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土高压固结试验的压缩曲线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一定较高压力水平的固结试验结果外推更大压力段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曲线的方法。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土工合成材料的蠕变折减系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维列  王钊  林晓玲 《岩土力学》2004,25(12):1961-1963
比较了获得拉伸蠕变破坏荷载-时间曲线以及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试验方法,给出了外推这两种蠕变曲线数据的处理步骤。用其他研究者和笔者的试验成果说明怎样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的长期蠕变强度或容许应变,来确定蠕变折减系数,并简要介绍了时温叠加法获得历时更长的蠕变曲线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阎岩  张明义  王家涛 《岩土力学》2006,27(5):799-802
探讨了灰色理论方法在快速法载荷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并运用此理论对快速载荷试验各级荷载下的t-s曲线及总体的P-S曲线进行预测,以得到荷载作用下与慢速法一致的稳定沉降量。用VB语言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序,通过对实例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稳定沉降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法对于两种曲线的预测是可行的。同时评价了GM(1,1)以及等维灰数递补GM(1,1)两种模型对于远距离预测的精度。算例表明,对于P-S曲线的外推预测,最好只进行2~3级,外推级别较多时,精度不高,若应用于远距离预测,必须对模型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Q—S曲线,即管井涌水量曲线方程式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应用普遍。曹丁涛同志在“Q—S曲线的判别、外推检验与下推”一文中对其进行了探讨(下简称前文),提出了宝贵的结论和建议。本文在此也就Q—S曲线问题谈谈个人之浅见。 1 也谈曲线类型的判别与方程建立 众所周知,Q—S曲线有直线型、抛物线型、指数型及对数型。直线型易于判别和建立,其它三种曲线类型也可采用直线判别法,但是作者认为,鉴于直线斜率为常数,因此判别曲线类型  相似文献   

5.
武晗 《地质找矿论丛》2017,32(3):505-508
固体矿产勘查储量计算过程中,矿体圈连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矿体外推的地质问题。其中,矿体外推的介质为储量计算剖面图和矿体中段水平投影图,矿体外推方式根据外推介质的不同分为沿走向外推和沿倾向外推。此外,根据有无探矿工程的限制可分为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矿体外推起点为有探矿工程控制的矿体边缘样品工程,矿体外推长度分为"尖灭1/2工程间距、尖推=1/2工程间距、平推=1/4工程间距",外推矿体任何部位厚度必须小于矿体外推起点处矿体厚度。矿体外推与资源/储量分类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外推矿体的资源量类型应为333。  相似文献   

6.
实践表明;在矿坑放水或地面抽水的定流量阶梯状捕(放)水试验中,从不同距离观测孔所反映出来的Q=f(s)关系极少近似直线,绝大多数成曲线关系,特别是在降深较大时更为显著。笔者体会,在阶梯状定流量抽水试验资料中,当Q=f(s)成曲线关系时,通过观测孔s与Q回归分析,则以其线性回归方程外推预测涌水量较为接近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7.
水平层状介质的直流电阻率测深理论早在二十年代就已建立,但直到六十年代出版的量板仍以二、三层曲线为主.多层曲线只能借助三层或二层量板再加辅助量板图解来进行解释,方法繁琐,使用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六十年代后期,国外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解释电测深实测结果.国内只是在1976年以后才予以注意.有些单位也取得了一些结果.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用最优化方法对输入的实测曲线进行反演自动解释,要求实测曲线误差小、圆滑、利用前支能外推ρ_1,用后支能估计ρ_N.然而实测曲线往往不易达到这些要求.如果对曲线作过份的人为处理,又必然混入较大的误差信息,影响解释的正确性.本文介绍正演解释方法原理、编制程序及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具越流补给的承庄含水层参数计算的常用方法,是双对数量板法与半对数拐点法。拐点法主要利用观测孔S=f(lgt)曲线拐点的一系列特性来计算含水层参数,它要求降深达到稳定。若未达最终稳定,需由S=f(lgt)曲线外推最大降深,其值就有一定的随意性,拐点位置亦难正确标定。当含水层越流系数较小时,为求得观测孔的稳定降深,往往耗时很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某些地质变量的波状变化,应用傅里叶级数拟合出地质变量的波状变化曲线,并寻找出一个最佳拟合函数,以此来进行地质变量的外推及内插.绘图计算程序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用BASIC语言编写.绘图语言指令适用于CE-515P四色宽行(80列)绘图打印机.、绘图的比例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参数(S_2和S_3的大小)来自动调节观测曲线和拟合函数曲线的比例.程序较优化.经过实际工作的多次应用及检验,应用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董辉  侯俊敏  傅鹤林  杨果岳 《岩土力学》2011,32(7):2099-2105
针对公路隧道拱顶变形预测模型的普适性与外推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推理的隧道工程属性(地理位置、监测位置、隧道高宽比、围岩级别和埋深)与拱顶变形时序曲线原子矩阵的相似范例检索方法,并在深入分析了获取的相似范例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以LPG新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建立先验知识的预测模型。应用该方法对通渝隧道工程K19+994断面拱顶下沉进行了预测与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隧道间或同一隧道不同区段预判拱顶变形或收敛,基于范例推理能够获知良好的先验背景知识,且以此进行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学习的回归内插(1~14步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6%,而一次性外推预测15 d内的8个变形值(16~30步序)的平均相对精度为97.28%,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讨论了利用粉晶数据进行晶体点阵参数的计算问题(PDOLC)。计算程序采用外推最小二乘拟合技术,外推函数任选,作了详细的系统消光处理,分别估计了六个点阵参数的精度,适用于用各种粉晶方法获得的衍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纯烃类化合物——正十八烷的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正十八烷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及其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获得了产自正十八烷的甲烷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表明由烷烃裂解形成的甲烷主要生成于150~200℃(Easy%Ro介于1.0%~2.0%)的范围,裂解产生的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与Easy%Ro的关系曲线受升温速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应用于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刚果(金)进行城市供水勘察时,往往由于经费和社会环境因素,不能按照国内传统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进行工作。通过个别水文试验孔的三次稳定流抽水试验,用曲线外推的方法来获得相应开采深度的涌水量,是早期为业主提供指导性方案最为快速和相对准确的办法之一。以刚果(金)卢本巴希市UNILU水源地水文试验孔为例,简要进行供水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这里研究了VTI(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介质隐式有限差分(IFD)波场外推算子和VTI介质平面波偏移。在文中设计了VTI介质IFD波场外推算子,将Taylor分析法求得的差分系数,作为初始解,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迭代求得算子系数。将设计的外推算子频散曲线和偏移脉冲响应与理论解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出外推算子有较高的精度。从各向同性介质平面波偏移理论出发,结合VTI介质IFD波场外推算子,将平面波偏移推广到VTI介质中。对Hess VTI标准模型拟合数据进行偏移,偏移结果验证了平面波偏移在VTI介质中的有效性,以及在加强特定陡倾界面成像方面的优势。并且,与常规VTI介质叠前深度偏移相比,VTI介质平面波偏移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为各向异性偏移成像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昂青 《地质与资源》2012,21(6):563-565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勘探坑道系统长期排水量动态观测资料和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分别采用水文地质比拟预测法和Q-S曲线外推预测法,对矿区生产坑道系统涌水量进行预测对比.利用此方法预测的生产坑道系统涌水量,比较接近实际情况,预测的生产坑道系统最大涌水量可以作为生产坑道系统设计排水量的依据.对条件类似的矿山可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坑道系统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6.
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许多地球化学反应的野外观测速率比实验室观测速率要低2~5个数量级,给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的对比和外推造成了极大困难.本文总结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主控过程随尺度变化的现象,以及亚尺度的非均质性造成的尺度效应.最后介绍了几种尺度转换的研究方法.由于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尺度效应普遍存在,在对地球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外推时需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以及选取适当的外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纯烃类化合物——正十八烷的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正十八烷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及其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获得了产自正十八烷的甲烷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表明由烷烃裂解形成的甲烷主要生成于150~200C(Easy%Ro介于1.0%~2.0%)的范围,裂解产生的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与Easy%Ro的关系曲线受升温速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应用于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物理模拟实验理想材料--塑化松香和有关物理参数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塑化松香性质的介绍,结合已有的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塑化松香是理想的模拟实验塑性材料。为了便于定量模拟,采用蠕变法和落球法测定了14-22℃时不同配比下的粘度,并把蠕变法测定的结果利用Weibull曲线内推和外推到15-25℃内任意温下的粘度。测定结果表是,蠕变法得到的粘度值比落球法得到的粘度值更接近实际情况。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粘度值,基本满足定量模拟要求,可用于岩石圈多层构造变形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等值线成图线性插值方法。常规等值线成图都是基于矩形网格进行网格化插值的,三角网格能够更好地逼近地球物理场的形态和散乱离散点数据的边界,得到的等值线图更加光滑。通过搜索边界、三角网格化剖分、线性插值、搜索等值线、Bezier曲线光滑等值线等5个步骤,可以对任意散乱离散点数据进行快速成图。实际数据的成图结果表明:该方法插值效果好,不进行数据外推,得到的等值线图能直接反映散乱离散点数据的空间位置且成图速度快,可大大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建议隐伏矿矿区采用行、排剖面网法布置勘探线和钻孔,利于多方位编制研究性勘探线剖面图,研究和确定深部矿体产状。对隐伏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钼矿333类型资源/储量的圈定与外推分七种情况作了叙述,对米.百分值工程矿体的圈定和外推分五种情况作了叙述。低品位矿应圈定矿体与估算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