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10煤田地质勘探队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煤田勘探时发现了一套中、晚侏罗世海相沉积,命名为绥滨组与东荣组.本文介绍了东荣组的标准剖面与古生物化石组合特征.证明其为晚牛津期至晚提唐期的滨海-浅海沉积;绥滨组虽未发现化石,但与东荣组为连续沉积,可能属卡洛期至早牛津期。  相似文献   

2.
<正> 一、侏罗系的分区问题鄂、湘、粤、桂四省(区)的侏罗纪地层及其生物群属典型的华南型。根据侏罗系的分布、地层发育情况、岩性岩相特征和古生物的不同,将四省(区)的侏罗系分为6个地层区。 1.鄂西区:分布鄂西和湘西北一隅,是四省(区)有可靠上侏罗统沉积的地区。侏罗系各统发育齐全,厚度巨大,系内各统之间均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3.
肖序常  王军 《地质论评》2004,50(3):285-294
西昆仑-喀喇昆仑位于西藏高原西北,西构造结(Western Syntaxis)的东侧,是当前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不准备对该地区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多重效应作全面论述,仅以近年青藏高原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几个较重要问题作探讨;经过对已获得的地震深探测和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不存在塔里木向西昆仑山作长距离的"A型俯冲",晚新生代以来岩石圈"面对面水平挤压-拆沉作用"是形成西昆仑陆-陆碰撞造山带的主要原因.对众所关注的库地蛇绿岩形成时代,提出了新的SHRIMP-Ⅱ,U-Pb锆石测年年龄,上限为510±4Ma;对原特提斯大洋、康西瓦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立亭 《贵州地质》2002,19(3):175-178,162
根据黔西北及邻区二桥组中双壳类的垂直分布,可将其分为两个组合;下部Indosinion-Permophorus组合及上部Qiyangia-Hunanella组合。前一组合的时代为晚三叠世瑞替克期,后一组合的时代则为早侏罗世早中期。该区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的界线应划在上述两个组合之间。故该区二桥组实为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5.
一、绪 言 在报告开始以前,应该说明,报告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只跟单独由岩浆岩组成的岩区有关。 从岩石学发展史中大家很清楚地知道,关於岩区的概念的引用对於岩石科学的发展是有极大作用的。同时,可以肯定,最近二、三十年来,关於岩区的的问题没有继续发展也没有专门地研究过,这个问题似乎置之於岩石学发展的大道之外。  相似文献   

6.
7.
侯德封 《地质论评》1947,12(Z1):145-150
民国三十五年冬季笔者到宜昌,观察扬子江筑壩问题。调查地段由宜昌至石牌附近,长约二十五公里,沿江两岸宽二十余公里。此区地层自震旦纪灯影石灰岩起。寒武纪地层全部。奥陶纪地层一部份。上面覆以红色砾岩层。全区岩层走向大致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关地洼区研究中引起不同看法和争议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①地洼区的属性问题;②地洼区与活化区,③地洼区与地球动力学;④地洼与一些有关的其它盆地(如地洼与裂谷,地洼与断拉谷、地洼与地堑)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认识和区分上述问题,对地洼学说的进一步提高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玉琛 《地质论评》1959,19(9):411-418
长江下游南京到当涂一段,有一个由侏罗纪象山层所组成的向北东方向延长约5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纺缍形构造向斜(宁芜大向斜)凹陷,在此凹陷内普遍堆积了白垩纪建德系火山杂岩。笔者暂把这个地区称为“马鞍山火山岩区”,本文主要论述该区南部(即北纬31°45′以南这片地区)的地质情况(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关于活化区动力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调了后克拉通(地台)活化区在岩石圈四维时空呈阶段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动力学属性,这是任何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对活化区动力学作出解释时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结合活化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的新进展,阐述了与活化区动力学研究相关的4个问题:活化区历史—动力学属性的意义,活化区动力机制的主动式与被动式,活化区动力作用中的继承性和自主性和活化区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意义,提出了“矿石探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学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养正 《吉林地质》1996,15(3):66-69
作者对东北区古生代地层中,几个人们关注的生物地层学问题,诸如麻山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等,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供今后的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学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区古生代地层中,几个人们关注的生物地层学问题,诸如麻山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等,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供今后的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和流体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构造、流体和矿石堆积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按成矿作用的规模,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有不同的尺度:①全球的;②区域的;③矿田(床)的;④微观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矿床的和区域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结合矿床和区域实例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具体总结了古老区域流体系统的示踪标志。论文最后讨论了关于古老成矿流体和现代成矿流体、深部成矿流体与浅部成矿流体等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4.
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银胜 《河南地质》2001,19(4):264-272
笔者以近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古生物类型与生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一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15.
昆仑—秦岭造山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昆仑—秦岭带加里东旋回的洋盆不是从元古代继承下来的,而是由寒武纪裂谷发展而来的,它在志留纪即宣告封闭;昆仑石炭纪—二叠纪海底裂谷带或可能的小洋盆,在晚二叠世前已经消失,三叠纪时昆仑—秦岭带只有海,而没有洋。因此,印支造山运动并不是洋盆消失后的陆—陆碰撞造山,而是陆—陆叠复造山(大陆壳消减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西南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地球化学异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的突变事件 ,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和等时性 ,因而具有自然界线性质。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非海相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分界和白垩纪中事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将我国和亚洲中、东部含有狼鳍鱼等热河动物化石群的热河群,和外贝加尔群中、上部以至含有四川动物化石群的归州群,视作下白垩统或白垩系的年代划分标准,最初是葛利普等1923—1928和美国中亚考察团1922—1935所建立,曾统一采用于我国和苏联等国家。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李春昱、杨钟健等怀疑归州群全属白垩系,小林贞一等提出否定葛利普标准的新意见。至60年前后,我国多数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把热河群和归州群群视为侏罗纪地层,少数有不同意见;苏联学者对蒙古和贝加尔湖区非海相中生界时代划分的葛利普标准,也提出一些修正。70年代,我国部分地层工作者认为热河群全部或上  相似文献   

18.
吴少海 《冰川冻土》2003,25(8):88-91
青藏铁路桥梁绝大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针对冻土区的特点,提出了桩基受力计算,有关设计计算参数的取值以及设计中应该的几个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泰贵 《地质论评》1989,35(2):168-175
本文对南岭及其邻区几个地质矿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如认为前寒武系可划分为三个系;该地层是金、锡的矿源,是南岭地区、金、锡矿质的主要来源;元古代的蛇绿岩、根据其特征是形成于边缘海的拉张带或深大断裂带,是原生侵位的;现所认为和锡矿有关的雪峰期花岗岩体,有可能是以四堡期为主的多期复式岩体;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所影响的范围,是由当时沉积海盆的边缘至中心逐渐减弱,形成了上下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假整合—整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对于江西及其邻区当前争论的几个大地构造问题,如:“板溪群”是前震旦纪的基底变质岩系,还是中生代仰冲的构造混杂岩;晚古生代-三叠纪是陆表浅海盆地,还是洋盆;华南地区是加里东褶皱带,还是中生代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地壳构造的演化是经历多次裂解、闭合、还是陆壳的不断增生,阐述了问题等作者的基本观点和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