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地图有一部分是刻在石头上的,其中大多数是碑刻,如<华夷图>、<禹迹图>、<平江图>等,个别的是摩崖石刻,如桂林鹦鹉山的<静江府城池图>,这些都为广大地图爱好者所熟知.清代有一幅刻在端砚上的<端溪研坑图>,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方端砚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我在河北省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一书时,偶然发现了它的照片和拓片,并将拓片复印下来,作为收藏品.现将这方端砚介绍一下,以飨地图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正> MapED编图工作站软件,主要用以取代1:500~1:10000比例尺地图的航内编图工作。它还兼有修测功能,可以把解析测图仪采集的文件经过强有力的编辑后,直接用JX-3仪器的ST绘图机刻图输出,或在通用绘图机上绘图输出并进入地理信息库,中间不需要再进行手工编辑。地图的输出质量接近手工刻图的地图。这套软件所需的硬件可由用户自行购置或委托我公司办理。我公司出售的软件带有说明书。现将这套软件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办刊建议     
[编者按]近年来,许多地图爱好者给<地图>杂志编辑部来信,或谈他们的办刊建议,或谈他们对地图的热爱之情,或谈他们在购图中遇到的苦恼和快乐.  相似文献   

4.
赵大川 《地图》1999,(4):38-39
我爱好收藏,比较早地另辟蹊径,将注意力投向别人不注意的粮票、纪念币、地图.收藏要有专题,要有研究,档次才能提高.起初,有些年头的地图只是我收藏的工具书,不同年代地图上的省份、地名变化,为粮票、纪念章提供确切的考证依据.十几年前地摊上的书多,也便宜,收藏得多了,自成一个门类.这些古地图观之赏心悦目,研究引人入胜.由于我是台联成员,出于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祈盼香港、澳门、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驱使着我有意识地去收藏一些能证实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一部分的史料书籍.十几年苦苦寻觅,获得不少精品.现将其中的<广东图>、<广东图说>、<新辑中学万国地志>中有关香港、澳门史料整理成文,以此表达对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2,(2)
根据读者建议,自1992年起每期《地图》杂志封面刊载一幅我国古地图的片段。我国古代地图学具有光辉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选载一些古地图拓片或像片作为封面,不仅是历史文物的欣赏,也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使本刊丰富多彩而具有文献保存价值。但本刊编辑部力量有限,希望广大读者和地图爱好者提供复制图拓片,或提供有关信息,以使本刊封面得以每期更换。  相似文献   

6.
《地图》1986,(2)
平江图是我国最大的碑刻地图,现存苏州博物馆。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该图于公元1229年由郡守李寿朋主持刻绘,比例尺约三千分之一。地图突出表示了城垣、街坊、衙院、寺观、殿堂等建筑。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形象易读,是我国地图学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世界地图学历史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相似文献   

7.
冯晓辉  杨建军 《地图》2000,(2):23-26
根治黄河水害,是中华民族的艰巨任务.1:100万<黄河流域地图>作为治黄的基本图件,为治黄工作者科学地制定治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黄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1976年编制的第一代1:10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已失去了现实性,急需更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第二代1:10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于1998年12月印刷完毕正式出版.挂图概貌见所附简图.它为6拼幅全开大幅面挂图,编制时不但利用了新资料、新的数字化制图技术、新的印刷设备技术,而且用发展的眼光根据将来用图发展的可能性,扩大了编图范围,如东部将山东半岛表示完整,南面将南水北调的引水线路及需要扩展的范围表示完整.新一代<黄河流域地图>挂图的出版,将给人民治黄史揭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董正泉 《地图》1999,(1):52-52
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在浙江掀起,这是笔者参加1998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地图交流会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不断升温,好戏连连。去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首次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一大批地图爱好者为找图、换图、藏图、评图、用图而孜孜不倦,潜心求索。他们编印内部小刊以地图天地》双月刊),定期(二月一次)举行交流研讨鉴赏活动,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集地图,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地图来杭州“落户”。目前,杭州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有百余人,而且还辐射到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金华、嘉兴、…  相似文献   

9.
陈雄 《地图》2000,(2):50-51
石刻<平江图>在我国地图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现存最精详的宋代城市地图,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珍藏在苏州碑刻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孙果清  右舷 《地图》2005,(4):58-59
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和发展富有自己的特色,古籍中的地图学史料亦十分丰富.然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古代地图数量却极其有限.为保存古文物,传播古文化,使幸存下来的珍贵古地图汇集成编,早在198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即邀集有关庋藏研究单位,组成了<中国古代地图集>编委会.在全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支持协作下,经过对我国现存古代地图的普查和缜密的遴选整理,<中国古代地图集>已于20世纪末公开出版发行了3卷.其中,第一卷选收战国至元代绘制的地图60种205幅,第二卷选收明代绘制的地图68种248幅,第三卷选收清代绘制的地图84种212幅,分别于1990年、1995年、199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在玻璃上流布土沥青膜刻绘地图的线划原素,从而代替在纸上用墨清绘的方法,经实验证明:这种刻图法能保证和提高地图的质量,并降低成本。采用刻图法制印地图,其主要优点在于:1)提高绘图员的劳动生产率(1—2倍);2)刻绘地貌和水系图形的质量较高;3)地图各要素的套合精度较好;4)采用这种方法可省掉分涂作业;5)刻绘地貌和水系的工具构造非常简单,并刻图技术亦易为绘图员很快掌握。  相似文献   

12.
镇江焦山碑林中有一块面积80cm×80cm的<禹迹图>碑,该图碑的图名处刻有"元符三年(按:即公元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图西南角刻有"绍兴十二年(按:即公元1142年)十一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俞重校立石".这说明镇江<禹迹图>碑可能有两块:一是公元1100年按长安<禹迹图>碑拓片刊刻;二是公元1142年照公元1100年图碑,由俞重新校正后翻刻.现存图碑应为后者.该图字迹、线划均较粗犷.  相似文献   

13.
訾冬梅 《地图》2000,(1):17-19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由内蒙古测绘局委托内蒙古地图制印院编制印刷了<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该<图集>是一部中型普通地图集,由序图12幅,盟(市)图12幅,盟(市)政府驻地街区图12幅,旗(县、市)图86幅,共计122幅地图构成.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8,(4)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已正式成立并落户京城,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吸收会员。地图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是描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著名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先生说:“地图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将与语言、艺术并存而永生”。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将成为广大地图爱好者的家园。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是我国第一家以地图为专业的读者俱乐部。它的宗旨是;广泛联系读者,为读者找好图,为好图找读者,到读者中去,忠诚地为他们服务。通过激发读图兴趣,培养读图习惯,来…  相似文献   

15.
来自东方的讯息: 马可·波罗与欧洲中世纪旅行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5,(1):70-74
进入1 4世纪,欧洲地图学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绘图技术的进步,例如航海图绘制技术被运用到世界地图的绘制中(参见<维斯康特:开地图学之新风>,<地图>2004年第6期);第二个方面则是地图内容的丰富,特别是东方知识的激增.  相似文献   

16.
孙果清 《地图》2004,(3):68-71
在著名的西安碑林中保存有一块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刻的石板.石板的两面分别刻着《华夷图》和《禹跻图》。这两幅图长宽均各为114厘米。 《华夷图》未画方格,方向为上北下南.图上中央竖刻“华夷图“三字。四周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绘图范围,可以说是当时的中外地图.但以中国为主要部分。地图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湖泊、长城及全国各州、府名称。其中长城的画法.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17.
董正泉 《地图》1999,(3):46-47
关于1998年国内地图收藏形势,笔者以为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即:民间多促动,官方有行动,上下相配合,好戏经常有。现择要记叙,与地图爱好者共同交流。1.京鄂二地同登“加强宣传,改善服务,促进普及,支持收藏”一文该文由福建一图友建议和起草,经笔者修改补充,多位爱好者联署。文章呼吁加强地图出版宣传与地图邮购服务,亦涉及地图收藏、发展等其他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测绘报》在1997年第23期《测绘内参》上全文发表;《地图》杂志在1998年第1期封二、封三上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发,并加了按语。…  相似文献   

18.
《地图》1991,(3)
我国具有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自古就有许多优秀地图作品。可惜因古地图摹绘和保存的不易,许多已散失。所以自宋代起,人们设法把地图绘制在石碑上以传世,是谓地图刻石(或称地图石刻图)。文化古城苏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地图刻石,如闻名遐迩的《平江图》、《墬(地)理图》、《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等。这是因为:一,姑苏向为人文荟萃之地,自古留下许多绘图精品;二,苏州地区一带云集许多镌刻高手,刻技娴熟,尤以镂刻细腻、端方见长;三,苏州西南濒临太湖,太湖特产的太湖青石,堪称嘉石良材,“碑石黝黑如漆,特殊坚固”,“石皆黝碧光亮可鉴,扣之清越作磬声。”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苏州的地图刻石得以勃兴而驰名。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还有一块鲜为人知而又颇具价值的石刻图——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相似文献   

19.
朱竞梅 《地图》2000,(2):35-37
<春城晚报>登载了张诚、阎秀冬撰写的<五十年前的昆明"鸟瞰图">一文,并附上缩印的1944年昆明市区街道图和飞虎队当年绘制的昆明城区鸟瞰图各一张,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绘制的,运用了西画透视法,立体形象地标示出城门、城墙、市内道路和主要建筑、山丘水体、风景名胜等,在当今被称为"昆明的母亲河"的盘龙江上,还画上飘扬的风帆,产生了与往常志书中所见的昆明城图绝然不同的读图效果,是一幅引人入胜的老昆明旅游地图.这就使笔者联想到曾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见到的一幅绘于清末的<云南省城地舆全图>.这幅地图的清雅秀丽也在其他老昆明地图之上,它用墨线勾勒、略施淡彩、平立面相结合的手法,绘出清末昆明城的街巷格局、风景名胜和市政与文化设施分布情况,内含老昆明城深厚的历史地理文脉,对今天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绘制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现行方法的局限性在朴茨茅斯地图集中,大多数篇幅涉及人口普查和群落分析,其中包括根据1971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分区着色方式描述选取要素分布的18幅地图。这些资料最初是按分区统计,按八个等级成图的。在彩色地图上用这种方式表示要素传统上使用两三种颜色(例如,黄—橙—红),用网线或网点的百分比将彩色分级。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 1.一组地图,例如这里讨论的朴茨茅斯地图只能用有限的彩色种类表示。2.每幅地图必须用两种或多种分色版印刷,因此会额外增加经费,并且会产生套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