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测绘市场发展很快,测绘工程项目繁多,为了控制工程质量,测绘工程施工监理也应运而生。目前,国家对测绘监理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尚未制定,测绘监理工作还处在实验和摸索阶段。以北京市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工程的监理工作为例,论述测绘工程监理的方案设计理念和测绘监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为测绘工程监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吴栋浩 《贵州地质》2022,39(3):300-304
传统的地形测绘过于依赖人力,测绘效果差,测绘准确度较低。研究工作基于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设计了一种新的工程地形测绘技术,首先基于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采集了工程地形测绘数据,其次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分析测绘精度,进而实现工程地形测绘。实际工程检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工程地形测绘技术的测绘数值较准确、测绘精度高,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地形测量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敦云 《福建地质》2006,25(1):48-51
探讨在工程(包括城市)控制网建立之前,几种投影面及投影带的可能选择,也就是坐标系统的选择,这在测绘技术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左崟含  邱玲 《吉林地质》2012,31(1):141-143
工程测量技术领域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工程施工测量、工程竣工测量、变形监测、城市测量、交通工程测量、管线测量等内容。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快。综合近几年的工程测量发展情况,预测未来,作者认为:三维测绘技术、地下管线智能化探测与管理技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等三方面将是未来工程测量科技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现有职工198人,其中高工28人,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48人。主要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基础测绘、工程测量、房产测绘、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咨询等业务。拥有GPS、RTKGPS、航测数字化仪、全站仪、旁压仪、工程检测仪、地质雷达、三轴仪、固结仪、工程钻机、微机、绘图仪等各类新型设备和GIS系统及软件。建院五十多年来,完成了数百项重点工程的工程勘察和长沙市的基础测绘、地下管网普查测绘等任务,数十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甲级《工程勘察证书》和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甲级《测绘资格证书》,是全国城市测绘甲级院之一。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99年12月通过GB/T19001-1994-ISO9001:1994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四十五年来,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各级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城市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以及多种比例尺挂图、图集的编辑等任务;累计完成全市道路定线25000多公里、建筑用地界桩测绘20000余件、地下管线竣工测绘18000多公里;同时还承担了北京十大建筑、天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开发和资源勘测逐步深入,GPS技术在建立控制网方面独特的优势使得它迅速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成为城市开发控制网建设的重要手段。GPS三维控制网的建立可以为城市和地区测绘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和进行城市各种高精度的工程测量、市政测量、地籍测量、管线调查测量、矿山储量测量和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城市基础测绘资料和控制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组建于1974年,具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系"四川省省级机关文明单位"。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GPS-RTK测绘技术,可以为煤矿整装勘查测绘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以GPS-RTK测绘技术,在盘县保田煤炭整装勘查测绘工作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测量、勘探线测量及钻孔、探槽、剥土工程点测量等几个方面,浅析在煤矿整装勘查工作中,GPS-RTK测绘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方便性,并且对本次盘县保田煤炭整装勘查测绘工作的精度进行了检测,充分证明了GPS-RTK测绘技术,在此项工作中完全能满足精度要求,充分论证在煤矿整装勘查测绘工作中,GPS-RTK测绘技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做好有关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由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承办的测绘标准培训班于7月17-18日在烟台市举办。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质检站以及23个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单位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1.
GPS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勇 《陕西地质》2007,35(1):92-95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汉阴县城镇地籍调查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史迪丰  马超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1):58-59,67
几何水准测量是一种精密的测量方法,但利用传统的光学水准仪测量作业则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中各种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电子水准仪的出现,使水准测量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是水准测量仪器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作者结合长期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电子水准仪水准测量时无需变动仪器高,其结果仍能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精度的需要,既缩短了工期,又降低了施测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风化后产生的松散堆积物,不同地区的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土工试验是指对岩和土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矿物成分的测试,为工程勘察提供重要的参数,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简述土工常规试验操作步骤,对土工常规试验数据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如何提高试验数据准确性提出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期短。首先在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的基础上,针对二期围堰工程建设的特点,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枯水河床基岩深槽问题、堰基细砂层振动液化与渗透稳定问题、堰基岩土渗透问题等,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期围堰的设计和施工依据,是二期围堰工程胜利建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列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现代化的陆上交通工具,其对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对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点的稳定性也有严格要求.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专门设计施工了两座基岩水准标,作为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该基岩标较以往监测标志有重大改进,并兼有高程控制与平面位置控制的作用.本文介绍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依赖于西方国家测评量表的人员素质测评体系已逐渐显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表现为:移植的测评量表适用性较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测评指标可操作性较差;测评信度和效度欠佳,测评结果失真。针对目前我国人员素质测评中存在的过分迷信及极度不信任等认识上的误区,提出了在创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工作中,应开发和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评量表,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重视测评信度和效度指标的调整,加强人员素质测评技能训练,提高人员素质测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海如 《探矿工程》2020,47(12):72-78
滑坡是重大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是滑坡防治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针对福建省平和县西环路滑坡防治工程开展了滑坡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结合工程地质钻探成果,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滑坡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推测滑动面位置,确定岩土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对滑坡防治工程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在公路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规律进行勘查和检测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公路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等浅层及超浅层工程地质勘查中。本文以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为基础,简述其在该领域应用的方法原理,讨论了公路结构模型与探地雷达反射信号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应用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监测和工程防治断续进行了近 40年, 为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的研究和移民工程建设发现, 以往的工作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如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直接服务于山地民居群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移民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不足; 综合分析技术方法落后; 区域性规律研究程度较低等。结合作者负责的工作, 本文提出了新一轮三峡库区 (19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新思维, 即指导思想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围绕山地民居和移民工程开展工作; 在综合调查基础上, 建立以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为核心内容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GGIS), 采用发育度、风险度和危害度等量化指标作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区划和监测预警系统布设的依据; 充分利用现代观测与分析技术, 建立基于RS、GPS和GIS以及群测群防体制等构成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最终目标是实现地质环境开发保护的预指导和防灾减灾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