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挪威是一个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小国,然而却是世界捕鱼大国之一,并且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海军。世界上第一位女潜艇艇长——苏菲·凯利(SophieCarrie),就出自挪威。苏菲·凯利于1962年出生于挪威最靠近北极的一个小岛上,父母都是渔民,家中有三姐妹,苏菲是长女,常随着父母出海捕鱼,养成了勇往直前、不怕艰苦的性格。她很喜欢海洋动物,常到海滩边去治疗和照顾受伤的海豹。她还  相似文献   

2.
周海鸥 《海洋科学》2002,26(1):36-3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们这个向来不愿惹事生非的民族,在世界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下便一天也不得安生。不远的一个例子便可见一斑:为阻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掣肘我构建大中华经济圈,某国又向台湾出售军武,以阻挡我向太平洋和全世界进军的步伐。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以海为依托的地缘优势及  相似文献   

3.
论实施海洋食品工程王诗成谢美兰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有80%的人口从事粮食生产;但我国又是一个“小国”,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很少,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为自己自豪的同时,也应越来越感到潜伏的...  相似文献   

4.
主编手记     
做了很多年的海洋科普和海洋宣传工作,从我个人来讲,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靠近海洋,逐步地体会到海洋与人类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也才有机会在接近海洋的时候去体味一些普通人难以接触的海洋之美。到现在为止,也只能说,相对于其他人,我们只是更多地看到、听到和走近了海洋,丝毫不敢说真正了解海洋。  相似文献   

5.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也是一个古航海国家,中华民族曾在海洋上创造过举世无双的辉煌。“兴海军,振中华”,“富国强兵,中华腾飞”,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但历史上相当长一个时期海洋没有成为中国振兴之路,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迈入新世纪,中国在海洋上再次面临历史的抉择,江泽民主席适时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真正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海洋,以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历史使命。一、建设海洋强国应在国家战略上切实体现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海洋史上第一个海洋…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中国海洋问题·邓聿文农华西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我们是一个濒临海洋的民族,我们又是一个远离海洋的民族。的确,从地理条件来看,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总量比较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从意识层面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海洋意识还仍比较薄弱,以致我们从观念上远...  相似文献   

7.
友情链接     
《海洋世界》杂志社的编辑:其实“滨海旅游”这一栏目收缩性很大,触及的范围也很广。可以从一点延伸到一个面,例如第九期中《到舟山当回渔民咋样?》一文,写得很细致,让读者感到有些跃跃欲试。那么杂志社就可以与旅行社联系,试着能详细地为读者提供去的路线,费用等。这样才是真正的滨海旅游么。最后我想说,看《海洋世  相似文献   

8.
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海洋科技在海洋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增长,海洋科技改造了传统的海洋产业,引领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海洋强国建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  相似文献   

9.
太湖枝角类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随水域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动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温度区,不过在温带区和两极区特别容易察见。热带区由于周年环境因子比较稳定,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也就不很显著。 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关系到渔业生产,是十九世纪末年以来各国学者不断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的研究虽已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有关淡水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的工作,却还很少。我们自1956年开始,就从事于太湖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过几篇报告。现在再将有关枝角类季节变化的纪录和材料整理出来,作一初步报导。  相似文献   

10.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把现代海洋开发和资源保护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和必须适时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建成海洋经济大国和海洋文明大国,在未来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海洋大国和我国周边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公共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与海洋政策的关联性;世界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国际海洋公共事务管理的政策法律基础;从而有利于协调双边或多边关系,维护沿海国家和人类共同利益,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12.
抓住机遇,持续快速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及1998年国际海洋年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海洋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新的机遇面前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使海洋工作面...  相似文献   

13.
对海洋大国和我国周边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公共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与海洋政策的关联性;世界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国际海洋公共事务管理的政策法律基础;从而有利于协调双边或多边关系,维护沿海国家和人类共同利益,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1 2月 7日在范登堡美国BBC基地 ,将人造地球卫星“Jason(伊阿宋 )”号发射到高度为 1 3 3 6km的轨道上。在观测世界海洋状况的宇宙仪器中 ,该卫星装备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它的测高仪能很精确地测量卫星在海洋上空的高度 ,收集有关海洋地形 (其表面的起伏 )、海浪高度、风向和风速等资料。为了有效的水文气象预报 ,卫星每 3h提供 1次报道 ,特别是对预报厄尔尼诺这种信息很重要。“伊阿宋”将取代从 1 992年开始在轨道上工作的法—美卫星“TOPEX 海神号”。新的仪器设备将在世界海洋的同一海区上空飞过 ,但具有 1min的移位 ,然…  相似文献   

15.
各位尊敬的朋友,新世纪伊始,我代表《海洋世界》杂志社同仁,向大家祝以迟到的祝福!感谢您多年来对我们的支持、帮助、建议与批评,更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想跟您说,下个月,《海洋世界》将要改版了。我们寄望改版后的《海洋世界》能办得更加适于您的“口味”,更加让您喜欢——这是我们今后办刊的最高宗旨,对此,渴望您的信任、支持。海洋方面的事,其实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70.8%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海洋技术开发简况李令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前苏联海域辽阔,濒临着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4个边缘海,海岸线长达43,000多公里,大陆架面积1,000万多平方公里。它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世界上海洋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之一。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凡是从事海洋工作的人,总要涉及海洋仪器术语问题,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这个海洋大国却没有海洋仪器术语的标准和书籍,这不能不引起各方注意,有的同志还发出呼吁,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订这方面的标准。我经过多年的工作和实地调查也有同感,认为制订海洋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海洋研究所化学研究室有一个面积约为14—15平米的实验室,这便是国际海洋界熟知的标准海水服务处(Sfandard Scawater Service)。在访问英国海洋研究所之前,我们总以为这个向世界各国海洋研究机构提供标准海水的单位一定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起码要有几位专家,并配置以精良的现代化设备。当我们置身于这个使用面积狭小,仪器设备精密而不现代化(象天秤、砝码、滴定管等),工作人员只有3—4位的这样一个实验室时,我不免感到惊讶,惊讶之余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如一句英国谚语所说的那样: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海岛,生长在大海边,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蓝色的海洋。我小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船,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上,或者能像海鸥一样自由飞翔在蓝天上,看美丽的大海翻起滚滚波浪。后来,我离开了大海和海岛到外地工作时,最喜欢唱一首歌是“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我想许多同学和朋友都会唱这首歌,而我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常常为我是渔家的后代而感到自豪。当我长大成人从事海洋与水产工作,我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于关心海洋、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蓝色宝库,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当代发展将因海而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对海洋的管辖权,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战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