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信息为主体的社会 ,信息和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关键变量 ,它们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是推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杠杆。最近几十年以来 ,科技文献的数量急剧增长 ,据估计约 1 0年翻一番 ,且其倍增周期不断缩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 ,文献的有效期也愈来愈短 ,也就是说在愈来愈多的文献中 ,“有效”文献占的比例愈来愈小。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 ,若要搜集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关键之一是掌握正确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笔者主要针对地质学文献信息的检索做一概略介绍。1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文献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地质填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世界各国地质工作机构的基本职能和长期任务八直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与需求严重脱节。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美,加,澳等发达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开始了新一代填图。  相似文献   

3.
“索引”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求索、指引的意思。人们借助于索引,可以按其指引,获得隐含在文献中的知识信息。所以人们又把索引比作为揭示包含在文献中的情报信息的钥匙。《江苏地质》自1977年创刊以来,长期只为读者提供单一的年度篇名(目次)索引。到1991年该刊为增强其检索功能,在保留篇名索引的同时,又新增了年度著者索引、地名索引  相似文献   

4.
广泛出露于地表面的花岗岩类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十分关注和集中探索的课题之一,而隐伏花岗岩体的研究,则无论国内或国外均起步较晚。自八十年代初以来,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86年由袁奎荣等主编的1:100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及预测图,既是对以往这方面工作的区域性总结,也是国内专门的大面积小比例尺隐伏花岗岩编图工作的首次尝试,国外也不多见。其特点有三:(1)基础地质研究与物探、  相似文献   

5.
沉积岩中海底热液沉积矿床岩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积岩为主岩的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海底热液沉积”成因假说目前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八十年代以来对其讨论较广泛,使“层控矿床”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系统进行沉积岩中海底热液矿床岩石学研究,必然为全面认识这类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和国外资源利用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及矿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压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自1975年Ruzicka与Hansen提出“流动注入分析法(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FIA)以来,国外进展较快。1979年在荷兰召开了这一技术的专门会议。而且在理论上也逐趋成熟。我们就地球化学工作中对碘有较高的要求,开展了一些工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1.对八十年代花岗岩类研究的回顾八十年代是我国花岗岩类研究的鼎盛时期。集中反映在花岗岩类成因研究方面,与国外A.J·R·怀特和B·W·查佩尔等提出“S”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石原舜三提出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和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的创见,并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9.
《煤田地质与勘探》在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排序核心期刊是指那些经过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质量高的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和水平的期刊。由于巨大的出版量使现代社会出现所谓的“文献爆炸”。巨大的出版量与购买资金有限的矛盾,收藏量与收藏空间不足的矛...  相似文献   

10.
参加国际招投标和工程总承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设备采购中采用公开招投标制度,以降低造价,遏制贪污;进入九十年代,又由单纯的设备招标发展到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招标。即由原来业主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转变为业主委托工程公司进行项目由设计,设备成套,施工,安装到调试运行全过程,一条龙服务的所谓“交钥匙”工程。以在技术质量保  相似文献   

11.
肖景丹  谢卓君 《矿床地质》2023,42(3):678-683
<正>黄金,一种象征着神圣、财富、权利和荣誉的“高贵”金属。自从人类在12000多年前发现黄金以来,人们对其追求的热情便从未消减。史前人类对这种能够散发出太阳般光芒和色泽的黄金进行膜拜,将其视为神的化身。物以稀为贵,历代帝王将其占为己有,并逐渐将其发展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黄金也不再被“神化”和“权化”,开始转向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8,(2):19-21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爆炸法合成出金刚石以来,为金刚石的合成方法又开辟了新的领域。实践证明,采用不同的含石墨物质作原料,所合成的金刚石的转化率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寻找出一种能提高爆炸金刚石的转化率的含石墨物质,将是爆炸法合成金刚石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发挥研究所的学术特长,加强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山地环境研究工作,同时扩大与国外相关研究单位的联系交往,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正式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中国科学院山地所”。 原成都地理所自1966年成立以来,一直围绕山地环境进行研究。在1979年就确定了“以泥石流、滑波为为主的山地灾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球沉积岩数据库》讲座(一)南君亚,叶健骝,杨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前言随着地质科学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地质信息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达到了“爆炸”的程度。传统的手工式的信息管理方法显然已难于胜任地质信息管理的重任。丰富的信...  相似文献   

15.
刘怀梅 《铀矿地质》2000,16(2):127-12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地研院)图书馆成立于1959年,目前有各种藏书近8万册,期刊900多种。藏书以铀矿地质、物化探找矿方法、航空遥感与航测、岩矿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专业书籍为主。众所周知,藏书的目的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因而,图书馆的任务不仅仅是收藏文献,它已扩展到更能体现其社会的整理文献和利用文献两个方面。通过整理使文献有序化,为利用文献创造条件,进而利用文献,传递科技信息,使其社会作用得以实现。为了贯彻落实核工业总公司有关指示,地研院图书馆于1992年开始了馆藏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迄今…  相似文献   

16.
岩溶不等于喀斯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翠华 《地质科学》1981,(4):409-409
喀斯特一词自1774年首次见于科学文献以来,拼音文字国家普遍采用,已成为国际性很强的术语。最初,我国引入这一术语也是采取音译的。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主持下召开的第一次喀斯特会议,对喀斯特一词并无异议。1966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时建议用“岩溶”取代喀斯特。这一建议是否恰当,今天看来仍有讨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7.
顾峰 《湖南地质》2010,(10):66-67
加强机关行政管理,是顺应人民群众意愿的现实要求,是“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在建设“两型”社会进程中,进一步“谋大”、“谋深”、“谋远”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18.
苏北南黄海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我国东部的苏北和南黄海,其面积在十五万平方公里以上,新生代沉积厚达7000米,是我国进行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之一。自1958年以来,地矿部先后在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质工作,八十年代开始,英、法等国的石油公司也在南黄海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地  相似文献   

19.
金刚石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价值昂贵,大约是等量黄金的7.8—1000多倍。其应用广泛,在国防、宇航及新兴的尖端技术上也有重要用途,历来为各国重视及努力寻找和勘查,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世界上金刚石的产量有很大进展,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每年都以100万克拉的速度在增长(表1)。而且由于近宝石级金刚石利用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体制、管理等种种原因,勘察科技队伍不是按需要成比例协调发展,因而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大批科技人员相继退出岗位,这种人才“断层”现象愈加明显,以致影响工程勘察单位的生产和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本文就勘察科技人才“断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