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如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结合诗词和民谣,为学生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试以“天气和气候”一节为例:  相似文献   

2.
任琳 《地理教学》2020,(2):23-2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使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以“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为例,通过选择热带、亚热带、温带各一种典型气候,设计两个梯级的探究活动,使用歌曲总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形成气候的因素“教学中,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问题法.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探究、归纳,收到了明显效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汪清 《地理教学》2011,(23):19+7-19,7
在设计气候专题时,教师应该打破第一轮复习中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复习。教师要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让学生重视气候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总结气候分布规律,分析气候要素的时空联系,多角度比较异同,归纳特征,从而强化学生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并将学生已经具备的气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气候知识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著名风景名胜区旅游舒适气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因素,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本文对中国西部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气候、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86家气象台站。使用3项气候要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按热应力区和冷应力区分别计算了中国西部180家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依据所处气候带(区),绘制出了三大单元区(Ⅰ、Ⅱ、Ⅲ区)及各省区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温湿指数及风寒指数时空分布图。由温湿指数及风寒指数得出了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舒适气候。根据中国西部的气候及地域特点,提出了适宜旅游气候和最佳旅游气候。研究表明西部亚热带5省(市、区)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适宜旅游期和最佳旅游期相对最长,分别为10个月和7个月。云南几乎全年都为最佳旅游期。西部温带5省区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适宜旅游期和最佳旅游期集中于炎热季节的4~9月,适宜旅游期大多为6个月,最佳旅游期也有5个月。陕西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适宜旅游期相对较长,可达7~8个月,最佳旅游期也有7个月。高原气候区的适宜旅游期为5个月左右,最佳旅游期只有2~3个月。西部著名风景名胜区旅游舒适气候的计算与评价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一册第四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讲述气候知识的关键所在,理论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讲解图表、联系实际、巩固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德源 《干旱区地理》1989,12(2):41-49,13
本文以年湿润度0.6和≥0℃积温3000℃为界把我国牧区和农区分开。牧区集中了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水、热、土的配合有较大缺陷,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草原畜牧业流动性大,牧草和家畜的适应性又比较广,并能利用多种多样的气候资源进行牧业生产。本文根据大量的草畜调研材料和气侯资料,论述了我国牧区形成的气候原因,草场类型、季节草场、产量和品质以及家畜活动、畜产品与气侯条件的关系,由此提出了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牧业气候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气候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本文分析了五台山气候状况和气象景观 ,计算了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 ,得出了人体气候舒适度的时间分布。根据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穿衣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穿衣建议 ,从而为五台山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芬  千怀遂  段海来 《地理科学》2011,31(4):501-507
综合考虑单季稻气候适宜性水平及其变率变化,构建单季稻的风险度模型,运用滑动建模技术对淮河流域单季稻的气候风险性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估。根据风险分布将淮河流域单季稻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风险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低风险型、中风险型和高风险型;在时间变化上,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东部风险较低的区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西部气候风险高的地区有进一步增大并向东部沿海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近年来发表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分析了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步骤、方法、数学表达式及各种参数的确定方法。按照确定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数学条件等对各种参数模型尤其是温度订正系数模型进行研究,选出符合条件的最佳模型。最后概述气候生产潜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专题13“人类活动与气候”一章以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与雨岛为例,介绍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本章节的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之前,对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的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此,笔者认为“人类活动与气候”的教学,应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动态分区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中艳 《地理研究》2011,30(8):1439-1448
基于气象、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大样本数据,通过完善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气象条件对烟叶品质影响的定量评判标准,在精细化模拟推算基本气象要素地理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实现了烤烟种植气候的动态分区评估。以云南省两个典型气候年份为例,在GIS平台下将统计模型推算与空间插值技术方法有机结合,尝试突破传...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气候类型的判读"这部分内容时对以下三组气候类型感觉到难以区分,或者对它们的异同不甚明了。这里我们将通过列表的形式把这三组气候加以对比,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要素。  相似文献   

14.
一、确定气候带:根据试题所给气温资料,对照各气候带中的气温指标,确定该地属于何种气候带。 二、如果是属于热带型的气候类型: 1、首先考虑是否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如果是热带沙漠气候,必须符合终年高温雨水极少的气候特点;如果是热带雨林气候,必须符合多雨,各月气温和降水数值变化不大的条件。 2、如果试题所给条件不符合上述两种气候类型,就需要考虑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还是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别这两种气候类型比较困难,方法有: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中提到的关于形成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没讲到洋流。虽然在第三章中讲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为了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应在讲授形成气候的因素时,加上洋流。为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洋流也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从读图入手,讲授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魔芋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生态气候环境的要求,综合分析了影响富源魔芋生长的有利生态气候条件和不利气候因素、气象灾害,并指出:富源具有春秋暖和,无霜期较长,雨热同期,多云少照,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的气候特征。富源总体的气候生态环境适宜魔芋生长发育,合理应对灾害天气对获取高产优质魔芋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7.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在各种气候类型中考查最多的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点是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相同。按照最冷月气温的差异,又可以将季风气候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学的拉萨市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4000m以上,号称地球的"第三极"。拉萨市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它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具有独特性,但是学生缺乏科学、全面、准确的认知。基于天气预报网的拉萨市天气统计数据和历史气候资料,对其天气和气候特点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期揭开高原天气和气候特征的神秘面纱。一、拉萨市自然概况拉萨被誉为高原明珠、雪域圣地。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  相似文献   

19.
气候知识是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是地理高考永恒的主题,而气候类型的分布又是气候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高考复习中让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我采用“模式图和实际分布图相结合的四步复习法”效果颇佳,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兆元  黄华贵 《地理学报》1990,45(3):311-320
本文在1981年气候考察观测的基础上,应用1951—1980年,31—33°N范围内的台站资料,分析了巴山山地温度、湿度、降水、风速以及雾和日照等的垂直变化特点,并根据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统一订正到500m高度上,绘出其水平分布图,以消除山区地形海拔高度的影响,更清楚地看出巴山南北气候的差异,为巴山农业、林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气候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