公司与地勘单位携手 ,必将促进我国商业地质的发展。金有地质公司…  相似文献   

16.
致读者     
由于机构调整,我单位(原冶金部地质研究所)现已改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本学报自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起,改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学报,又取名《矿产地质》。原赠阅,交换单位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全国生产矿山找盲矿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3月20日至24日在广州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计委、冶金工业部、核工业部、轻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属的72个单位,90名代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河北、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于4月30日至5月7日在成都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列席代表和工作人员共计486人,还有近百名在川工作的地质同行到会听了学术报告.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相当广泛,他们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工部、  相似文献   

19.
(一)解放前,中国的钻探技术十分落后,当时全国仅有一百余台钻机,全是国外进口的。解放后,钻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建立了我国探矿机械制造工业体系,经过不断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地质钻探设备制造和技术更新的实际能力。目前我国可以生产从2米化探取样钻  相似文献   

20.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