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在全球经济疲软、原油价格较高以及暖冬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石油需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与上年同期相比每日减少30万桶;2011年全年石油日均需求为8900万桶。世界油价高位震荡。石油储量大幅攀升,石油生产下降。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世界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缓慢复苏,同时由于寒冷气候影响,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加,全球石油日均需求为8740万桶,比2009年日均增长240万桶。世界油价高位振荡。石油储量大幅攀升,石油生产扭转了2009年下降的局面,增长2%。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独立研究组织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2007年12月公布了《2007年全球石油调查》报告,对全球上游石油公司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泰国被石油行业的专家们评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投资环境。在该调查报告中,被调查的范围有加拿大主要的产油省;美国32个产油州以及133个国家。问卷调查上155个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能源安全的核心,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和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评价我国石油安全的程度,本文从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内生产供应能力、国际市场获取能力、国家应急调控能力、环境安全控制能力等6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石油储采比、石油储量替代率、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石油自给率、石油价格和石油储备水平等10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石油安全度;最后,用石油安全度对我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石油资源、生产及供需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资源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八位,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五位,石油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俄罗斯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2.6%和3.2%。在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天然气占57.1%,其次石油占18.2%,煤炭占13.7%,核电占5.2%,水电占5.8%。  相似文献   

6.
石油天然气行业政府监管体系现代化是回应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有利举措,监管体系现代化需要法治保障.然而,石油天然气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石油天然气行业政府监管主体、范围、方式、程序规范不足,监管实效难以发挥.促进石油天然气行业政府监管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是引入合作监管理念,优化传统监管体系.亟需制定统一的《石油天然气法》,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7.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鲁特涅夫表示说,俄罗斯将在2020年的资源勘查支出翻一番,达到230亿美元,以扭转俄罗斯已陷入石油产量停滞的状态,并把重点放在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勘探上,以确保石油储备有充分的供给和重点项目的高效。  相似文献   

8.
石油遥感二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遥感是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回顾了20a 来我国的石油遥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经历的艰苦创业、壮大辉煌和稳步发展的成长过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述了遥感技术在石油勘探、石油工程建设、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并对石油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能源部2008年4月1日发表声明称,该国已与荷兰签署石油储备协议,根据协议,将获准拥有荷兰的部分紧急石油储备。 新西兰作为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要求拥有相当于该国上一年90天净进口量的最低石油储备。依此计算,新西兰的最低石油储备应为120万吨,约合876万桶。 该声明说,新西兰与荷兰签署的此项协议内容包括:荷兰承诺在紧急状况下,不会阻止向新西兰释放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链的石油产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链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现有文献却较少关注产业链的空间结构分析。基于石油产业链的一般形态,本文选用产业地区绝对集中度(CR4)、前4位省区所占比例的标准差系数(Vσ)、赫芬达尔指数(HI)和熵指数(EI)4个指标对石油产业链上各产业链环的产业区域集中度进行测度,分析了石油产业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各产业链环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发现,石油产业链产业区域绝对集中程度较高但相对集中程度较低,说明我国石油产业链区域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故需推动石油产业链的跨区域延伸,实现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据俄罗斯塔斯社引用俄罗斯能源工业总调度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报道,2007年俄罗斯石油产量4、91亿吨,比上年增长2.2%,石油出口收入达966.75亿美元;天然气产量6531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收入为428.16亿美元。按照美国石油杂志对2007年各国石油产量的估计,俄罗斯石油产量超过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巴西从一个石油"贫国"到"富国"的发展、逐步实现石油自给的历程是发人深思的。本文从巴西油气管理体系、石油法律法规、国有石油公司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路透社认为,随着俄罗斯老油田逐渐失去生产能力,而且近期可能只有一个新项目投产,2010年该国石油产量将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2007~201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有103个油气项目列入了开发计划,其中既有世界上最大的未被开发的伊朗Azadegan油田,也有安哥拉下刚果盆地的Plutonio等多个深水油气田项目,阿尔及利亚Rhounde El Baguel等老油田的再开发项目,以及伊朗特大型South Pars气田的扩产项目。预计石油高峰产量可增加1487.8万桶/日,天然气高峰产量可增加56812万立方米/日。中东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原油供给中心的地位,非洲也将成为非欧佩克原油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石油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日前,《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3)》完成编制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超过1200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3419.19万米.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9610亿立方米;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3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4个50亿吨级煤矿,1处国内最大的超大型铀矿床;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1.31万亿元,原矿开采量87.23亿吨;矿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为991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于油气资源遥感的近红外石油物质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气资源遥感获得光谱信息的特点,采用综合测量一些石油物质的近红外(0.7-2.5μm ) 光谱信息。对其光谱特征及其在油气资源遥感上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石油既是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一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和建立和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石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日本基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与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明显,其全球化战略将对我国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什么,以及究竟如何应对,正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本文概述了日本的石油状况,分析了日本的石油战略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可采用的石油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据加纳《The Statesman》报纸报道,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专家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到加纳勘探,加纳石油储量在短期至中期内将增加到90亿桶。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I0008-I0008
宋健敏(1939-),男,河南省巩义市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高级工程师。原在石油部物探局(现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主管测量工作,并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物探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全球定位技术应用协会(GPS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测绘通报》杂志编委等职,曾多次组织全国和部级专业会议,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相似文献   

20.
石油类污染水体吸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妙芬 《遥感学报》2010,14(1):140-156
石油类污染物主要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分解油等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影响着水体的表观和固有光学特性。利用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所测定的水色三要素吸收系数以及对应的水体组分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域内Ⅱ类水体水色三要素的吸收光谱特性;探讨了水体中由于石油类污染物的存在,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采用差值法确定了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收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无论是石油类污染水体还是非石油类污染水体,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光谱都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色素吸收光谱在440nm和675nm处有以叶绿素为主的典型的色素吸收峰,在490nm处有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2)对于石油类污染水体,在测定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系数时,由于包含了石油类污染物的作用,会增大黄色物质和色素的吸收系数;(3)石油类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和非色素颗粒物、黄色物质一样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但三者的指数函数斜率有明显的差别,这为将三者区分开来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