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鼎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3,(2)
本文针对地壳形变分形研究中实际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1)分形研究是否避开了模式方法;2)地壳形变分形问题的性质和类属;3)地壳形变分形测算实施;4)形变参数时间序列Liapunov指数计算,开展了讨论,旨在促进地壳形变分形研究的进—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地壳形变测量学之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首先简述了当代地学前沿交叉新学科--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的形成和内涵。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开拓了现今地壳运动与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新领域,使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促进地球动力学等地学基础研究,证实地壳动力学的基本状态不是“SOC”而是“SO”,因而地震是可能预报的,有助于击破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从根本上推进地震预报。然后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7项建议,包括:将地壳形变监测系统建设为真正的“四维”快速测地系统,加速推进形变和重力的结合,地表与深部研究的结合,推进地壳运动“暂态信号”和“暂态过程”研究,研制和发布“数字形变信息产品”,深化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速推进地震动力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等。最后提出了对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现今地壳运动、现今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报未来发展的预测。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正有力地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和地震预报破关,激动人心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壳形变的各种观测技术都是相对测量方法,必须建立一个参考系。常规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假设的不动点作为参考系。例如垂直形变测量(水准网),选择一个点的高程不变作为参考系;对于测边网及边角同测网,选择一个三角点及该点到另一点的方位角点不变作为参考系;对于测角网,必须选择一个三角点及该点到另一点的边长、方位角保持不变(或选 相似文献
4.
5.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壳形变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承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1,(1)
地壳形变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反映,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发现这两种现象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前者有可能是后者的一种前兆;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十分清楚。日本学者在很久以前就曾提议以S型的地倾斜做为地震的前兆,即是说,地倾斜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天马和谢坊试验场的三角和基线观测资料进行了应变分析,获得了该试验场的主应变值、主应变方向以及剪应变值。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场的地壳形变特征基本上是由通过该场地的断层所制约,反映了该断层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向国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9,(2)
本文通过对鄂东地区精密水准观测资料的综合处理与分析,指出控制鄂东地区地壳运动的团麻断裂近三十年的变化概况:北段东西两盘相对运动虽不明显,但确有西升东降的趋势;南段于1976年至1977年间发生明显的蠕滑运动。东西两盘的垂直位移量:淋山河宋墙为16毫米,团风双柳为26毫米,运动方向为西降东升。同时也指明了淋山河与宋墙为断裂南段通过地表的确切部位。 相似文献
9.
杨学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4,(4)
本文根据冰川和海平面变化资料,探讨地壳形变对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升降的响应,并由此得出可以解释相应的地球物理现象的有益结果。这些结果对地壳形变的测量和地震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广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1,(1)
地壳形变测量的任务是应用大地测量和定点地形变测量,测定和研究地壳外表的形变运动,协同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海洋、气象诸学科查明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活动规律,确定未来地震的时、空、强及其在地表表现的方式,对地震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地形变的异常中,有些异常不能只归属于一次地震,而是一组地震的共同反映,我们称之为”地震组异常”。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三组强震的地形变异常。地震组的地形变异常曲基本特征是:异常的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群体出现。异常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速率异常,另一种是形态异常。地震组的地形变异常,可以作为地震组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1997年底开始建设,2001年6月建成,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IGS发布的台湾桃园国际基准站的GPS连续观测资料的联合解算结果,分析福建内陆的地壳形变特征,以及海峡两岸最近5年的相对运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内陆的运动状态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海峡两岸由过去的拉张变为挤压状态,并且北部与南部存在差异性运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虞廷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1,(2)
地壳变形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着重对全球有实测地形变资料的9座大型水库进行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分析,尤其对新丰江水库在地震前后发震断层的运动方式与应力分布特征作了研究。认为,水库诱发地震除与众所周知的地质构造、岩性和蓄水位等有关外,还与蓄水后地壳的下沉量大小,断层的滑润程度和有效应力的减少等有关。诱发地震的断层,既要有引起剪切破裂的一定剪应力存在,又要具备张破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形变资料预报大陆地震的基本模式:①用大面积形变资料进行地震背景的研究,确定地震危险区,并综合各种手段对危险区震情的发展进行监测;②在重点监视区内布设形变监测台网,寻找形变敏感点,利用形变测量手段(如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测量手段等)捕捉中短期地震前兆信息,进行中短期震情预测,为短临形变监测手段提供依据。③建立固定形变监测台站进行连续形变的观测(如连通管、倾斜仪、伸缩仪、应变仪等),以捕捉临震的形变前兆信息,用于震前的短临预报。本文对以上三个步骤以实例作了简要的介绍,并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形变数据处理及提取形变前兆信息的方法,同时给出了预报地震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介绍了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的建设。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以GPS观测技术为主,结合精密水准、精密重力和流动地磁测量,将3者重合到GPS观测基准站上获取观测信息,初步构成一个时空相结合,点线面与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观测网络。该网络可动态监测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变化,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背景信息,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国内外观测资料及作者所作的某些地震现场调查,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我国大陆强震地形变信息的量级、断层错距比、持续时间、频率范围、形态学特性和动态空间分布作了半定量的统计估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当代有关学科对地壳运动研究的成果,用控制论的观点提出了“地震地壳形变大系统”的概念,并论证其信息可能具有区域动态整体特性与多维空间分布。最后,对研究方法和观测技术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