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间有一个由32个岛屿组成的地方,那就是山东长岛县,在这里随处可遇的海蚀崖、洞、柱、石、象形礁、象形石、彩石岸、球石等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被地质专家称为东方奇观。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海岛国家地质公园。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与朋友一起,乘风破浪,与长岛来了个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2.
近日,全国首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颁发给了开发浙江省旦门山岛的企业。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首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的颁发,标志着我国海岛开发依法用岛的开始,也为今后其他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的依法实施提供了经验。无居民海岛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业主在开发海岛的同时,必须肩负起保护海岛的责任,对于海岛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破坏,业主有义务对海岛生态进行整治修复。  相似文献   

3.
2009年《海岛保护法》的颁布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史的里程碑。为实现无居民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理,规范开发利用秩序。法制是无居民海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全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立法应结合《海岛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的权属制度,建立合理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于2010年3月1日起实施,它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海岛进行保护与管理,规范海岛的开发利用秩序。一、《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岛行政价值观是海岛实践活动主体对海岛行政系统存在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海岛行政价值观是价值观认知主体和外界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两部分。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海岛行政价值观主体对海岛行政价值的内化过程,表现为价值感知、理解、认同、选择、整合等主观认知过程。海岛行政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既包括海洋实践活动、海洋经济基础等决定性因素,也包括海岛行政主体意识和海岛行政客体状况等内部影响因素,还包括海洋文化、海洋国际环境、海洋历史传承和海洋地理位置等外部影响因素。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从海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创造性干预,充分发挥价值观的服务、指导和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海域辽阔,海岛资源丰富。我国共有海岛1.1万余个,海岛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0.8%。海岛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基础平台,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海域海岛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与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海域海岛保护,规划海域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记者就此专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在环境、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海岛淡水资源紧张,周围海域环境污染,陆海通道和围海工程造成海域自然环境状况改变;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海岛管理体制不健全,海岛资源权属不清,海岛开发管理法规不完善;经济问题主要包括:海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海岛开发产业布局不合理。最后提出我国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应该:建立有效的海岛综合管理体系和机构;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增加海岛资金投入,逐步扩大海岛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海岛科教事业, 实施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无居民海岛价值的日益凸显,中国对海岛尤其是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近年来,按照自然资源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要求,嵊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和海岛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估,开展了无居民海岛的监视监测工作,为严管严控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分类处置历史遗留用岛、全面加强海岛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其无居民海岛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作用开始凸显,但经济效益型无居民海岛无人问津、生态保护型与生态修复型无居民海岛遭严重破坏、海洋权益型无居民海岛亟需保护等问题严重。针对当前现状,政府今后的政策趋势应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明确产权管理,二是加强执法力度,三是实行分类管理。在制定无居民海岛发展政策时,要结合地方特点并不断探讨、制定与国家层面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无居民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部加强海岛保护与管理、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秩序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实施,目的是规范海岛的开发和利用秩序,特别是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可以说该法是呵护我国海岛的"防护栏"。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该法,本刊特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永生从立法背景、出台意义与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解读该法。广西是临海的省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实施对广西具有特殊意义。如何贯彻该法?本栏目还刊发广西国土资源厅海域管理处曹淑萍同志的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