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春荣 《安徽地质》2021,31(2):180-183
导线测量是工程控制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在矿区的直伸导线的测角、测距误差对导线精度的影响,通过沿X、Y方向布设附合导线,并根据协方差传播率和均方误差分别计算测角、测距的误差,对各组误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横向误差(即测角误差)是导线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对导线测量的精度影响也较大,且导线测量精度的大小与导线布设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准网平差中起算点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平差精度,而且如果采用不好的点位,直接影响成果的使用,带来严重后果。该文以青州市水准网的布设为例,分析讨论了起算点对水准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根据较差中误差大小选用起算点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达到的效果,以及水准网布设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站仪测图方法,阐述了全站仪测图的误差来源。结合《工程测量规范》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采用其规定的最大限值,对全站仪测图点位误差的大小进行了分析和估算。从估算结果来看,全站仪测图的点位误差主要来源于测角引起的误差,尤其是目标(镜站)偏心导致的测角误差。在大比例尺测图中,全站仪半测回方向法的点位精度虽可完全满足《规范》限差要求,但在实际测量作业中仍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对待测地物点偏心及测距长度加以控制,以便获取更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储亮侪 《地质实验室》1992,8(5):312-314
根据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提出用双份分析之差允许限推导出不确定度允许限的计算公式.从不确定度可以进一步判断分析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水平定向钻进扩孔钻头水口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际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施工中,由于扩孔钻头水口大小与泵量不能很好匹配,极大地影响了正常钻进作业.结合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工艺和设备情况,采用工程流体力学理论,推导计算出了扩孔钻头水口大小与泵量的匹配关系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误差在2%左右,对实际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合理选用起算数据,按照技术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四等水准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网和RTK动态测量技术、全站仪进行地形和管线测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作业中的技术指标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从而有效指导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7.
贾帅  吴燕冈  肖锋  李慧 《世界地质》2018,37(4):1221-1225
笔者将间接平差方法引入重力基点网平差中。将基点网中各个基点的重力平差值设为与其近似值有关的函数;利用最小二乘准则约束参数函数,建立误差方程;求出平差值。计算结果显示,传统条件平差以及间接平差方法的平差结果相同,但是间接平差的计算过程更有规律性,便于编程计算,适用于由多基点、多边段组成的复杂基点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常用的六种测角典型图形设计出适用于 pc-1500机的严密平差程序,计算结果打印出角度平差值、特定点坐标、所有待定边的相对中误差和坐标方位角中误差以及所有待定点的点位中误差。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测量的限差关系、精度和方法,并应用到晋城成庄矿三维地震勘探测量放线工作中,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鉴于海域覆盖面积大而污水排放形成混合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于四叉树网格布设的思想,分层次对不同研究区域按不同尺度网格对近海水域进行嵌套网格联合布置,重点模拟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odunov型通量差分裂(FDS)格式有限体积法计算模式,实现了在不同尺寸的网格联立求解,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又保证了计算精度.以海州湾近海水域为例,对海州湾近海水域流场及污染物混合区的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由此建立了排污量与混合区面积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环境管理部门对入海排污量的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准确获取隧洞岩体结构面的几何信息对于隧洞的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研究区位于长春市净月潭吉林大学岩体力学隧洞实习基地。应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岩体隧洞的控制测量,按照测量工作中"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则,进行全站仪棱镜模式下的导线测量及在各导线点上极坐标法免棱镜模式的岩体结构面控制点测量;通过对同测站及异测站相同结构面控制点坐标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方向与岩体结构面夹角的限差。研究表明:在隧洞控制测量中,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方向与结构面间夹角大于30°是准确获取岩体目标控制点坐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地质剖面测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而传统的导线法限制因素较多,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在导线法的基础上,基于野外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地质剖面测制新方法,即点坐标法。该方法的要点有:利用GPS获得地形控制点,以及分层、采样、产状、照相等位置的三维点坐标;构建一套函数公式,根据各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值,可计算获得点间平距、高差、方位角、坡度角等参数,从而投影绘制地质剖面图。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不再需要测绳,可从人工测量记录转变为自动测量记录,实现了测量数据的数字化;避免了导线终点与实际终点不重合的情况;每一个分层点都有GPS坐标,便于野外复查。结合点坐标法测制地质剖面的实例证明,点坐标法较之导线法有多快好省的优点,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俊伟  唐辉明  胡新丽 《岩土力学》2014,35(5):1495-1505
大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常采用高精度的特征点监测,缺少整体变形资料;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高精度、快速、完整地扫描实物,获得海量的点云数据,构建实物的数字化模型,从而详细描述表面细部状况。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坡体表面整体变形监测中,通过数字仿真试验对点云数据4种变形测量方式进行了对比和评价,推导了点云数据单个扫描点的空间位置精度的评价模型,对点云密度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实例,采用点云比较、重心法、点云叠加方法测量模型的整体变形和单个监测点的位移,对滑坡不同演化阶段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空间位置精度的评价模型、点云密度模型为三维激光扫描变形监测的测量成果评定,测量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点云叠加、点云比较为面测量,可以获得整个模型坡面的变形和位移情况,测量模型的变形趋势和变形量级,重心法、拟合法则属于点测量,可以获得单个监测点准确的位移量。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坡面监测是结合点测量和面测量的优势,在保证高精度特征点监测同时,获得模型坡面的整体变形和位移。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中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资源储量核查中,应对其采矿工程测量资料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基本控制点、近井点和高程基点、井口坐标、井下导线点及高程基点、井下巷道及采区范围,并根据有关规范推算其测量精度及误差范围,进而对矿山原有资料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在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核查中,通过对地测机构提交的企业储量年度报告中存在的矿区平面控制点、高程基点精度低;矿区坐标与实测坐标相差较大;矿山原有资源储量不实、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资料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由控制点数据错误产生测点位置错误问题。总结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归纳出了错误的类型。并且提出了采用距离交会算法对测点坐标进行改正的新方法,导出坐标数据改正的数学模型,总结出了用一种数学模型解决控制点坐标有误、无控制点坐标等多种错误类型的测点坐标改正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并用VC 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工具,经实验数据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该方法的提出和应用,可提高外业测绘工作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19,351(7):508-516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quickly acquire high-density and high-precision 3D image and topographic data. However, it can only acquire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points, which restricts its application in large-scal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a measurement system to acquire global coordinate point cloud data by combining TLS and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he coordinate values of retro-reflective targets could be acquired in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the GPS coordinate and the TLS station coordinate, synchronously. Ou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fter registration with the homonymy points acquired by 30-min short-baseline differential GPS using the ICP algorithm, the positional accuracy of the TLS retro-reflective target center in the global coordinate was better than 10 mm. This high precision meets, for instance, the requirements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monitoring. We used our new combined measurement system to acquire and process the point cloud data of a frame structure. The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d the practic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ew measur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的构成、系统软件。探讨了系统差分测量的原理及差分测量的精度。系统用于滑坡体、大桥、大坝等变形体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可完成多个点位的测量工作,利用检测基点稳定性、基准网的已知信息,可以在无需测量气象元素,简化系统设备配置的条件下,分别实现大气折射、大气折光等对变形点距离和角度测量的实时差分改造。实际应用表明,监测系统组成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能达到亚毫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站仪在测量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以坐标为观测值的数据处理成为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最小二乘滤波原理,将工程岩土体变形监测中所获得的坐标观测值及其他常规观测值进行联合平差。结果表明,滤波后变形点的点位精度最大可提高1.35 mm,最弱点亦提高0.94 mm,均明显高于直接观测结果,而且各类观测值之间所形成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物理模拟建立了地震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地震勘探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弹性波场传播规律研究和处理解释方法验证的重要手段,在油气地震勘探领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由于煤田与油气在地震勘探属性上存有较大差异,且国内外在煤田地震勘探领域尚没有建设成专业的自动化地震物理模拟系统。为此,设计研制了适用于煤田地震勘探的大型专业化三维地震物理模拟系统,主要由运动和控制系统、导轨和传动系统、测量系统、采集系统构成。针对该系统的物理模拟采集问题,研发了单坐标系统高定位精度技术和双坐标系统精度统一技术,实现了测量系统的空间定位精度误差不大于7 μm、双坐标系统具备统一的绝对零点坐标的超于预期的研究目标,并且通过含典型构造的煤田地震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