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采用“水文-地貌法”即水文站实测值与侵蚀形态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将黄土高原划分为292个侵蚀产沙单元,分别对治理前后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自70年代以来,由于降雨因素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侵蚀产沙强度的结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侵蚀模数>10000t/km^2.a的极强烈以上的侵蚀面积急剧减少(减幅71.8%),减沙幅度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无定河为中心的极强烈侵蚀区和汾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减幅50%以上);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按流域区段主要来自河龙区间(54.8%),按类型区主要来自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27.4%)和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23.1%),按侵蚀带主要来自暖温带半干旱草原风蚀、水力侵蚀带(34.8%)和暖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水力侵蚀带(32.6%);以侵蚀模数>10000t/km^2.a作为标准,可将黄土高原划分为7个极强烈以上的侵蚀产沙中心,其面积虽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5.5%,但其产沙量却占到全区总产沙量的42.1%。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径流量变化与云南降水量场变化的相关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考查气候变化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文水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基本事实,文章以云南境内澜沧江的逐月径流量观测数据和云南的同期月降水量场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相关系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境内澜沧江径流量变化与云南降水量场变化的相关性特征。结论为:澜沧江的跨境径流量变化与云南的降水量场变化之间存在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澜沧江的跨境径流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云南降水量场的变化造成的。总体来说,云南降水量场变化对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在4个季节内都是显著的,其中显著性最好的是3~5月的春季,其次分别是6~8月的夏季和9~11月的秋季,较差的是12~2月的冬季。 相似文献
3.
4.
1956~2004年长江源区河川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56~2004年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突变特点。结果表明:近50 a来长江源区月平均最大、最小和雨季、年及年较差流量均呈减小的趋势,月平均最小和最大流量分别出现在2月和7~8月,20世纪60和8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7月,1970年代、199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8月,近14 a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共减少了96×108m3。雨季平均流量的距平基本经历了一个"正-负-正-负"的历史变化过程,雨季和过渡季节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所形成的总流量呈下降趋势。枯季和雨季平均流量均经历了3次明显的转折,并具有10~12 a、6~8 a和3 a的共同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5.
利用阿克苏地区1960—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阿克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雷暴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位于该地区西部的乌什县为雷暴多发中心;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8.7~52.0 d;阿克苏地区每10 a雷暴日数减少2.8 d;雷暴主要集中在3—11月,7月达到最大值,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基本无雷暴;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出现在5月中旬至下旬之间,雷暴终日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间;阿克苏地区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前半夜,雷暴高峰值出现在16—19时,雷暴平均持续时间在35~47 min,雷暴出现最多的方位是W和N。 相似文献
6.
以纵向岭谷区的怒江跨境径流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怒江跨境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论为:怒江的跨境径流量主要集中在雨季(5~10月),其间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82%,径流量的这种年内变化特征说明怒江在年内为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雨季的怒江跨境径流量在年跨境径流总量中的比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是呈下降的趋势;从年际变化上来说,怒江属于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怒江跨境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就开始呈显著增加的时间演变趋势;径流量最长有可达6个月的持续性,出现在9月;总体来看,怒江跨境径流量的年代际大尺度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以前,径流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而从80年代的中期以后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怒江跨境径流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纵向岭谷区西南季风环流系统活动的变化造成的,至少在夏季风活动期间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 ,利用诊断分析方法 ,对近 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在南极地区 ,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 ,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极海冰最多和最少期分别出现在 9月和 2月 ;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地区海冰最多、变化最大 ,南极半岛地区海冰最少 ,变化也小 ;近 35年来环南极地区的海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南极海冰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十分明显 ,存在着 5个变化不同的区域 ,其中有两个区域近 35年来海冰范围扩大 ,面积增加 ,而另三个区域则海冰范围缩小 ,面积减少。不同区域的海冰都存在着较明显的 2- 3年和 5- 7年主振荡周期。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极地区海 冰 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讨论南极海冰变异与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壤风蚀是制约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西北干旱荒漠区土壤风蚀气候侵蚀力分布,通过中国区域地面长时间序列气象要素驱动数据,并结合Arc GIS软件分析,评估了该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与转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西北干旱荒漠区在降水量、风速以及多年平均温度等气象因素均表现为随年代际递增的背景下,风蚀气候侵蚀力呈现出整体降低,大部分区域C值介于0-100,但在腹地及少数部分区域为增长趋势,C值高于150;(2)月际C值变化差异明显,春夏季最大、其次为冬季,最小为秋季;突变性检验发现风蚀气候侵蚀力在春季变异最强,有4个突变点,且长期处于波动式下降;(3)区域土壤风蚀程度由腹地向四周逐渐减小,且高侵蚀影响面积逐年递增;(4)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转移变化特征表现为整体为小幅度衰减,但部分地区却表现为增加甚至明显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干旱荒漠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1980—2020年渭河流域24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渭河流域近40 a来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高温日数多年平均值为3.54 d,且以约1 d·(10a)-1的速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渭河流域年均高温日数呈现西北少、东南多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关中平原站点高温日数增加趋势最为显著。(2)高温初日最早时间在4月下旬,高温终日最晚时间在9月上旬,渭河流域大部分站点高温初日呈显著性提前,提前天数约3~5 d·(10a)-1,接近一半的站点高温终日呈显著性推迟,推迟天数约3 d·(10a)-1,说明渭河流域受到高温影响的总时间变长了。(3)渭河流域重度高温热浪发生次数占比为10.32%,说明每10次事件中至少有1次是重度高温热浪,不同等级高温热浪频次较高的站点和持续时间较长的站点都位于渭河流域东南部的关中平原,说明关中平原是渭河流域高温热浪的重心。(4)不同时段高温热浪强度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未来强度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这对渭河流域人类健康和工... 相似文献
10.
利用滇西北高原1961-2009年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滇西北高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一致多雨或少雨型,且均具有经向分布特征,其次为"西北部-东南部"或者"西部-东部"反位相振荡型。冬季、夏季和年平均降水量的两种主要空间分布型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均以年际变化为主,周期变化主要集中在4年以下的高频振荡时域内,其次是周期为12年的年代际变化。近48年来,滇西北高原冬季和年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总体上均以增加趋势为主,增加趋势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变化则呈减少趋势,其中香格里拉县夏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伊春河河水溶解态有机碳含量和输出通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测定了伊春河不同季节河水溶解态有机碳含量和流量的基础上,探讨了DOS含量与流量的关系和时空湾化规律,并计算了伊春河DOC输出通量。研究结果表明,非冰封期伊春河DOC主要来自外源,其含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 高。 相似文献
19.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灌丛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北起四川省松潘县安宏,南抵汶川县绵篪,位于北纬31°15′—32°32′、东经103°10″—103°54′。河谷内灌丛分布海拔1300—2700米。灌丛计有维管束植物291种,归属64科198属。当地灌丛拥有全部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即15类),其中以温带分布成分占优势,地区性特有种丰富,古老性、特有性不明显,与外地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因而当地植物区系具有过渡性。这一灌丛中已出现荒漠化半荒漠化成分,此属一个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