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1月,长兴县金钉子保护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这是我省三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之一。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在开展科研、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长兴县基本概况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公众科普的主要阵地之一,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科学素养及科学思维培养的日益重视,博物馆需要不断接受新思想,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科普需求进行科普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创新尝试。依托博物馆场馆及人才优势,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下简称"地博")作为国土资源科普的重要窗口,承担了向公众宣传自然资源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职能,如何做到有效的科普创新,是目前国内各大地质博物馆积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炜钰 《国土资源》2012,(11):56-57
"重视地质公园内资源的保护,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对广大游客,尤其对广大青少年游客来说是普及地学知识、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地质公园是为保护地质遗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创建的一种公园形式。目前,地我国已创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近300家。但由于发展过快,发展时间不长、缺乏经验、重视程度不够等种种原因,地质公园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地质公园最具特色的科普教育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许多地质公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测绘作为承载各类专题信息的基础,发挥着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而测绘科普作为测绘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测绘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日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以下简称“测绘博物馆”)为例,着重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测绘科普传播工作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从对两型社会与国土资源科普的认识出发,结合现阶段科普工作的特点,总结了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科普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阐释两型社会与国土资源科普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并对加强完善国土资源科普工作,促进两型社会的全面建设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博览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创新科普宣传模式4月2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共同承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在线上开播。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是地调局地学科普讲座的品牌活动,也是自然资源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示范活动。本次讲坛利用地调科普公众号、矿业界直播平台,举办了3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直播以"追寻三叠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4月26日开馆至今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硕果累累: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套10册;累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2008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河南省委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定点参观单位。目前,这里已成为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4月26日开馆至今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硕果累累: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套10册;累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2008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河南省委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定点参观单位.目前,这里已成为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华北国土资源》2012,(5):43-43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质公园由山脉、沙漠、高原、湖泊和河流等多种地貌单元交汇而成,极具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占地面积191.08平方公里,共划分为乌兰布和沙漠园区、黄河三盛公园区、花岗岩石林园区和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按照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巴彦淖尔市现已建成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地质博物馆,馆内设有恐龙厅、地质遗迹厅、矿产资源厅、沙漠奇石厅、科普影视厅和4D动感影院.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地球科学、恐龙知识、生物演化、资源环境、矿物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古生物地质博物馆。近年来,该馆持续推进以古生物科学知识普及为核心的地学科普传播,发挥了科普传播的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开放近10年来,以不足5000平方米的展馆,接待观众420万人次,日最高接待观众8000人次,累计接待观众团体5860个,为古生物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省地质博物馆作为集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全省围土资源工作成果和各类地质矿产标本收藏展示中心,同时肩负着全省地质资料的接收、管理、利用和省地质资料二库及西部岩心库的管理工作职能。在“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整体功能,努力将省地质博物馆建成标本收集中心、资源展示平台、科学研究阵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对外服务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今年3月开始,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通过认真组织申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通过,在厅党组的关怀以及全馆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省地质博物馆以国土资源部创建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按照全国科普基地的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对社会观众实行全天免费讲解。  相似文献   

13.
《华北国土资源》2012,(Z1):33-3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2004-2010年)》,加强国土资源科普能力建设,参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及《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有关单位、机构在建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时应达到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国土资源部命名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正>138家"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国目前已建有科普基地138家,初步建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科普基地网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648项截至2015年9月,国土资源领域现行有效标准648项。据国土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要更加紧密地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制定、修订效率,强化实施与监管,推进国际化,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支撑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市场管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经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审核评估后,我国共有32个国土科普基地日前被命名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我省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等三家单位跻身其中。自2012年以来,为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分四批命名建设了176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分别对前三批国土科普基地进行了评估。经专家评估审核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等32个国土科普基地被评估为优秀。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月24日,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在良庆区那陈镇开展了“2009年南宁市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广西地质博物馆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给群众带来了地球上数亿年前的化石标本、地球演变过程挂图等展品。吸引了众多群众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旱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新址坐落于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49号,占地面积71.9亩;馆内展示内容丰富,涵盖地球生命起源、地质演化史、岩石与矿物赏析、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恐龙世界等,生动有趣,是科普教育和地学宣传的最佳场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兼顾科学、科普研究,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矿物晶体展示窗口和地学科普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快对地质科普信息化建设,既是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也是着力破解地质科普程度低、知名度不高,影响范围小等不足现状,推动地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质量。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社会学群体动力理论 ,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转换 :一是教师身份的转换 ,即授课者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班集的群体领袖 ;二是教育对象的转换 ,即授课者将教育对象由单个学生组成的班级组织转换成整体的班集群体。通过转换 ,形成良好的群体情境和氛围 ,从而在教学中发挥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于2005年6月经济源市政府批准成立,属济源市国土资源局下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具体负责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科学知识普及和日常管理。管理局下设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科、地质遗迹保护科、档案室、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博物馆、王屋山科普教育基地等,现有工作人员32人(含地质博物馆和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