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云建设是气象信息化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加强气象云建设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气象信息化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气象云建设的四条原则,即满足各种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集约高效和数据共享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云的设计思路:气象云应包括云存储、云计算和云服务,云存储为云计算提供支撑,云存储、云计算为云服务提供支撑。最后,对气象云建设中的数据获取途径进行了概括:一是国外气象数据,二是国内气象观测数据,三是国内加工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杨明  陈晔峰  陈晴  肖云  高祝宇  曾悠 《气象科技》2017,45(6):1017-1021
针对气象数据种类多、信息量大、精度高等特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存储处理、数据读取等方面存在负载饱和、读写性能不理想等问题,利用云数据存储技术,结合气象数据特征,设计了基于云数据存储平台的气象数据存储和处理方法。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的结构化、半/非结构化特征,采用云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结构气象数据;采用NoSQL对象库存储半/非结构化气象数据;在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应用了气象数据分块压缩技术,进行气象数据存储和传输。结果表明,所讨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存储传输效率,能够满足大规模气象数据在业务应用中对存储查询和处理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陶淘  侯俊  张晨亮  屈莘  杨挺 《气象科技》2024,52(2):195-204
为提升大数据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的耦合气象服务质量,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移动可视化需求,推进新疆气象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开发一款专业气象服务APP。该APP在“云+端”业务模式下充分利用气象业务现有数字化成果,采取多源存储、接口调用、控制反转和数据交互技术,对全疆天气自动站的地面观测、格点实况融合、雷达回波、灾害预警等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移动展示。天山气象APP可按用户需求提供疆内基于实时位置的天气实况、精细化预报、预警详情、雷达拼图、实况要素产品和统计值要素产品,同时继承大数据云平台服务接口高额承载能力,实现毫秒级响应,在全疆天气自动站应急保障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83,(6):80-87
气象现测P 412·1 830912谈谈雷暴移动路径及判别方法—张国治;峨四川气象科技》,四川省气象科研所,1982,池2,34一36P 412·15 830913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三):冰雹云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识别〔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44一61 索取号:6009一3P 412·15 830914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五):冰雹云垂直气流的综合探测方法〔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73一89 索取号:‘00…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彩英  郭晓佳  谢丹  李霖 《气象科技》2014,42(5):785-789
气象终端的集约化管理是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服务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从气象终端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虚拟化云平台的技术体现和应用部署中,体现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的应用特点和实施效果:提供虚拟防护、桌面管理及行为控制等的策略管理和策略服务,提升气象现代化支撑和保障气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为气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应用服务的终端管理提出了全新概念,是集"应用"、"集成"、"运维"、"安全"到"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九次全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11-1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二十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控办、气象学院(系)、气象科研单位以及国家气象局科教司、气象出版社、《气象》编辑部等三十二个单位13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交流会.这是近年来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交流会,表明云物理学科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生气勃勃.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提要  相似文献   

7.
为适配气象业务科研应用对算力、存储资源的需求特点,采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技术搭建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并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网络区域、资源服务对象针对性地设计云平台资源分区,以及每个分区需具备的云资源及功能。设计的云平台涵盖IaaS层、PaaS层功能,通过软件定义方式池化硬件资源,形成具备云计算、大数据支撑特征的资源池,为众多气象应用端部署、气象大数据业务提供虚拟主机、物理算力、数据存储资源。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设计的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能够适应数据处理规模与时效性要求不断提升的业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搭建的基于ZABBIX框架气象数据实时监控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对该架构监控流程、企业微信告警服务接入等功能的实现进行了介绍,利用ZABBIX的开源框架的企业微信告警接口分别对接本文开发程序模块和睿象云智能告警平台,实现对气象系统监控到的故障进行企业微信告警推送,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故障事件并对其进行快速的响应与恢复,从而为气象大数据云平台资源的自动化运维提供支撑和帮助,使气象数据故障维护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以此保证气象数据服务应用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甘肃冰雹云结构研究》一书,最近已与读者见面。本书为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廖远程同志,根据自己和同志们长年深入高寒多雹的甘肃永登、岷县人工防雹研究基地所探测、收集、整理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编著的。该书综合概述了试验基地冰雹云物理问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并把重点放在冰雹云结构研究方面。全书共分八章;为冰雹云气流结构,冰雹云温度结构,雹暴逆温层特性分析,雹云的分类结构,龙卷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媒体融合化发展,新闻节目制作方式正在向资源汇聚、开放式融合生产的新型制播变革。简要介绍利用制播信息化、媒体云平台和智能集中控制等应用技术,提出建立气象新闻媒体云,网络分布协同制作和演播室资源数字智能集控方式,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媒体的综合防灾减灾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85,(3):4-5
近年来,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里的研究工作有不少新的进展。为了使国内同行对新动态有所了解,气象出版社将于10月份出版《人工影响天气新进展》译文集。本译文集选译了云物理研究、播云技术和数值  相似文献   

12.
一 前言 ANAS是日本东京气象传真广播的GMS云分析图,每天传真广播02~h、08~h、14~h、20~h四个时次(北京时)。去年十一月我站装备气象传真收片机,有条件接收日本东京气象传真广播的ANAS云分析图。对8125,8126、8129和8201、8202号台风的移动预报作初步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云物理会议是由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的国际云物理委员会(ICCP)和美国气象学会、地球物理协会、海洋大气局、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于1976年7月26—3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召开。从150篇论文中选取其中三分之二在会上宣读并编成文集。挑选的重点放在有关云  相似文献   

14.
《冰雹云雷达回波图集》是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大气探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研究所五个单位的雷达气象研究组合作编写的,是国内外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专题性雷达回波图集。《图集》的材料取自历年积累的大量冰雹云雷达回波资料的精心严  相似文献   

15.
美国犹塔大学气象系教授、辐射专家、美籍华人廖国男先生八月下旬在北京参加国际辐射会议之后于九月初来杭访问。九月二日应省气象学会邀请作了“云与气候”的专题报告。我省在杭的科研、教育、业务等有关部门的气象科技人员以及湖州、嘉兴等市气象台的代表近50人听取了学术报告。九月三日廖教授还参加了学会组织的小型座谈会,进一步阐述了“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业务试运行以来系统运维、业务迁移融入和应用研发经验,以气象预报服务人员的技术视角,给出在客户端开发及系统融入过程中的服务接口应用技巧,包括:采用函数式编程简化服务接口调用实现;引入“重试”机制确保接口调用成功率;运用JSON返回数据方式提高云平台气象要素信息提取和处理效率;掌握规避系统访问限额技巧以提升应用研发体验。结果表明:开源“天擎”云服务算法和系列软件包能够加深应用人员对系统运行机制及其服务理念的理解,促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高效安全使用,推动气象业务系统深度融入融合。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以云平台为支撑,多信息通道为保障的专用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大数据的实时收集以及与水调系统、三峡梯调中心专业气象系统的数据交互和互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学会第23届大气物理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成立暨首次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验,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等出席了会议。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志晋研究员报告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主任游来光研究员提出分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介绍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开展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项咨询,积极推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  相似文献   

19.
711数字化气象雷达因其操控方便、响应速度快、探测范围满足要求,在我国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711数字化气象雷达设备的特点,研究快速、全面获取冰雹云回波特征参数及监测冰雹云初始回波的雷达探测方法,通过对不同雷达探测模式对比分析,提出三线切割法。  相似文献   

20.
从组织管理职责、总体架构、技术路线等方面介绍陕西省气象云管理平台如何实现,从主要功能、平台应用等方面介绍陕西省气象云管理平台如何使用,从而实现全省基础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分配、自助申请,并支撑数据处理、分析、交换、管理和各业务支撑系统等多种不同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