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炳贵 《地图》1999,(1):39-43
地图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语言,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地图,凝结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创造精神、审美意识;同时,地图作为人类用图形方式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手段、文化工具,它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地图文化发展历程掠影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  相似文献   

2.
地名档案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档案,因此它具有不可忽视的自身价值和鲜明的个性特点。它是地名工作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为现在和将来深入地开展地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地名档案又是国家极重要的专业档案,也是国家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严谨详实,内容丰富地记载着与地名有关的社会、语言、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风情、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直接为国家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工农业生产、地籍地形测量、地质勘探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地名信息和数据资料。同时地名档  相似文献   

3.
万邦 《地图》1999,(1):58-59
《辞海》对历史地图一词是这样拴释的:历史地图——专题地图之一。表示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军事、文化的地图,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地理环境提供明显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人民战争、民族斗争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历代舆地图》。仲国历史地图集》均为重要的历史地图。碑海》上没有“古地图”这一词条,但对“古’有这样的释注:①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湘对……②历时久远的。如古树;古画……③旧;原来…·‘·(其它不相关的从略)…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主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泰山、黄山等"十座名山"当选为"中华名山"。这次活动是配合国际山地年而举办,正如与会的几位领导同志所说.它对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山地经济发展,保护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中国少数民族语地名中也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的内涵.很多少数民族语地名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董正泉 《地图》2000,(3):43-44
经常有朋友问我 :“要收藏的东西这么多 ,你为什么偏偏喜欢地图呢 ?”我回答说 :“别的收藏搞的人多 ,我赶不上。地图搞的人少 ,容易出名堂 ,更有意思。”在多数人看来 ,收藏只是投资的另一种形式。要投资就要选热门品种 ,如邮票、钱币、磁卡等 ,而热衷于地图这种冷僻的品种 ,似乎脱离常规了。其实在我看来 ,地图作为一个收藏品种 ,不只是点线符号组成的抽象图案 ,更是有生命的文化载体。它既有指路、导向、助学等实用功能 ,又以特有的方式在无意间见证历史 ,记录一个地方的发展变迁 ,甚至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这是一张 1 941年的“江…  相似文献   

7.
一、测绘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测绘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支撑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特别是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闽 《地图》2014,(6):24-35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到湘西来,列车上忽明忽暗的光影和耳边时清时浊的气流,一定会让你忍不住期待隧道尽头那个神秘的世界。6年之前,我便是怀着这样的期待,投入了这片土地。湘西于我是“他乡”,但居留时日长久,这里的文化与气质竟悄无声息地浸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爱上一个地方,一如恋上一个人,总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一切。于是,我读书走路,且行且思,虔诚地悠游在湘西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试着去找寻湘西人依恋这方土地的理由,倾听他们悲欢离合的民族故事,理解深居大山的湘西性格。  相似文献   

9.
<正>走在乌鲁木齐的街头,你不用抬头就能知道,有一座雪峰在护佑着你,护佑着这个城市,这座雪峰就是博格达峰。它是乌鲁木齐的一个生命、一种背景、一道特殊的色彩,抑或是俯视这座城市的一个至高无上的君王。在天山的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峰并非最高,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长期以来,博格达峰被西部各民族的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出自蒙语"神之居所"之意,一说为"香雪海"之意。早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古书《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表明自先秦时期就开始对包括地理环境的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创造的社会文化做出定义和区分.地理环境一方面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对象,一方面又因为人类活动产生出文化和文明自身现象的分布和变化,例如疆域与政区、民族与人口、交通与城镇聚落、历史、旅游与文化等等.文化与地理犹如血脉与身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昆仑地名与昆仑文化——西域最早的汉语地名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试就最早一批远古地名"昆仑"的渊源进行探讨,以阐述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影响西域,进而提出地名是一定时空下民族历史和文化化石的论断,认为《山海经》所述昆仑的位置,后世聚讼纷争,是由于后人并未明了《山海经》"昆仑"一名的原型原意所造成的:昆仑不仅有广狭之分,还有虚实之别;汉代之后,昆仑一般指今昆仑;昆仑是一座人工建筑物,即观象授时布令行政的明堂;"昆仑"之称是表示神化的山丘通名;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作为黄河文明,始终为中华早期文化的扩散提供着动力;昆仑文化可以说是根部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2.
邵荣霞 《地图》2000,(1):45-49
城市的纪念册 凡有城市便有地名,地名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期.它连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它记录城市风物,也反映乡风民情.地名既是城市的标识,她也能向你诉说这座城的沧桑之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房屋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房屋所蕴含的美好历史的向往。通过基于1:2000房产管理图基础数据库平台,以精确的地理坐标定义房屋座落来实施房屋现状调查测绘及实景三维建模,形成以房屋为对象、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以准确翔实的图数资料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房屋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也是房产测绘在经济社会服务方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卷首     
《地图》2012,(5):5
文化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方面它固守着自己的领地,这种坚守几乎接近顽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地维系着它原有的方式、规范、价值观等,不允许有些许改变;另一方面,它还有巨大的传播力最,用它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来影响其他的民族、宗教、信仰乃至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印度是个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文化灿烂,宗教复杂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近代历史上,又有遭受过葡萄牙、法国的入侵,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苦难历史。这当中尤其是民族语言因素给印度一级行政区划的形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企业的历史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可口可乐的历史可以给你这样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伊瑜 《中国测绘》2009,(2):58-62
吴哥:是一群建筑、一座都城、一段历史、一个奇迹,是柬埔寨的灵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失去吴哥的日子,柬埔寨黯然失色.当柬埔寨走上复兴之路时,吴哥也必然重放光芒.柬埔寨是中南半岛一个神秘奇异而又美丽多姿的小国家.因为吴哥那独一无二、令世界为之震撼、辉煌无比的佛教、印度教建筑群,它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首届中国深呼吸小城论坛暨颁证授牌仪式。我来自佤乡沧源,也许大家并不熟悉沧源。但是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个民族一佤族,佤族是一个集彪悍、勇敢、勤劳、善良为一体的狩猎民族,全国40%的佤族在沧源,沧源民族风情独特,尤以佤族文化闻名遐迩,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村落——翁丁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朴的佤族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闻名中外的中国十大魅力节庆之一“摸你黑”狂欢节,是中国佤族文化的主要荟萃之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佤乡”,也是国内外游客潮涌云集的狂欢胜地。  相似文献   

19.
海鹰 《中国测绘》2008,(3):10-10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了解到,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标志性工程《山东省历史地图集》(上卷)有望明年出版。《山东省历史地图集》(上卷)分为政区、自然、人口与民族、经济、文化、军事6个图组,用地图的形式全面反映山东古代历史,吸纳和反应了山东地方史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图,21世纪测绘业的支柱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高俊 《测绘通报》1999,(10):2-6
一、地图 地图是地表的模拟图像,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种文明和文化,它是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结果,也是再认识的工具.只要这种认识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那么地图的发展也就一次比一次深化、优化而无止境,地图的形式和内容也因技术与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