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墒情规律分析及实用墒情预报方案编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胜平  杨罗 《水文》1996,(3):24-30
对山东省6处墒情试验站的试验资料,结合全省150处常设墒情测报站近30年的实测墒情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对全省不同地区的土壤墒情时程变化、垂线变化及土壤增墒、退墒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山东省实用墒情预报方案”,就今后开展墒情预报服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沧州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建强  祝明  朱艳飞 《水文》2017,37(6):74-79
依据沧州市捷地旱情试验站2003~2014年监测资料,深入分析了沧州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了捷地试验站所代表区域(滨海平原区)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采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求出逐月平均K值,建立退墒预报方案。构建P-θ_0-△θ组合图,即建立降雨量、雨前土壤含水率、雨后增墒的相关关系,由此分析得到土壤墒情增加的相关公式,进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未来墒情增加进行预报。通过2015年实测资料验证,比较增退墒方案以及经全面评定,其精度可以满足本地区墒情预报的要求。该成果对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指导农作生产,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孟琴 《地下水》2012,34(6):111-115
研究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典型作物,分析河北省平原区土壤墒情变化特点,研究三个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进行分区研究,创建代表山前平原区、中部平原区、滨海平原区的区域土壤墒情模型和高精度区域预报方案,揭示河北省平原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对类似地区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预报抗旱减灾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良 《地下水》1999,21(3):118-120
本文针对淮北旱情特点,阐述了开展墒情监测预报工作是实现科学分配水资源,走节水型灌溉农业之路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在淮北地区建设墒情监测预报抗旱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概念性土壤墒情模型在霍泉灌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洪庚  夏自强 《水文》1999,(6):12-16
由概念性水文模型出发,并经改造得到了本文的概念性土壤墒情模型。该模型在山西省洪洞县泉灌区动态配水系统中做了初步应用,发现由该模型计算所得的土壤含水量和实测值比较符合,且在应用时具有所需信息量少,实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徐州市土壤墒情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俐雅  冯德锃  许明家 《水文》2012,32(2):84-87
利用徐州市2008~2010年10个站点的土壤墒情观测资料,对该区域土壤墒情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徐州市土壤含水量西部和南部相对较高,东部和北部较低,土壤墒情受降水量和土壤质地影响较大,降水偏少是造成2010年徐州土壤墒情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辛玉琛  张敬东  常义  辛星  金颖  李羚  范长玉 《水文》2017,37(4):68-73
土壤墒情监测迟迟不能实现自动化,主要原因是墒情监测仪器的监测精度始终停留在只能定性地监视旱情的变化趋势,无法用自动监测数据准确分析出不同的干旱等级和计算出对应的受旱耕地面积。结合吉林省墒情监测工作实际,开展了土壤墒情监测仪器拟合公式的研究,提出了土壤墒情监测仪器拟合公式的最佳形式,对于仪器厂家转变观念,改变仪器公式形式,提高仪器监测精度,早日实现墒情监测自动化具有很好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贺殿帅  赵福明 《地下水》2009,31(2):141-142
辽宁省朝阳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温差大,降水少,多年平均降水量450mm,十年九旱。为了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变化情况,于2007年5月建设朝阳市墒情自动测报系统。  相似文献   

9.
阚艳彬 《地下水》2023,(4):133-135
本文选取了2016-2021年廊坊市12个旱情监测站土壤墒情资料,以及同时期降水量资料,(1)计算出10.00 cm、20.00 cm、40.00 cm及3层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多年月平均值,并绘制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及月平均降水量趋势图,得出土壤含水率年内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季节性年内分配规律基本一致;(2)计算出10.00 cm、20.00 cm、40.00 cm及3层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多年平均值,并绘制多年平均土壤含水率及年降水量趋势图,得出年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年际变化受降水量影响显著;(3)按地域将廊坊市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计算出两个区域的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并与廊坊市总的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对比分析,得出廊坊北部区域土壤含水率高于南部区域。本研究对廊坊市应对水旱灾害、合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时域反射和频域反射土壤水分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在安徽六安望城岗蒸发实验站土壤墒情仪器自动监测和人工对比观测的数据,分析了土壤墒情仪器自动监测数据的精度;探索了通过对比观测数据修正仪器的土壤水分计算公式参数,提高土壤墒情仪器自动监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在北京上庄试验站选择四种不同工作原理和型号的土壤墒情传感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对比分析测试,利用监测数据对土壤墒情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性、准确率三个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传感器在监测效果方面表现各有优缺点,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对降水反应也良好,准确率略有差别,监测数据基本在烘干法值附近上下波动。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对了解土壤墒情传感器性能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卓宇  杨联安 《地下水》2018,(5):109-111
选取气象及地形因素作为辅助变量,对比分析回归克里格(RK)和普通克里格(OK)土壤墒情空间插值及制图上的精度与效果。结果表明:RK法插值结果的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标准差(SD)和OK法相比较小;与OK相比,RK考虑了辅助变量,提高了插值精度;土壤墒情与降水量、湿度及水汽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剖面曲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金福一 《水文》2015,35(5):70-72
影响固定埋设式墒情自动监测数据准确度的因素较多,通过对固定埋设式墒情监测仪器特点和使用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正确操作与管理方法,经实践检验,按此操作可有效提高自动墒情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连续性、极端干旱灾害时有发生,对我国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土壤墒情是旱情监测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实时性强以及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壤墒情监测。本文分析了土壤墒情与地表参数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LJST(地表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NDVI和LST、并考虑土壤类型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基于MODIS遥感影像和地面实测墒情,对2010年10月到2011年5月山东省旱情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山东省的旱情经历了不断加重,再到逐渐缓解。然后又局部加重。最终全部缓解的过程,干旱核心区为鲁南地区,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范长玉  辛玉琛  陆占军  李澎 《水文》2018,38(1):86-89
在以往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中,对仪器参数调整研究较少,因而导致系统的监测精度始终得不到提高,致使监测信息难以在旱情分析与评价中得到应用。在吉林省中西部旱情应急监测系统工程的建设和试运行中,通过技术研究、实验和总结,首次提出调整仪器参数的方法,并且提出了在限定条件下"调一点,管一线"的观点。实际应用后,系统的监测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工程建设之初提出的精度控制目标。本文对调整仪器参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提高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早日实现墒情监测自动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山水电站坝址位于松江河水文站下游15.4km处。结合工程需要及水文资料条件,首先编制松江河水文站冰情预报方案,通过转换关系,再得出水山电站施工地点的冰情预报方案。经实际应用检验,预报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退墒曲线在墒情数据过滤及预报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李华 《水文》2016,36(1):80-83
在对历史干旱年的墒情数据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土壤退墒曲线,滤除自动监测的异常值,使自动墒情站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保证。在满足生产精度,充分发挥自动监测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干旱期间人工加密监测的频次,节约了监测成本。同时利用退墒曲线可对连续无雨条件下,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墒情进行预测,从而为抗旱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伟才  王艳丽 《地下水》2010,32(1):46-48
依据沧州市捷地旱情试验站建站以来的2003~2008年土壤增墒期实测土壤含水率资料,研究了捷地试验站所代表区域(滨海平原区)的土壤增墒变化规律,通过绘制降雨量P-雨前土壤含水率θo~雨后增墒△θ相关图,得出增墒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增墒预报方案。方案经评定,其精度可以满足本地区墒情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5,(5)
土壤墒情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一种简单表述。其受到气象条件、土质本身、农业生产活动等的影响。结合墒情监测的实际情况,选取衡水市15处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十余年资料进行计算及研究,分析总结当地的土壤墒情在时程上的变化规律,希望对当地农业的科学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冻结层的存在使得寒区有着与非寒区差别明显的水文循环过程,土壤冻融规律、水热盐运移、融雪水入渗等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寒区低温条件下冻融土壤持水性质与非冻融土壤不同,其包气带冻结层往往具有弱透水性、蓄水保墒和隔热减渗的作用,使得寒区春季冻结层土壤的墒情较高. 以冻融土壤和非冻融土壤墒情对比监测为基础,选取地表以下10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设置冻融和非冻融对比监测试验场,同时段、同频率、同埋深(间隔 20 cm土层)进行土壤结构、水热及环境参数监测. 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埋深不同冻融阶段的墒情参数,量化了低温冻融条件下土壤墒情较非冻融土壤的高出部分,最后对冻土保墒的机理进行探讨与分析. 结果表明:冻结条件下土壤水分重新分布,在土水势的作用下由非冻结区向冻结区迁移. 初冻期地表土壤墒情达到最大,冻结期土壤最大墒情值随冻结锋面迁移分别在20、40、60 cm处达到最大,稳定冻结期和融化初期在80 cm处达到最大;土壤最大墒情值一般在冻结锋面前沿的10~20 cm处,较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 无论是从空间(不同埋深)还是时间(不同冻融阶段)角度分析,冻融土壤含水率均大于非冻融土壤,二者含水率的差值随埋深和冻融阶段的推移而加大,在稳定冻结期80 cm处达到最大,差值量可达6.4%~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