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使用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年3-11月“中棉所29”、“抗虫杂交棉中02”和“楚杂180”三个抗虫棉品比及生态适应性试验资料,对其产量构成因素、棉花各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影响、气象条件对棉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棉花品种均适宜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种植。相对而言,“楚杂180”出苗快,单株铃数多,座桃多,僵烂铃率低,且抗棉铃虫和红铃虫,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可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优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影响湖南水稻产量关键气象因子及避害措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抽穗前后的气象条件是导致其产量波动的关键因子。1994-1997年分期播种试验证明,短期不利天气条件可使抽穗提前或延后2-4天,稻穗的空壳率明显上升。不利天气的危害程度是:连续2天强降水伴阴雨>>5天左右20-23℃低温(杂交组合)>1天强降水;对不同发育期的影响程度是:抽穗>抽穗后2-4天>抽穗前2-4天。15天左右的中型不利气象条件在孕穗至乳熟均可发生影响。湖北早稻产量波动相对较大,晚稻稳产性能较好。湘北早稻早、中、晚熟组合稳产优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是:早熟>晚熟>中熟。  相似文献   

3.
菏泽牡丹开花期的长期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计分析得出牡丹花期与前期气象条件的关系,早晚花期前期环流场存在明显差异,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与牡丹花期存在优势相关因子,采用“两段筛选”的思想,先用逐步回归,再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得出牡丹花期中长期预报方程,经试用,方法性能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文林  陶丽芳  刘桂花 《气象》1999,25(9):56-57
水稻高产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气象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分析1998年云南省弥渡县两系粳型杂交稻“70优4号”高产栽培气象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具体标准,总结了栽培管理上的一些措施,供有关地区种植推广该品种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生长一秋,供冬、春半年食用,它产量高,耐贮藏、耐运输,但多病害,产量不稳定。其原因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当遇适宜气象条件大白菜就丰收。反之,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而在栽培管理上又不能适时地创造或改变小气候环境,就造成减产。崂山城阳青大白菜驰名于国内外,有一个很长的盛产过程,由于种性退化不抗病近于夭折。近年来辗据减产的教训,总结、探索出气象与栽培管理条件对大白菜生长影响的关系,从而使全区的大白菜由夭折转复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两系水稻的选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产量和品质上显出一定优势,正在由试验转向应用。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九五”期间要推广种植两系水稻100万公顷,因此,两系水稻种子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两系水稻是指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它具有在长日高温下不育和短日低温下可育的特性,因此可用其不育性进行制种,用其可育性进行繁种,从而达到一系两用的目的。两系水稻可分为光敏型、温敏型和光温互作三大类型,目前广东生产和科研中应用的主要为温敏型(临界温度一般为23℃)。因此,两系水稻的繁殖对气象条件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藤稔葡萄属“两高一优”农业。通过引种栽培,表现出结果早、丰产、效益好的特点,其气候适应性也较强。但仍存在着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在栽培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显信 《广西气象》1997,18(3):21-22
藤稔葡萄属“两高一优”农业。通过引种栽培,表现出结果早、丰产、效益好的特点,其气候适应性也较强,但仍存在着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在栽培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吞吐量巨大的超大型国际枢纽,其运营过程中飞机尾气排放量大,对机场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研究不利气象条件下飞机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北京市环境空气数据筛选出2020年度不利气象条件时段,基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5年规划相关基础数据,采用排放与扩散模型系统(EDMS)建立飞机尾气排放源清单,开展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扩散模拟预测分析。气象分析结果表明不利气象条件时段存在小静风、高湿、厚度薄而强度大的接地逆温等特征,该时段北京地区经历以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过程,并伴随着低能见度天气。模式预测结果显示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摩擦速度和混合层高度等参数均处于较小的水平,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差,飞机尾气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且污染物落地浓度存在昼间较低、夜间较高的时间分布规律。分析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污染气象特征和飞机尾气污染物落地浓度分布特征对开展机场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是水稻的一个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但杂交水稻对气象条件要求得高,因此发展杂交水稻,气象服务是很重要的。一、摸索父母本开花相遇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是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做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成功。这个地区开始制种时,由于经验不足,花期相遇难以掌握,产量很低。甚至造成制种失败,颗粒无收,影响了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为了解决制种花期不遇问题,他们对三系制种父母本开花习性进行观测。一九七五、七六年,他们已进行了一些观测,一九七七年杂交水稻开花期间,他们每天都有三个同志到田间,从早到晚十几个钟头,全神贯注地观察记录杂交水稻群体开花动态,一朵开花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1年和1993年气象条件对黄桃花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指出低温阴雨是黄桃花果期主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6月整体空气质量优于2019年同期。主要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参数中,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与往年相当,川南地区平均风速低于往年。从2020年3月开始,盆地各个城市的总降水量明显偏少,其中5月降水偏少情况最为严重,对应的相对湿度在5月同比较低。平均温度2020年高于2019年,尤其是5、6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大约4~5°C。月日照总时长从3、4月开始明显长于往年。用固定污染源,改变初始气象条件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M2.5和PM10相似,1、2月模拟结果低于2019年,3、4月高于往年,5、6月同比偏低,主要偏差区域在川南城市群。SO2 在1、2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扩散,3月川东北不利扩散,其余月份差距不明显。NO2在2月气象条件较为不利,CO不利的月份为4月。4月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扩散,而5、6月盆地气象条件对O3污染过程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定量分析各个城市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表明,受疫情影响,除臭氧外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1~4月人为排放贡献为负,5、6月由于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盆地的污染物浓度也有所上升,人为排放贡献率也大幅增加。O3由于人为排放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导致盆地O3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5—2015年丹东河口桃树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宽甸国家基准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光、温、湿等对桃树花期影响,探讨花期前气象要素候值与花期的内在关系,并建立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对丹东桃树花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气象要素候平均气温、候相对湿度和候日照时数对桃树花期的影响显著;作为预报因子而建立的花期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气象条件对兰溪杨梅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气象条件对兰溪杨梅生产的影响,用18树龄的荸荠种杨梅为材料,分析了关键生长期气象条件(2—6月)对兰溪杨梅初花期、成熟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表明,2月下旬日平均最高温度每提高1℃初花期提早0.76 d;2—5月日平均有效积温每提高1℃成熟期提早5.7 d;花期长时间低温,座果率和产量明显下降;6月份积温高,可溶性固形物提高;6月份降雨量增加,商品率下降,可溶性固形物降低。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又称玉蜀黍、苞米、苞谷、玉茭等,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适应性强,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发挥高产特性。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而使玉米产量不高不稳。为使玉米生产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区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东南部是春大豆主要产区,由于受当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大豆产量很不稳定。鼓粒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对其受水、热、光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测定表明,鼓粒期的时间对大豆子粒干重和含水量呈正相关,鼓粒期的长短与降水密切相关,同时日温差、光照强度都能影响大豆产量和含油量。  相似文献   

17.
帮大豆鼓粒期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东南部是春大豆主要产区,由于受当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大豆产量很不稳定。鼓粒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对其受水、热、光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测定表明,鼓粒期的时间对大豆子粒干重和含水量呈正相关,鼓粒期的长短与降水密切相关,同时日温差、光照强度都能影响大豆产量和含油量。  相似文献   

18.
晚稻是我地三季粮食作物总产量中比重最大的一季作物。晚稻季节紧,经常要受到不利气象条件的危害,影响全年高产稳产。研究晚稻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前期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哈密南部气候异常,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极大,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1986年不利气象条件之影响综述如下: 一、冬季的偏暖气候 1985年冬季的平均气温(1985年12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2022年贵州省气象条件对主要粮油作物的影响,该文利用84个观测站的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及生育期,并与历史同期气象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夏收粮油作物播种以来气象条件利大于弊:油菜播期受干旱影响推迟,但生长后期气象条件好于前期,尤其是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产量形成及成熟收获。(2)秋粮作物生长期内农业气象条件利弊相当:玉米、水稻等秋收粮食生长季光热条件优良,降水分布不均,水稻生长期前期气象条件好于后期,后期夏伏旱和高温灾害偏重发生,影响总体粒重水平;玉米灌浆期大部地区光温条件优良,利于粒重的形成,收获期晴热少雨利于收晒。因此2022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生长期内气象条件利弊相当,属于正常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