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黔东北地区1︰200 000区域化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铅锌矿床(点)的分布、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构造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作了阐述,探讨了铅锌矿的成矿机理,将黔东北地区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归属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对区域铅锌矿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9个可供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落石沟一带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落石沟矿带是新疆西南部重要的成矿区带,落石沟矿带已发现铁、铜、铅锌矿(床)点13处,成矿潜力巨大。文章在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就区域内铅锌矿的分布规律、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成矿模式、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以宝塔山、多宝山铅锌矿作为典型矿床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西昆仑落石沟一带为寻找MVT型(碳酸盐岩容矿型)铅锌矿的有利地区,初步总结了该成矿带铅锌矿的控矿规律,确定了区域预测要素,提出了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F e-Pb-Zn-Cu-Co-A u-W-Sn-多金属-盐类成矿带中,随着地质勘查进程的不断深入,该区现已成为铁矿、钨锡矿、铜矿、铅锌矿等矿产的矿集区,其地质找矿潜力非常巨大。笔者从成矿地质条件、区域地球物理场、区域地球化学场等角度对鸭子泉—维宝地区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白干湖钨锡矿、维宝铅锌矿等典型矿床的特征对区内的各主要成矿元素的成矿类型、成矿期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认为该区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层控型铅锌矿、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等矿产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对以上各类型矿床的产出环境、成矿时代、沉积(变质)建造、岩浆建造、控矿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的发现,标志着我国铅锌找矿在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区内目前已发现铅锌矿床(点)29处,其中铅锌矿中型矿床7个、大型矿床2个、超大型矿床1个。通过收集整理区内最新的矿产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该区带内铅锌矿的成矿特征、找矿前景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将区内铅锌矿床划分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沉积喷流型(SEDEX) 2个大类和4个具体类型,认为它们的成矿过程分别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断裂活动及同沉积断层-喷流沉积活动密切相关,在矿体形态、矿石矿物、矿石结构构造等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火烧云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上段灰岩-白云岩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化石山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铁锰质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多宝山式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元宝岭式是受北东向左行张扭性断裂控制的碎屑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是新疆西南部重要的成矿区带,落石沟矿带已发现铁多金属、铜、铅锌矿(床)点16处,成矿潜力巨大。从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控矿构造、沉积建造分析入手,以宝塔山、落石沟铅锌矿作为典型矿床,结合重力、磁法、化探、遥感等信息建立了区域预测概念模型,初步总结了该区铅锌矿的控矿规律,确定了区域宏观与微观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12个变量进行了成矿后验概率计算,后验概率最大值为0.854 022,最小值为0.000 015。按3级分类,成矿最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643 428,较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432 833,一般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222 238。按一定颜色进行分区,根据后验概率图圈定了5个最小预测区。对预测区进行了地质评述,结果表明,西昆仑落石沟一带是寻找层控-热液型铅锌矿较为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西昆仑岔路口-甜水海地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铅锌富集区之一,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进行,相继发现了甜水海、多宝山、天柱山、宝塔山、火烧云和天神等铅锌矿床(点),成矿潜力巨大。笔者分析了甜水海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内新发现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甜水海地区铅锌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皖南地区相继发现了祁门东源钨钼矿、宁国竹溪岭钨银矿、绩溪逍遥钨矿等大型矿产地, 矿产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 金多金属矿勘查尚处于探索阶段, 尤其是休宁-歙县地区, 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化异常丰富, 已发现有天井山金矿、小贺铅锌矿、古汊铅锌矿、九亩丘银铅锌矿、璜尖金矿等众多小型矿床或矿化点, 可是尚未获得大型矿的突破, 形成了“只见星星, 不见月亮”的局面。通过资料分析及反复思考, 认识到桎梏皖南金多金属矿勘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地质认识老旧, 综合地质研究薄弱; 二是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不够, 没有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缺少找矿理论体系指导。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凤凰-麻阳地区汞铅锌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凰-麻阳地区汞矿、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和研究,确定了本区汞铅锌矿产预测类型,建立了区域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根据成矿预测标志和级别划分原则,结合本区成矿区(带)的划分及矿床成矿系列特征,确定区内成矿远景区12个.通过计算机优选结合人工干预,最终圈定了最小预测区(找矿靶区)19个.  相似文献   

9.
中咱地块是西南三江成矿带重要成矿单元,四川巴塘核桃坪铅锌矿位于中咱地块东侧的巴塘一党结真拉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内。通过普查评价,对矿区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化探异常和控矿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深部成矿条件较好,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0.
龙门山南段宝兴至荥经地区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玉元  陆彦 《矿物岩石》1994,14(2):55-66
通过龙门山南段宝兴至荥经地区区域地质、铅锌矿化特征的研究,划分矿化类型,着重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层─盆─破─热”是本区层控型铅锌矿形成的基本因素。总结出铅锌矿在本区形成时间有“三个高峰期”,空间集中于“一带两弧”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分析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综合理想成矿模式,为本区找矿靶区和预测区的确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区域成矿断裂信息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庆吉  肖克炎  陈建平  丛源 《地质通报》2010,29(10):1479-1485
"三江"北段成矿带是中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定量分析成矿断裂信息对于指明区域找矿方向至关重要。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断裂等密度、断裂中心对称度、断裂优益度、断裂交点数、断裂频数等参数定量地分析区域断裂信息,从中提取区域主干断裂发育区和次级断裂发育区。区域成矿特征表明,本区矿床沿区域主干断裂成带状分布,而次级断裂发育区为主要的矿床赋存区。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本区2个主要矿集区之间的扎青乡地区存在一个成矿断裂信息异常高值区,认为是本区今后找矿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2.
黔西北五指山背斜矿集区铅锌矿成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林  赵征  刘金海  林权华 《贵州地质》2006,23(3):203-205,210
五指山背斜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为一侏罗山式褶皱,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该背斜与区域化探异常套合较好。笔者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近几年工作成果及认识,以及该地区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集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相信通过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发现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水头山铅锌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南端芦子园矿集区,区内以发育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两类铅锌矿化为特点.为查明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过程,本文对水头山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主成矿阶段的闪锌矿开展了Rb-Sr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5.8±4.2Ma(MSWD=1.70,n=6),结合区内其他矿床的成矿年龄,认为...  相似文献   

14.
桂北同乐-老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已发现老堡、大滩等铅锌矿床、矿点多处,矿床类型以沉积-改造型为主。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层、岩性、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根据研究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以及化探异常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出3个铅锌找矿远景区,2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受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藏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极为强烈,但在靠近主中央逆冲断裂带(MCT)的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成矿带,目前报道的岩浆岩出露相对较少,而前人研究表明该成矿带内的诸多矿床成因与岩浆岩关系密切。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正是位于该成矿带东部,近期在勘查区内发现众多的侵入岩浆岩体或岩脉/墙,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岩体具有酸性岩或基性岩的特征,缺失中性岩,具有典型的双峰式岩浆岩特征。这些成果为科研工作者今后探讨勘查区内乃至整个藏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构造演化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进而为准确地建立区内新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提供了初始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林-塔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研究区Au、Ag、As、Sb、Bi、Cu、Pb、Zn、Mo、W、Cr、Ni、Hg 13种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相关性和元素空间分布情况等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总结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单元素异常和组合异常的解释评价,最终认为矿集区北部有找到表生铅锌多金属矿的可能,而南部是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枇库沟铅锌矿地处南秦岭山-柞-镇-旬多金属成矿区,南秦岭公馆-回龙镇汞、锑、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产于中泥盆统杨岭沟组碳质灰岩与上泥盆统落家河组碳质千枚岩的接触带中靠灰岩一侧,两种岩性之间呈断层接触,断层产状倾向350°,倾角73°~77°。通过对区域地质、矿体地质,以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区铅锌矿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结合目前钻探揭露情况及Ba元素的分布范围,确定了该区铅锌矿目前处于顶部相,深部铅锌矿有较大找矿潜力;结合瞬变电磁异常及钻孔验证,认为在1和0号线和6~8号线存在2个铅锌矿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成矿化集中区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矿集区铅锌成矿作用划分为加里东准备期、海西早期成矿期、海西晚期富集期和印支期改造叠加;不同阶段形成的矿床类型不同,矿床的形成、分布与构造具有一定的密切关系。晚古生代早期(D)的拉张断陷作用和中生代(T3)陆内造山作用对矿集区金属成矿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前一事件形成了热水沉积盆地,进行了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后一事件则在本区产生强烈广泛的构造-岩浆活动,是本区的改造和再造铅锌矿床阶段。  相似文献   

19.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山-)熊(耳山)地块、南秦岭与川西金、铅锌-汞锑、钼-钨等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华熊地块金、钼成矿,还是南秦岭及川西金、铅锌和汞锑矿床,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时空分布规律,均与中生代板块构造活动体系具密切的耦合关系.具体分析了大陆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构造-岩浆活动过程中,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盆地环境、沉积建造、成矿作用与矿床分布规律对大陆造山作用的耦合与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