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十一五"、"十二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的全新一代基础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技术系统与数据资源保障能力的全方位升级。围绕"十三五"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实现对多尺度,多类型、多生产标准、多时相的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基于全新的自主化底层平台,实现对上层管理、应用能力及效率的升级。基于混合更新模型的数据库更新与自主化制图平台的数据库快速制图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多时态、增量化存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其他省份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不动产等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加之国家安可计划的推进,保障矢量数据安全成为当前地理空间信息发展的关键。通过研究AutoCAD图形底层数据库,运用ObjectARX开发技术,为测绘生产数据精准加密开发了相应程序。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数据更新过程中多源数据整合利用的效率和更新的自动化程度,将"数据同化"和主动数据库的思想与方法引入空间数据的更新。论述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同化"和"主动更新"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地理事件-条件-动作"规则驱动下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主动更新机制。最后,将数据同化中常用的最优插值方法,应用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合并,该方法与其他合并方法相比,能提高数据的精度;将主动更新机制应用于数据更新实践,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提高更新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开展了全国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与整合了建国以来的主要测图成果,在数据采集与生产中全面使用了国产化软件,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化技术下的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整合、海量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控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山东省地理数据资源管理及应用特点的情况下,提出一种以"混合存储、动态整合、集成管理、联动更新、开放共享、按需服务"为典型技术特征的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思路,并对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设计、整合技术以及应用系统开发进行深入分析,可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应用服务,促进信息化测绘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GEOWAYF GIS)是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集数据采集、整理、质检、管理、维护、分发和应用于一体的全省多尺度(包括1:25万、1:5万、1:1万)、多源数据类型(包括DLG、DRG、DEM、DOM、地名等多种数据类型)以及多时态的空间信息技术平台。系统建立了多级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库.实现了广东省基础地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集成化管理,并提供了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控制,满足基础地理信息管理、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建设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科学有效管理以及普查成果的高效应用,山东省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建设。根据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待建库数据的类型、用途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细致的数据库设计;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管理、应用与服务的相关需求,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划分为质检与预处理工具、数据库集成管理、统计分析、普查图制作、普查成果展示和成果应用服务6个子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山东省建立了完整的、空间连续、主要要素时点统一的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实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集成管理与集成展示、统计分析应用,并为今后的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从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等方面介绍了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8.
面向电子政务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四大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库之一,它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集成的数据库。具有多业务类型、多尺度、多源性等特点。由于历史、数据政策、管理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些信息资源普遍是分散的、异构的和不同格式的,是仅与局部范围信息化应用相适应的“信息孤岛”。因此,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提升新的应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协同处理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将重点讨论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整合的原则与方法,信息共享及数据交换。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整合与更新的技术路线与实现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为政府用户、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和服务能力。针对十九大提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要求,从数据体系、技术能力和应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关系,提出了由全天候立体化监测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仓库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计算中心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组成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架构。同时,指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面临获取、融合、知识发现、可视化和可靠性等方面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新定位,积极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测绘成果共享与运用,以人民为中心,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西自然资源事业提...  相似文献   

11.
海量地理视频实时接入与关联查询应用日益广泛,大规模地理视频数据的高效管理成为热点前沿技术。论文设计了实时接入的视频流数据内存数据库Redis管理方法,有效解决多路视频并发接入的性能瓶颈,并利用分布式数据库Mongo DB存储管理历史数据,实现海量历史视频数据的可扩展存储及分布式高效调度,采用Arc Engine组件扩展实现了可视化的地理交互查询功能。应用实践证明,地理视频数据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地理视频数据的时空管理与高效存取。  相似文献   

12.
省级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包含了省行政区域内的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度、面积、长度等地理信息和重要属性信息数据.掌握重要地理信息的现状及特点,建成山西省重要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汇总统计分析成果,为国家及省政府各部门了解我省重要自然资源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性的参考资料,为进一步开展重要地理信息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积累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ArcGIS空间数据库(stylefiles)能够对地图上的各要素类进行快速的标准化的匹配,使其图面内容、图例、边界及地籍信息能够保持高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成图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拥有完整的标准化的空间数据库后的强大优势,是自然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的最佳选择。基于ArcSDE的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优势ArcSDE,即数据通路,是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南阳市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建设项目验收会,邀请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大数据局、省信息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审查验收。会上,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汇报、审阅资料、观看系统演示,经现场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文档资料齐全规范,项目成果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同意通过  相似文献   

15.
3月26日,在河南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交流会上,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省遥感测绘院、省地图院、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分别从北斗基准服务系统、遥感大数据、地图服务、构建时空信息框架等方面,就新形势下快速实现测绘转型升级,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撑进行了汇报。本刊特将汇报的精华部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围绕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域海岛7类自然资源,构建国家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的逻辑集成、立体管理和在线服务应用,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一套数据。  相似文献   

17.
方敏  宋磊  王锐  霍亮  鲍鹏 《地理信息世界》2018,(1):101-104,114
传统空间数据库全覆盖式更新方法存在数据冗余及更新速率慢等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海量城市三维数据的组织和更新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格网的城市三维数据增量更新方法。利用城市道路格网分组、分块的特性进行城市三维数据的空间划分,建立城市格网模型,以不规则格网的形式进行城市三维数据的组织。利用城市格网模型划分的城市地理块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特点,以地理块的形式进行"时间+空间"的增量数据组织。可对城市三维数据进行时间方向和空间方向的历史回溯,改变了传统增量更新的查询管理方式。最后本文基于多基态修正模型设计了增量数据存储模型并给出了更新流程。以某市为例,开发了城市三维数据库增量更新原型系统,实现了城市三维数据的增量更新。  相似文献   

18.
国家1:50 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的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过8年的奋战,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初建成了国家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核心地形要素(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及相应的元数据(MD)等7个子数据库和整体集成管理系统,图幅数量超过2400多幅,数据总量达5.3TB。为目前覆盖全国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精度高的多数据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量巨大,工程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数据源状况、数据生产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国内外的先进与成熟技术,在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及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为实现自然资源综合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是新时代广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归纳分析广西2019年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围绕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体系中的技术支撑角色定位,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广西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检验工作水平进行初探。一、广西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现状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服务产值不断提升。总的来说,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城市多元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体系技术方案,并在自主研发"地理信息工作站"系列软件;建成多源、多时态、多尺度、异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搭建相关私有云平台;提出多种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实现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建模等方面实施创新。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和多项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