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石炭系油气潜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相含油气地层之一。下石炭统的油气生成条件比上石炭统的好,这和早石炭世的盆地面积较大有关。石炭系下伏的志留系和上覆的二叠系的油气生成条件比石炭系还要好。上石炭统的油气储集条件比下石炭统的好,这和上石炭统的白云岩和滩相石灰岩分布较广有关。石炭系油气藏的直接盖层是下二叠统下部的梁山组,区域盖层是中新生代的泥岩为主的地层。南方石炭系油气生储盖条件的配置关系相当好。但是,南方石炭系以及整个古生代和三叠纪海相地层均经历了多次大的构造变动,其油气藏形成条件遭受相当大的破坏。在有利的生储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在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较好的及面积较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尤其是在邻近石炭系本身或其下伏志留系油气源岩的地区,是寻找和发现石炭系新的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4,(1):11-26,101,104
宁夏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化石丰富,是我国石炭—二叠系地层重要研究地区。首次系统的孢粉地层学研究,共发现60余属、18O余种孢子和花粉。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演化规律,可划分出10个孢粉组合带,其中石炭系8个带,下二叠统2个带。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孢粉组合带可与甘肃靖远和华北地区同时代孢子带比较,亦可与西欧,北美和前苏联有关孢子带对比。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孢粉带的研究不仅有重要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意义,而且对该地区石炭系和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与对比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华北地台和祁连褶皱带之间关系以及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岩石地层多使用《云南省岩石地层》的划分方案。该划分方案的石炭系与二叠系,与《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国地层表》的划分方案有明显差别。为此,在充分搜集、研究云南省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进行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的认识,重新厘定了云南省石炭纪与二叠纪岩石地层的划分对比方案。在重新厘定的划分对比方案中:(1)上二叠统的底界不变,与南皮河组(P3n)、沙木组(P3sm)、羊八寨组(P3y)、奔子栏组(P3b)的底界相当;(2)三分方案的中二叠统底界相当于二分方案的下二叠统底界,与大东厂组(P2dd)、丙麻组(P2bm)、大名山组(P2d)、拉巴组(P2l)、吉东龙组(P2j)、大新山组(P2dx)、喀大崩组(P2k)、冰峰组(P2b)、阳新组(P2y)、梁山组(P2l)、岩头组(P2yt)的底界相当;(3)下二叠统与上石炭统的分界位于石炭系三分方案的上石炭统中下部,与空树河组(P1k)、丁家寨组(P1d)、他披组(P1t)的底界相当;(4)上石炭统与下石炭统的分界位于石炭系三分方案的下石炭统上部,与铺门前组(C1p)、平掌组(C1pz)、申洛拱组(C1s)、大羊场组(C1d)的顶界相当。在《云南省岩石地层》(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996)出版之后,充分吸收近年来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资料新成果,石炭纪与二叠纪岩石地层增加了嘎拉博岩组(Cg)、丹珠岩组(Cdz)、义产独岩组(Cy)、张家田组(C1z)、木星土组(P1mx)、洛吉组(Plj)。  相似文献   

5.
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广泛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界山,即成吉思汗山与哈拉阿拉特山.本文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界山石炭系—二叠系与盆地内玛湖凹陷等的地震地层,通过露头—探井—地震地层开展关联研究.界山下石炭统为海相碎屑岩地层,主要分布于成吉思汗山.上石炭统发育火山岩及海相沉积碎屑岩,二叠系下统发育—套陆相砂砾岩,主要分布于哈拉阿拉特山.盆内玛湖凹陷等的地震地层:下石炭统钻探见于中拐凸起,未获得可追踪对比有效地震反射;上石炭统佳木河组主要发育火山岩,局部变化为凝灰质砂砾岩夹火山岩层,风城组主要发育灰色白云岩、白云质泥岩,横向相变为凝灰岩或火山岩层,同位素测年结果明确时代归属上石炭统.通过探井地层岩性及同位素测年对比,地面露头区佳木河组与地震地层夏子街组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归属下二叠统;而地震地层佳木河组则对应地面露头哈拉阿拉特山组下部的火山岩发育段(局部夹灰色灰岩透镜体);地震地层风城组主要对应露头区哈山组上部的沉积岩发育段及阿腊德依克赛组.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石炭统上部及下二叠统海相地层中阶的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而详细地提出了中国上石炭统上部及下二叠统海相年代地层单位的具体框架。将上石炭统上部划分为消遥阶、下场家河阶;下二叠统划分为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明确了阶的定义、动物群特征、磁性地层特征及其与相关地层的关系。所划分的阶均能与世界标准年代地层进行详细而有依据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山西二叠系地层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山西省是北方型晚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地区,自上石炭统起至上二叠统止各组的标准剖面都建立在太原地区,因此北方的许多省区的石炭系、二叠系都与山西(尤其是太原西山)进行对比,可见搞清山西石炭系、二叠系的地层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对促进生产和科研都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学术意义。山西二叠系即指下石盒子组(P_1X)、上石盒子组(P_2X)和石千峰组(P_2sh)。分布非常普遍,北起七峰山,南至中条山南麓,西从黄河东岸,东至太行山西麓,几乎遍布全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钻井揭示的主要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及主要含油气层时代认识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系统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明确主要岩石地层单元与油气层的时代,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地质条件评价与研究,以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对居延海坳陷不同凹陷钻井地层岩石学及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综合研究,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钻井地层对比标志。并结合地震剖面确定不整合界面,以及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地层时代的约束等,开展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结果】居延海坳陷钻井揭示了白垩系与石炭系—二叠系2个构造层,各凹陷钻井地层对比标志显著,主要含油层系为下构造层的中—下二叠统及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结论】银额盆地为石炭纪—二叠纪与白垩纪的叠合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应作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热演化程度等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吉格达凹陷蒙额参3井下二叠统—上石炭统干泉组、中下二叠统烃源岩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表明,下二叠统—上石炭统干泉组上段及中下二叠统烃源岩正构烷烃峰范围较宽,抽提物饱和烃组分中轻质组分要大于重质烃类,低碳数烃占据主导,萜类化合物以三环萜烷为主,四环萜烷含量较低。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母源以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存在高等植物的贡献,石炭系水体更深,石炭系烃源岩浮游植物的贡献更大,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小。OEP和CPI指示干泉组和中下二叠统烃源岩为奇偶均势的特点,指示干泉组和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且石炭系干泉组烃源岩演化程度略高于中下二叠统。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分布特征表明,干泉组上段烃源岩处于还原环境,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处于强还原-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0.
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1100多个暗色泥质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热解分析结果表明,依据TOC的评价标准,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岩和页岩达到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50%以上,达到好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5%以上。纵向上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从下部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阿木山组/甘泉组、中—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中二叠统阿其德组/菊石滩组到上二叠统哈尔苏海组,暗色泥质岩的有机质丰度具有从下到上总体降低的趋势;平面上同一层段中具有北部地区TOC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TOC高于东部地区的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该区的沉积环境相吻合。研究区露头样品热解分析所获的生烃潜量和氢指数结果不能作为评价烃源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煤炭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怀雪  谢礼国 《安徽地质》2002,12(2):120-123
安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其次分布在沿江江南一带的皖南煤田,为扬子型晚二叠世龙潭组、早二叠世梁山组及早侏罗世磨山组含煤地层.以安徽省最新矿产储量简表(能源矿产煤、石煤)和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为依据,对全省煤炭资源已发现的资源量、现保有资源量及远景预测资源量作了全面论述.在清理煤炭资源数量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现行的煤炭资源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煤炭工业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literature reflects differences of opinion on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several divisions of the Permian in certain classical sections. The Sosio limestone of Sicily should be referred to the lower portions of the upper, rather than lower, division of the Permian. Accordingly beds with higher fusulinids in other Eurasian sections must represent a similar stratigraphic position. The fauna of the Productus zone of the Salt Range is consider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wer member of this limestone is Lower Permian; the two upper members represent the Upper Permian. The Jisu-Honguer limestone of southeast Mongolia should be referr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Permian. The fauna of these deposits was described by Grabau.—Auth. English summ.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池州地区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省池州地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风化淋滤型、沉积叠改型等。矽卡岩型是本区主要的矿床类型,根据其成矿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层控式、复合式、接触式。,矿床(体)主要赋存在S—O间剥离面奥陶系汤头组、泥盆系顶部层位、泥盆~石炭系界面、石炭系黄龙一船山组、二叠一三叠系碳酸盐地层。燕山早期中酸性岩浆岩、层间滑脱构造、有利成矿的碳酸盐地层、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构造结合部位是本区重要的成矿条件。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区域成矿模式,将矿床成矿系列主要划分为三个:①与燕山早期钙碱性幔壳同熔型第一次侵入体有关的以W、Mo为主的成矿系列;②与燕山早期钙碱性慢壳同熔型闪长岩类岩体有关的Cu、Fe、S、Pb、Zn、W、Mo、(Au、Ag)成矿系列;③与燕山晚期陆壳改造型富硅富碱花岗岩有关的Ag、Cu、Fe、Pb、Zn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保存良好的Autunia conferta.和Dichophyllum flabellifera近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上部的发现,是在塔里木盆地的首次记录.这两个种以前曾被归于Callipteris属内,后来Kerp指出该属的属名有问题,便与Haubold提出了形态属Callipteris的重新划分方案,这一方案笔者表示完全同意.A.conferta是欧美植物群中早二叠世常见分子,在中欧的少数地点亦见于上石炭统上部,在中国则极少发现,仅见报道于河北开平赵各庄群上部和山西太原下石盒子组.D.flabellifera是欧美植物群中的另一早二叠分子,在西欧和北美的上石炭统上部亦见少数先驱分子,在华夏植物群中从未发现过.本文记载为其在国内首次记录.上述发现在古植物地理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向东 《地质论评》1998,44(5):478-488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Series)上二叠下部和上部的美国西南部的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Series)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乐平统(LopingianSeries)。新表为建立二叠系内部界线的全球层型及点位  相似文献   

16.
冯少南 《湖南地质》1990,9(3):69-74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证明,在Misellina claudiae带之下马平组灰岩(船山组)上部,产二叠纪的(竹蜓)类、珊瑚和腕足类,其时代相当于阿舍利阶(Asselian)上部至萨克马尔阶(Sakmarian)和阿丁斯克阶(Artinaskian)的一部分。湖南嘉禾袁家剖面,船山组灰岩上部盛产该期代表分子Mccloudia,许寿永等称Mccioudia带,并以该带的底,视作石炭一二叠系的分界。据此,笔者将嘉禾袁家剖面二叠系的底界,下移到船山组灰岩第六层产Mccloudia带的底。该剖面的船山组灰岩为跨时的岩石地层单位。石炭一二叠系为连续沉积。本文还讨论该剖面与邻区的对比及其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龙潭组的定义和时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以往,由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概念上的混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用年代地层学的概念去修订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产生了一些不易解释或难以解决的矛盾,江苏南部地区龙潭组定义的修订就是一个例子。本文在回顾龙潭组定义变化过程的同时,试图通过宁镇山脉一条比较完整的剖面,来讨论它的定义、时代以及与其它地区“龙潭组”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图什温古尔地区二叠纪牙形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阿图什的温古尔-巴音库鲁提一带二叠系由于化石稀少而且保存不好,地层确切时代仍存在疑问,该区温古尔剖面二叠纪重要牙形石化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 Behnken,Streptognathodus nashuiensis Zhong et Zhang等的发现为这套地层确切时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牙形石生物相分析,推断温古尔地区中二叠世早期可能为盆地相较深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西藏西北部晚二叠世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藏北地区的晚二叠世地层,文世宣等(1979)报导了羌塘东部双湖热觉茶卡一带的上二叠统,命名为热觉茶卡组。梁定益等(1983)在羌塘西部多玛附近发现位于下二叠统之上和下三叠统之下的一套含Waagenophyllum和腕足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地层,称吉普日阿群。诺林(1946)把塔什立克湖至窝尔巴错一带的二叠系称塔什立克湖群,该群的顶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疆柯坪,乌什的Ting类化石新材料,结合以往有关Ting类生物地层学及Ting类古地理分布的资料,分析了塔里木地区二叠纪Ting类化石组合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Ting类动物群与我国西南地区同期Ting类动物群面貌非常相似,并具有一些目前仅发现于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地方性种类,表明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在这一时期应处于相同的纬度,且两者相对位置似应比较接近。但是,这一结论与有关古地磁资料不尽吻合。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有关石炭-二叠纪微板块运动及古洋运动方向的研究成果,对塔里木,华南板块早二叠世Ting类动物群相似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