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震序列型震群的识别方法及动态跟踪预报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发生在辽宁地区12个震群活动的特征及其前兆意义,提出了前震序列型震群的概念,定义了两个新的判定震群性质的特征参数Pt、Et,给出了前震序列型震群的识别方法和判定标准,探讨了震群动态跟踪预报程式方案和具体实时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震群序列特征及其性质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以往研究震群性质及其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从统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中有关震群序列参数的分析方法,对1974年以来,在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发生的23个震群作了详细研究。根据这些震群时序分布的表象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Ⅰ增强型;Ⅱ衰减型;Ⅲ增减型;Ⅳ双丛(峰)型。又根据这些震群参数及有关特征量的统计特征,经认真分析,给出了识别震群性质的标志和定量指标(其中有些是对老指标的修正),进而总结出了较适合辽宁地区的震群性质综合判定方法。同时,与以往判定震群性质的方法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以往方法判定结果的质量、信度和科学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因此,可作为辽宁地区中强震短临预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前震序列与前兆震群及非前兆震群的计算机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鹏  林邦慧 《中国地震》1994,(A00):166-174
本文介绍了一个挑选前震序列及震群的专家系统,它能自动地从地震目录中筛选出前震序列及震群目录,计算相应的地震活动参数,进行前震列,前兆震群,非前兆震群的自动识别,同时本文对这个系统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震群序列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文福  王玉莹  李芳 《地震》2000,20(4):63-68
利用经验类比的方法, 对 1999年 11月岫岩偏岭震群序列及以往在辽宁地区发生一些典型的具有地震预报意义的前兆震群和前震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显示, 前兆震群与前震序列之间差别很大, 其性质和前兆特征迥然不同。 1999年 11月岫岩 5. 6级地震震前序列与 1975 年海城 7. 3级地震前震序列特征及性质相同, 属于前震序列。 同时, 研究结果中也包含了判别地震序列性质的方法和须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以往研究辽宁地震群序列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该区曾发生的具有明确预报意义的前兆震群和前震序列等典型的震群活动特点。利用“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以来较新的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对2002年4月30日营口-海城震群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其统计特征和自然类比以及定量识别等综合分析。认为该震群属于非前兆震群,无前兆意义。同时,对如何正确识别震群性质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1980 年以来青海地区震群活动与前震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青海地震台网资料,系统整理分析了青海地区的震群活动及前震序列,总结了震群活动与中强以上地震的时空关系,检验了前兆震群类型的判断指标。研究认为,青海地区ML≥2 震群活动增强对区内6. 5 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中长期时间预测意义,对7 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时空预测意义。利用MAPSIS 软件6 项震群参数,以满足4 项前兆指标的全组合模式判断前兆震群,对研究区总频次大于40 的34 个震群进行参数计算,判断出前兆震群24 个,占总数的71% 。100% 前兆震群后发生相应的中强震,部分非前兆震群后也发生相应的中强震;震群对应的中强震80% 发生在本地震构造带,对中强震孕育区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青海地区有前震序列的震例较少,仅有的3 例,参数计算均不符合前震序列判断指标,对强震无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大森公式n(t)=K/(t+c)^p求解K、c、p三个参数,对云南1965年以来71个地震序列进行研究。确定P=0.8为前兆震群和正常震群的判定指标。利用K、c、p三参数计算序列理论曲线得到晚期强余震前差残曲线超出两倍均方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疆伊宁——乌鲁木齐和乌什——库尔勒1972年以来发生的49个震群的ρ值表明,ρ<0.55可作为前兆震群的判据指标。分析了ρ<0.55标准下的前兆震群的预测能力,认为,震群序列的ρ值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9.
1993年7月湖北咸宁4.1级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月底至8月中旬在咸宁发生的ML4.1震群是一比较典型的有感震群,通过多种测震手段对该震群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下列认识和结果:1、该震群是一个非前兆震群。2、此震群是一个主震型震群,地震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出现密集-平静过程。3、该震群可能与NE向潜山断裂的活动有关。4、对咸宁震群的各种测震学参数计算表明,有一些参数在湖北省比较适用(如b,η,U,K,ρ等),而有些则不适合(如h,F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北宁震群性质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以及“八五”和“九五”攻关研究成果中有关震群序列的分析方法,对北宁震群作了详细研究。根据该震群序列本身的统计参数及其时空强表现出的某些特征,进行自然类比和定量识别,结果认为,北宁震群前兆意义不明显,属于一般性震群。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2013年山西及其邻区3次ML 3.0以上震群,从地震活动特征、序列参数、震源机制解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经计算得出,震群参数均具有前兆特性。同时,结合1981年至2013年,山西震群震例对应地震情况以及目前山西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等,认为山西中北部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伽师强震群及预报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马陵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4):390-398
1997年1月21日以来,新疆伽师地区发生了强震群活动,至4月16日共发生7次6级地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追踪分析了强震群序列和前兆资料,对其中3次6级,3次5级地震公开向社会作出临震预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3.
The Nilka-Gongliu earthquake with M_S6.0 and Xinyuan-Hejing earthquake with M_S6. 6 successively occurred in Xinjiang on November 1,2011 and June 30,2012. Massive swarm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a large area around the main shock epicenters before the two strong earthquakes. Main features are as follows:(1) The swarm activities not onl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umber of earthquakes,but also presented a distinct swarm gap in spatial distribution,and the epicenters of the following strong earthquakes were all located in the swarm gap.(2) The duration of the swarm gap lasted longer,for 2-3 years.(3) The time-his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warms cumulative frequency indicates that swarm activity was quieter a few months before the main shocks. Finally,we discuss the results as well as the issues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4.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主要结果:(1)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的空间分布在未来大震震中附近集中,同时大致围成一个长轴约119 km和短轴约110 km的椭圆,阿图什6.7级地震落入椭圆靠边部位;(2)震群的时间进程表明,大震之前约4个月震群活动速率加快,标志着中期异常向短期异常的阶段性转折。最后,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郭德科  赵卫红 《内陆地震》2002,16(4):331-336
利用地震活动群集度指标 CV值对华北地区 1 6次中强地震前 CV值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发现在中强震前 1— 3年 CV 值显示高值异常。把 CV值的这种特征应用于河南及其邻区 ML≥ 5.0地震的预报研究中 ,再根据制定的预报规则 ,进行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on Septmeber 23,1999,an earthquake swarm occured in Fuzhou,Because the swarm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earthquaks occurred scarcely before and very close 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s well as shortly after the Jiji earthquake with Ms7.6 in Taiwan,September 21,1999,has aroused interest broadly.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swarm and validated magnitude-number constituent of the swarm is special.In present theory,the earthquake swarm means that a small scale macro original rupture has formed in the layer of the crust in Fuzhou region whe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 risk exists.  相似文献   

17.
1999年福州震群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定强  王健 《中国地震》2000,16(4):327-333
1999年9月23日开始发生的福州震群,由于距离市中心很近,加之紧随“9.21”台湾集集7.6级大地震之后,且该区域曾经是极少震区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此次震群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明存在着显著的密集震级、密集时段和密集区域等震级结构特征,意味着福州地区中层地壳介质中易于产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层位可能形成了小尺度的宏观起始破裂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未来中长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震群活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和2003年夏季流动地震观测揭示,天池火山口附近存在大量的微震活动和一系列震群活动.地震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火山口附近,以震群形式发生的地震全部集中在天池火山口西南部,东北部地震密集区没有观测到震群活动.在夏季以外的其他季节,天池火山区只有一个固定地震台站(CBS)用于地震监测.利用CBS台不同时间的观测纪录,通过波形相关分析发现其他季节的主要震群活动仍然集中在天池西南部.震群的高精度相对定位揭示震源位置沿北西-南东向分布,倾向西南,倾角约80°. 2003年7月13日的震群发生期间,地震震源位置出现从深到浅的迁移现象,同时震源深度较大的地震在不同台站的地震波初动方向几乎全部向上,表明震源具有明显的膨胀分量.考虑到长白山天池火山2002年以来出现明显的地表形变、地球化学异常和谐频地震等现象,我们认为震群活动可能与5 km深度附近存在岩浆热液活动和岩浆增压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杨又陵  杨欣 《内陆地震》1996,10(2):147-154
分析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附近震群的活动特征、跨断层(F2)形变测量资料及库区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认为库区附近的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无关,亦不属于水库诱发地震,而且不是由于F2断层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20.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动态跟踪、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及震群判定等目前较为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显示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序性明显,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活动异常突出,且呈现配套特征.研究认为地震空区图像演化对揭示特大地震的孕育场有所帮助;大范围前兆震群活动是特大地震前多点应力积累、释放的前兆反应;结合地震活动参数扫描异常综合分析,特大地震前可能做出一定的中期-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