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锯缘青蟹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是我国主要养殖蟹类之一,近10a来,我国南方沿海各省的青蟹养殖业有较大的发展,但因苗种的生产未获关键性突破,从而阻碍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青蟹的养殖生物学研究得不多。群众性的养殖得不到应有的科学指导,所以产量丰欠波动很大。几年来,我们开展了青蟹人工育苗、幼体实验生态以及养成等实验研究。l卵子发生、卵巢发育以及卵巢发育过程中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但与人工育苗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对青蟹的人工育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青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 osain)大眼幼体在不同饵料密度和组合条件下对卤虫(Ar-tem iasp.)无节幼体及成体的摄食率、摄食节律等,发现:光照-视觉因素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捕食卤虫无节幼体的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捕食卤虫成体的影响显著(p〈0.05).饵料密度较低(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时,饵料密度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呈正相关;饵料密度较高时饵料密度变化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禁食后投饵,在高饵料密度(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率在短时间(如4 h)较高,随供饵时间的延续摄食率开始下降,较长时间(24 h)摄食率显著较低.以干重计,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卤虫成体的摄食率全面高于对卤虫无节幼体;但混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时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的卤虫成体数量较少,表明在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倾向于放弃卤虫成体捕食无节幼体.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行为受到被捕食风险和饵料斑块分布的显著影响.育苗生产中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无需高于10 ind/cm3.  相似文献   

3.
朱小明  李少菁  叶喜 《台湾海峡》2001,20(Z1):23-28
本文采用实验室和现场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锯缘青蟹溞状幼体摄食率、摄食和饥饿对幼体生长发育蜕皮以及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第一期溞状幼体(Z  相似文献   

4.
每天从锯缘青蟹育苗池采集幼体,在实验室内依平衡法测定从孵化至大眼幼体各天青蟹幼体的摄食率,并同时测定青蟹幼体每天的干重和比能值,比较研究了饵料密度对青蟹不同发育阶段幼体摄食的影响,以及幼体蜕皮周期内摄食的变化。结果表明,轮虫是青蟹蚤状幼体(Z)Ⅰ期(Z1)和Ⅱ期(Z2)适宜的饵料,卤虫无节幼虫是青蟹幼体生长发育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整个幼体发育期摄入能量的96·48%。以干重和能量表示的青蟹幼体摄食率(CDW和CJ)随幼体蜕皮发育呈指数增长[CDW=13·463e0·8283(d 1)(r2=0·927),p<0·01;CJ=0·4018e0·7516(d 1)(r2=0·956),p<0·01];青蟹大眼幼体摄食强度显著上升,摄入能量高达整个幼体发育期摄入能量的77·25%。Z1、Z2期为被动摄食,青蟹幼体主动摄食的能力随幼体发育而逐渐提高,大眼幼体为主动摄食。锯缘青蟹各期幼体蜕皮周期内摄食率的变化是:Z1→Z4期蜕皮后上升,蜕皮前稍微下降;Z5期蜕皮后和蜕皮前较高,蜕皮间较低。Z5期日粮水平最低;青蟹大眼幼体期有2个摄食峰值,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幼体饵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测定了锯缘青蟹幼体从刚孵化至大眼幼体各发育阶段及其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氨基酸组成,并使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价饵料蛋白质的质量.结果表明,青蟹各期幼体的氨基酸组成基本趋于一致,且与饵料转换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于各期幼体,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90,可以认为,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能够满足锯缘青蟹幼体对饵料中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6.
对喂食不同饵料的锯缘青蟹各期幼体的干重及化学元素(C、H、N)含量进行逐日测定,结果表明:在Ⅱ期,一直喂食轮虫的青蟹幼体,其干重及C、H、N含量与从该期起以卤虫无节幼体替代轮虫喂养的幼体相比较,二者相差不大;但进入Ⅲ后,却明显低于在溞Ⅱ或溞Ⅲ以卤虫无节幼体替代轮虫喂养的幼体;且差距随幼体发育不断地增大,至变态为大眼幼体时,其干重及C、H、N含量仅为在溞Ⅱ或溞Ⅲ起改喂卤虫的60%~70%.虽然不同喂食条件的青蟹幼体其C、H、N绝对含量相差很大,但其各自占干重的百分比却相对稳定,一直喂食轮虫的幼体只稍低。元素比与喂食条件无明显关系。青蟹溞状幼体各发育期间的生长呈指数式,期内生长呈幂函数式。大眼幼体期内的生长亦呈幂函数式。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幼体肝胰腺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1988年4月-1990年6月,在实验室培育锯缘青蟹幼体,从蚤状幼体I期培养至仔蟹期。固定各期幼体,通过组织学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锯缘青蟹幼体的肝胰腺,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幼体的肝胰腺由四种类型的细胞组成,这四种类型的细胞分别为:胚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具有明显不同,E-细胞的细胞器不发达,F-细胞内含丰富的粗  相似文献   

8.
张季申 《海洋科学》1994,18(1):10-12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饵料投喂青蟹的早期幼体,比较饵料效果,为青蟹人工育苗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991年7月份在本所清江试验场内进行试验。试验用的青蟹早期幼体~蚤状I期幼体全部采用清江试验场人工孵化的幼体。文中以Z1青示蚤状1期幼体,Z2为蚤状II期幼体。人工饵料为酱油粕(乐清虹桥酿造厂提供)、蛋黄、人工轮虫(美国“OceaStarInternational Inc生产的O.S.I牌人造轮虫)。动物性饵料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lilis)。在室温条件下,将青蟹Z1放在1500…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王桂忠  李少菁 《海洋学报》1991,13(3):412-416
在水产养殖中,饵料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跟踪消化和代谢方面的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可以获得比较合理的投饵方案以及了解养殖对象食性的转变情况。锯缘青蟹是我国的主要养殖蟹类之一,养殖热潮方兴未艾。为了了解青蟹在不同发育期中的食性以及食性的转变情况,给青蟹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青蟹不同发育期的四种酶的同工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根据在浙南沿海对锯缘青蟹人工养殖的调查材料,着重介绍目前青蟹养殖的几种主要方法,并对各种养殖方法进行比较概述,最后.就目前青蟹养殖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比例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搭配成各种饵料组合,分别喂养不同发育期的锯缘青蟹幼体,重点研究大眼幼体的存活、生长发育、变态和干重及化学元素(C、H、N)含量的情况.结果表明饵料搭配得当,适时适量的投喂,其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都正常,并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若饵料搭配不当不仅会导致幼体出现高死亡率,而且还能诱发发育期变化的现象;不同饵料搭配对大眼幼体干重及化学元素(C、H、N)含量的影响很显著,相差60%~70%,约一个发育期,而这差异可以通过该期幼体投喂足量卤虫无节幼体来加以弥补,大眼幼体的C、H、N占干重的百分比仅次于溞V,这表明青蟹幼体在这两次变态前需在体内积累高比例的有机营养物质来保证变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对海泥和泥沙底质的选择性显著高于各种粒径的沙底(粒度0.06~2.00mm).其原因可能与海泥和泥沙底质在流动海水中物理稳定性高于沙砾有关.通过以埋栖选择性和相对埋栖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眼幼体和仔蟹的栖息方式,发现白昼大眼幼体埋栖在底质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夜间,也高于仔蟹;夜间大眼幼体栖息方式与仔蟹差别不明显;并发现大眼幼体栖息方式存在着昼夜差异和昼夜节律性.这揭示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底质的选择性和在底质上栖息的方式表现出对FTT机制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素诱发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报道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的变化现象,即:蚤状幼体阶段多了1个发育期(正常5个,异常6个)。发育期的变化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海水养殖池塘红树林浮岛养殖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生长及其与野生拟穴青蟹营养成分的差异,选择福建省漳浦县东山湾北部的海水养殖池塘内设置四个拟穴青蟹养殖实验组,分别为红树林(秋茄)浮岛养殖组、海马齿浮岛养殖组、空白浮岛养殖组(水面无种植植物)和外围环沟养殖组,并以试验点附近海区捕获的拟穴青蟹(野生组)作为对照,对各组拟穴青蟹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白浮岛组拟穴青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出肉率及存活率均高于红树林浮岛组、海马齿浮岛组和外围环沟组;红树林浮岛养殖拟穴青蟹肌肉粗蛋白含量(71.66%)最高,粗脂肪含量(2.52%)相对较低,各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在60.54%~68.68%之间,其中红树林浮岛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上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可以得出拟穴青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胱氨酸,各组拟穴青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0.75;肌肉中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红树林浮岛组拟穴青蟹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名优养殖品种。随着青蟹养殖技术的改进和养殖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虾池综合养殖模式迅速的推广,捕捞自然蟹苗已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青蟹苗种已成为养殖青蟹、甚至南方部分地区虾池养  相似文献   

16.
四个拟穴青蟹养殖池水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福建、广东沿海选取了四个拟穴青蟹养殖池(编号为FJ-CB、FJ-SC、GD-C、FJ-C)作为研究水样的采集地点,通过构建上述水样中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来探究青蟹养殖水体环境中的菌群结构组成.从四个所构建文库中共获得201条16S rRNA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J-CB、FJ-SC、GD-C和FJ-C站位的优势菌群分别为红细菌目(Rhodobacterales,25.00%)、红细菌目(Rhodobacterales,30.88%)、蓝细菌(Cyanobacteria,39.58%)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62.16%);所构建文库中也检测到一些特有菌群序列,例如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基于不同养殖水环境中优势菌种、特有菌种的区别,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养殖场管理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各养殖池水质营养程度的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各站位拟穴青蟹养殖水环境中基本菌群的组成特征,对于青蟹等甲壳类海洋动物养殖病害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和UPMGA聚类分析,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鳃组织及养殖环境中的菌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鳃组织及养殖环境水样在指纹图谱上分别显示出21,21,23和21条信号强度不同的条带,条带的数量反映出三疣梭子蟹养殖环境中的菌群最为丰富,条带信号的强度,反映出不同样品中存在各自的优势菌种;可将4个样品中的菌群划分为2个群落,其中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鳃组织中的菌群聚为一类,其相似度为75%,2种蟹养殖环境中的菌群聚为一类,相似度为69%。首次尝试利用16S r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了2种健康蟹体内和各自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性,从而寻找蟹体内的益生菌,将有助于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原位研究蟹体内菌群组成的分子诊断技术,为今后研究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与养殖水体微生物及相关蟹病害的关系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青蟹属4种青蟹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分布于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采集了青蟹属4种青蟹以及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测定分析了其线粒体12S rRNA部分片段序列。结果表明4种青蟹的12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存在差异,每一种的个体都单独聚为1支,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全部与Scylla paramamosain聚为1支,结果提示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青蟹主要是S.paramamosain。S.serrata,S.paramamosain和S.tranquebarica3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种形成1个单系群并且具有很高的自展置信值。S.olivacea与其他3个种互为单系,与以上3种青蟹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锯缘青蟹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南方诸省、区沿海群众掀起了养殖青蟹的热潮,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扬长避短,笔者根据实践和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现将青蟹养殖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下。1 蟹池问题蟹池的条件(如底质、pH值、水深、纳潮进水时间、盐度调控等)好差非常重要。条件好的,在养殖过程中,青蟹不但长得快,而且死亡少、成活率高、颜色好(似天然)、质量好、销价高;如果条件差的,其结果则反。但据调查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养蟹者,错误地认为,青蟹的适应性比对虾强,蟹池的条件差些没有关系,有池有水就可养蟹,结果有  相似文献   

20.
海月水母与海蜇不同幼体阶段的种间短期竞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蜇池塘养殖业的兴起,补充了传统海蜇渔业捕捞生产的不足,推动了海蜇产业的迅猛发展。海月水母常常在海蜇养殖池塘中泛滥成灾,对海蜇养殖业常常造成很大损失,但关于海蜇与海月水母的种间竞争关系尚缺乏研究。本文对海月水母与海蜇的螅状体、碟状体及水母体幼体相互之间的短期生存竞争关系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海月水母碟状体可以被海蜇螅状体所捕食外,各种类型的海蜇幼体基本不能对海月水母幼体造成危害。但海月水母螅状体及其水母体幼体对海蜇幼体均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对海蜇碟状体的危害性最为严重,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海蜇碟状体可以100%地被捕食。随着海蜇幼体的生长,其对于海月水母危害的抵抗力逐渐增强。本研究显示海月水母相对于海蜇而言,在幼体种间竞争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这是海月水母时常暴发成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海蜇池塘养殖生产及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当严禁混入海月水母幼体,以避免对海蜇养殖生产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