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桂林地区一些洞穴堆积物的古气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钧 《中国岩溶》1989,8(3):222-225
洞穴内部带沉积物是在同位素达到平衡的条件下缓慢结晶形成。桂林一些洞穴堆积物经同位素δ18O测定,其值反映生成环境温度,最高32.07℃,最低0.42℃。其中温度在5℃以下的占23%。认为,当时洞穴沉积温度曾在0℃左右,洞外环境温度比这还低。  相似文献   

2.
岩溶洞穴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昌 《贵州地质》1990,7(2):177-184
对于溶洞三维空间形态,需要选取二至三种图相组合,构成一定的图型,才能较全面地予以反映。为了选择好恰当的图种,相互搭配组合,就需对各种溶洞图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文中列举出平剖面图、多层剖面图、立面图等多种图的具体运用。编图方法不外乎是依照水平投影或竖直面投影的方法编绘。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一般可以保持相同。为了较完善地表示地下溶洞的整体外貌及其与地表地貌的密切关系,提出此二者相组合的溶洞概貌图。在较广地面表示洞穴分布,提出以地貌类型或分层设色地势作为底层平面的图型。  相似文献   

3.
朱晓燕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20,39(3):426-4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CO2浓度等,对岩溶景观的影响,探讨溶洞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问题;针对目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有限空间与无序客流的矛盾,提出了合理调控洞穴旅游客流量,增强洞穴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意识,从地学、旅游、环境以及健康等角度评估和开发洞穴,使旅游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实现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洞穴弱光带的生物岩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洞穴近洞口段,在弱光的作用下,生物岩溶作用也很强烈。本文介绍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西龙州、天等、环江、桂林阳闻和贵州荔波等地洞穴弱光带生物岩溶溶蚀产物石刺和沉积产物向光石钟乳、洞口叠层石等的形态特征及其^13C值测定成果,并论证了其生物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5.
6.
岩溶洞穴分类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任 《中国岩溶》1994,13(3):229-236
根据一固定流域范围内相对于岩溶合水层的水流运动方式,将洞穴划分为流入、流出和穿越含水层三种类型;并指出:只要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洞穴在流域中所处位置,所执行功能和拥有水动力条件就会随之保持稳定,形成一定成因类型的洞穴,其发育就会表现出很好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并展示出相应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戎昆方  安裕国 《贵州地质》1996,13(2):177-180
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织金属中的洞穴堆积物。在有光照环境中发现了堆积物普遍具有生物独具的“五性”;研究了大量存在的现生洞穴蓝藻的分布及其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铁英 《中国岩溶》1990,9(4):363-365
<正>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岩溶洞穴的开发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岩溶洞穴的自然景观,在开发建设中就要进行详细的勘察测绘。 我们为北京西山“潜真洞”的开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勘察测绘工作。现就我们在“潜真洞”开发中根据勘察设计、开发建设、参观旅游三个阶段对测绘图件的需要所作工作的内容及采用的勘察测绘手段和取得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一民  赵华新 《地球科学》1994,19(2):262-272,T00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东平县大洪顶山岩溶地貌类型属岩溶山地地貌单元,山坡顶部及陡峭坡段岩石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岩体切割破碎,边坡陡立。区内岩溶洞穴发育,岩溶景观资源众多。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6处,大洪顶山南坡3处,北坡3处,溶洞口出露位置呈NWW向展布,北部九仙洞已探测长度1862 m,南部神仙洞已探测长度2052.50 m,溶洞内岩溶景观发育不均匀,发育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帽、边石等。区内岩溶洞穴发育规模宏大,景观资源丰富,属鲁西地区发育规模最大的溶洞,在北方地区具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属我国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廷锋 《中国岩溶》2010,29(4):414-418
提高生态效率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为了定量地把握贵州岩溶地区的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文章采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单一比率法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1978-2009年的历史数据计算,分析了贵州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并与全国的生态效率作动态比较。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贵州岩溶地区的生态效率呈递增趋势,由1978年的288.249元GDP/hm2上升到2009年的3006.220元GDP/hm2,年平均增加84.937元GDP/hm2,但一直低于全国,生态效率多年平均值只有全国的2/5,并且差距呈加大趋势,差距从1978的346.837元GDP/hm2上升到2009年的3242.609元GDP/hm2,差距年平均增加量为90.493元GDP/hm2。为此,提出了提高贵州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调控对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加强“三废”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节约水土等资源;促进产业生态化,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北方岩溶区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论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形成过程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关于地下岩溶水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关于我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论证内容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地下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与取退水对周边影响分析等级的划分不协调、在取用水合理性论证方面,节水措施不具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性河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冲积河流的自动调整原理,研究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用对黄河内蒙河段的影响,分析了近期河性改变的原因以及河床调整的自由度与河流体系能量分配、耗散间的制约关系,并从协调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对冲积河流上游大型水库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奥陶系灰岩岩溶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定龙  王桂梁 《世界地质》1997,16(1):60-65,100
讨论了华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灰岩岩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包括沉积期岩溶、暴露期岩溶,埋藏期岩溶,现代岩溶及本区特殊的岩溶现象“陷落柱”等,指出了沉积岩溶,暴露岩溶洞穴不要存或保存甚少,但对后期的岩溶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埋藏岩溶可分为完全埋藏和局部埋藏两个阶段,其中后者是现今奥灰岩溶面貌的定形期,陷落柱是该期岩溶的典型标志,最后提出了今后奥灰岩溶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西南岩溶地区植被喀斯特效应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主要岩溶带之一,也是世界岩溶研究重点地区,区内因人口众多,植被破坏严重,部分地区因人为作用已经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岩溶地区植被演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植被生态条件,通过对比不同表层岩溶泉的水化学特征和表层土壤空气CO2(g)(表示呀以气相形式存在)的含量,分析了植被在岩溶区,特别在表层岩溶带的喀斯特效应,由此,一方面可以推动岩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岩溶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西南地区生态恢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桩基物理模型,对溶洞顶板进行了一组模拟试验,通过受力分析认为顶板尺寸在跨高比与宽度比不是很大时,可以把顶板简化为简支梁进行计算,但是需乘以一个适当的系数,同时对顶板进行了变形分析,给出了顶板的三维沉降等高图以及试件表面形变图。  相似文献   

17.
兰村泉域地下水是太原市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供水的主力水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兰村泉岩溶地下水水位,分析岩溶地下水水位与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岩溶水水位变化的因子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汾河入渗补给量、泉域开采量、向盆地孔隙水的侧向排泄量。根据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的补径排关系,对泉域的岩溶水水位进行预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岩溶与岩溶地区钻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岩溶及其分布,岩溶地区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同时论述了岩溶地区进行钻探施工技术特征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吴辰光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63-64,73
以龙岩地区岩溶地带某一项目施工为例,分析冲孔灌注桩孔内漏浆、塌孔的原因,探讨在岩溶地区预防和处理塌孔的方法:改善泥浆品质,安放钢护筒,挤压黄土入裂隙,减小泥浆渗透,以及分层加入一定量水泥,使其形成水泥土护壁层。实践证明,诸类方法的使用可有效遏制孔内漏浆和塌孔,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汪莹  罗朝晖  吴亚  李洁  顾栩 《地球科学》2019,44(9):2909-2919
岩溶地下水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但针对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尤其是城镇化区域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尚未见报道.运用改进的径流-覆盖层-降雨(COP)模型,利用RS及GIS技术对水城盆地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降水量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城镇化因子.结果显示,2004~2016年间,研究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整体呈现出由中脆弱性向低脆弱性转变的趋势,脆弱性降低的区域与城镇化过程中增加的不透水地面区域相一致;表明不透水地面有效地阻碍了地表污染物进入地下,降低了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本结果为水城盆地岩溶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