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的新闻中心内,整理关于在中国新疆发现新骆驼物种的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基因鉴定表明,中国和英国科学1999年在中国新疆南部无人区联全发现的野骆驼遗骸属于一种新的骆驼物种。专家估计,这种野骆驼总共不到1000头,其濒危程度超过大熊猫。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省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许多物种极度濒危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云南9种特色优先保护物种进行了环境适宜性分析。首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筛选出具有云南特色的9个优先保护物种,然后对各物种的最优生存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9种优先保护物种现存分布区总计0.21万km2。经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可知,最优适生分布区可达5.45万km2,是现存分布区的25倍。  相似文献   

3.
机载激光雷达及高光谱的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载LiDAR和高光谱数据并结合37个地面调查样本数据,基于结构差异与光谱变异理论,通过相关分析法分别筛选了3个最优林冠结构参数和6个最优光谱指数,在单木尺度上利用自适应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在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监测,实现了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区域成图。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结合形态学冠层控制的分水岭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单木分割结果(R~2=0.88,RMSE=13.17,P0.001);(2)基于LiDAR数据提取的9个结构参数中,95%百分位高度、冠层盖度和植被穿透率为最优结构参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达到R~2=0.39—0.42(P0.01);(3)基于机载高光谱数据筛选的16个常用的植被指数中,CRI、OSAVI、Narrow band NDVI、SR、Vogelmann index1、PRI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最高(R~2=0.37—0.45,P0.01);(4)在研究区,利用以30 m×30 m为窗口的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预测的最大森林乔木物种数为20,物种丰富度的预测精度为R~2=0.69,RMSE=3.11,Shannon-Wiener指数的预测精度为R~2=0.70,RMSE=0.32。该研究在亚热带森林开展乔木物种多样性监测,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物种多样性成图的重要实践,可有效补充森林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调查手段,有助于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动态监测及科学分析森林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拯救东北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昌  王奕嘉  王敏  吕晶 《地图》2005,(2):10-21
具有3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东北虎,在滥捕滥杀的枪口下和动植物生态的恶化中,20世纪中期已濒临恐龙的命运。在1994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把东北虎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的8年前,我国就已在曾经是东北虎出没的深山老林,悄悄地建立了中国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宏伟的跨世纪拯救东北虎工程从此启动。18年救虎历程艰难曲折,令世人瞩目的放虎归山规划已定,绿水青山定能重振虎威,重闻虎啸……  相似文献   

5.
延河流域优势植物光谱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延河流域优势物种的光谱数据为例,阐述了延河流域主要物种的光谱指数特征,分析了影响植被光谱指数的因素,总结了延河流域优势物种光谱鉴别方法,提出了利用植被光谱导数值和植被体内水份在970nm和1190nm附近的吸收特征帮助鉴别植被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浩  陈利军 《遥感学报》2007,11(3):426-432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生态事件之一,它直接威胁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公众健康、农业生产力和生态的完整性。该研究利用遥感和GIS的方法进行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对适生区分析,预测了外来物种-豚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并在信息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加权平均逻辑回归模型。利用logit阈值和频率统计的方法对入侵物种的生境进行相对适应性划分,减小了生物多样性数据的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伉 《地图》2005,(6):43-46
对于20世纪,人们可以从无数角度予以标定:科学昌明的世纪,生产力空前发展的世纪,人类开始进入太空的世纪,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纪,人口爆炸增长的世纪,自然资源极度消耗和莫大浪费的世纪.物种加剧灭绝的世纪,污染极其严重的世纪……可谓不一而足。在这里,我们用世界政治地图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谈谈20世纪的突出特征,那就是全球国家数目是如何从“寥若晨星“到“满天星斗“的。为证明这一点.大概无需多说,只要摆上两幅地图,稍加对比.再做些必要的解释.便足以真相大白了。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物种遥感分类受影像分辨率、波段信息、分类策略、影像特征选择方法等因素影响。现有的红树林物种遥感分类研究大多关注于分类精度的比较,较少报道商业高分与国产高光谱卫星的结合在物种分类的应用。基于湛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的高分(WorldView-2)和高光谱(珠海一号)卫星影像,本文旨在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比较不同特征选择算法(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极端随机树(ERT)、连续投影算法(SPA))和不同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从0.5 m的分辨率重采样为1 m、2 m、4 m、8 m、10 m)对红树林物种分类精度的影响,并耦合WorldView-2与珠海一号影像研究红树林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每种空间分辨率的WorldView-2影像提取248个特征(52个光谱特征及196个纹理特征),珠海一号影像提取117个光谱特征。结果表明,XGBoost方法优于ERT和SPA,在影像特征选择中具有巨大优势;与其他空间分辨率相比,2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影像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耦合WorldView-2和珠海一号影像的分类精度(分辨率:2 m,总体精度:88.98%,kappa系数:0.846)高于单一的WorldView-2影像(分辨率:2 m,总体精度:83.47%,kappa系数:0.768)和珠海一号影像(分辨率:10 m,总体精度:78.50%,kappa系数:0.703);另外,林窗、高程、离岸距离一定程度上影响红树林物种分布格局。本文表明WorldView-2与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的结合在景观及区域尺度上精确提取红树林物种信息具有巨大潜力,有利于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县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量化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优化问题,该文以德清县为例,选择物种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评估模型和方法对其2010年和2018年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德清县林地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优于草地.2010-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够有效评估地区自然资源的资本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物种多样性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进一步拓展了地理国情和国土数据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可用于县域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产统计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和评估等.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可居住性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地球科学格外受到各国政府、科学界的重视。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地球科学的进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地球科学研究,把地球科学与基因、信息、纳米和生物科学并列为“十五”期间的5个重点科学领域。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的走向,成为人们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其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基于新疆地区鸟类及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和长时间序列的植被遥感参数产品FAPAR数据等,主要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海拔带上采用单因子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总体来说,不同生境类型中,植被遥感参数因子(DHI、NDVI等)与两种类群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相关性强于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相关性。具体而言,植被遥感参数因子中,基于FAPAR的生境指数因子与丰富度的相关性大于基于植被指数的因子(DHI_cumNDVI_cumEVI_cum);气候因子中,在草地生境或者较低的海拔上,年均降水因子对于丰富度分布的解释力强于年均温度因子。这表明在新疆地区,影响鸟类与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主导理论是生境异质性假说与环境稳定性假说,其解释力在多种生境内均强于生产力与环境热量。  相似文献   

12.
丰华 《中国测绘》2008,(2):18-18
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最近讨论一个终极设想——到月球上建立专门的“月球方舟”.为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建立“备份”。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遥感与GIS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踏步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回首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从空中和太空来观测和感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理想,并能将所感知到的结果存贮在计算机网络中,让它们在全球流通,为人类的生存、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在20世纪后半叶,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和技术,迅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从太空时代开始以来,美国就在地球观测卫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军用方面,“科罗纳”(CORONA)侦察卫星项目使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占据了先机。民用方面,美国在1960年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即“泰罗斯”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15.
面向数字地球的信息化测绘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拥有信息的国家和地区将更加富有,失去信息机遇的将更加贫穷。 测绘工作的对象始终是围绕地球及其表面展开的;测绘科技理论的研究,面向的是对整个地球的认识。在迄今为止六千多年人类文明史中,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中,证明地球是圆的;第二次是16至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中,推翻了流行数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月球平均运动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潮汐耗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3~1994年(共11年)期间,全球人卫激光测距(SLR)观测网对Lageos-1卫星的观测资料,估算二阶重力场系数和潮汐参数。SLR和卫星测高的潮汐解被用来计算月球轨道根数相对黄道坐标系的长期变化和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SLR确定的总的潮汐耗散引起的月球平均运动的长期变化为-24.78″/世纪2,与激光测月结果((-24.9±1.0)″/世纪2) 非常一致。日月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为 -5.25×10-22rad /s2,顾及地球扁率变化(2)的非潮汐效应,对应的日长变化为1.49 ms/世纪,与1620年以来的天文月掩星结果(1.4 ms/世纪)十分相符。本文还联合卫星测高和人卫激光测距确定的潮汐解,在月球平均运动和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中,分离出固体地球和海洋的耗散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张文 《地图》2004,(1):56-57
在人类文明史中,直到十三世纪我们对所居住的家园——地球,仍然所知有限。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耠起了地球认知探索的热潮,引发了十五世纪的大探险狂热,海上的航海家、陆上的探险家、传教士与旅行家们,经历了大  相似文献   

18.
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   总被引:81,自引:9,他引:72  
在20世纪,人类的一大进步是实现了太空对地观测,即可以从空中和太空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通过非接触传感器的遥感进行观测,并将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短短的30年中,遥感和GIS作为一个边缘交叉学科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本文深入地论述了21世纪中遥感的6大发展趋势和GIS的5个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讨论了地球自转形变的动力学效应。地球自转形变导数地球引力位系数产生时变摄动并引起测站位置的变化。导出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引力位系数变化的表达式,并给出了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矢量的三个参数m1、m2、m3与地球自转参数xp、yp、D间的关系。建议在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中要顾及由极潮引起的测站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姜卫平  李昭  魏娜  刘经南 《测绘学报》2022,51(7):1259-1270
坐标框架是描述地球形状及变化、表达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也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其建立全球或区域坐标框架成为当前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研究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21世纪的学科目标和重要挑战。本文以当前建立理论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为例,描述了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坐标框架建立方法,阐述了全球及区域地心坐标框架建设的最新进展及局限性,最后针对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