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NaOH提取森林沼泽区样品中有机结合Cu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选择性提取介质中有机结合金属不仅可圈定矿化而且可用于研究不同景观区元素表生活动规律,并为区域化探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林  秦建中 《沉积学报》1995,13(2):105-111
本文对华北和下扬子区两种类型的海陆过渡相地层进行详细的有机岩学工作,研究了泥质岩系中有机显微组合的岩石学特征、有机显微组成特征,表明壳质组是重要的生气母质。根据气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征,结合模拟实验结果提出产气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产气指数判断气源岩的生气潜力,下扬子区泥岩为好的生气源岩,华北地区的泥岩为较好的生气源岩,它们比煤具更大的生气能力。  相似文献   

3.
煤中砷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砷是煤中常见的有害微量元素,由于其丰度较低,定量研究其赋存状态一直很困难。近年来,采用逐级化学提取实验方法对煤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砷进行了定量研究,综合分析这些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①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包括硫化物态砷、有机态砷、砷酸盐态砷、硅酸盐态砷、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砷。总体上,硫化物态砷>有机态砷>砷酸盐态砷>硅酸盐态砷>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砷,但在不同的煤样品中,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②一般而言,煤中大部分砷存在于含砷黄铁矿中,含砷黄铁矿中的砷含量与黄铁矿的成因或类型有关。煤中的砷酸盐态砷主要与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共生;硅酸盐态砷主要进入粘土矿物晶格。③在砷含量较低的煤样品中,有机态砷含量较高,其中在褐煤和低煤级烟煤中,可提取出与腐殖酸和富里酸结合的砷。当前还难以确认有机态砷的化学结构。④贵州特高砷煤中砷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在某些样品中与氧结合的有机态砷为主要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4种类型。与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测温数据表明: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8.1~113℃,中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1.9~125.3℃,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7~140℃。有机包裹体类型、丰度及其赋存在不同期次矿物中的事实表明:研究区油气运聚及深部流体作用活跃,至少发生过4个大期次的油气运移。  相似文献   

5.
根际环境锌镉镍的形态变化与植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抚顺西露天采场60平盘5种修复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为研究对象,运用顺序提取实验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根际与非根际土中Zn、Cd、Ni的形态分布与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Zn、Ni在根际与非根际土中主要以硫化物态存在;而Cd在非根际土中以硫化物态为主,在根际土中以可交换态和松、紧有机态为主。与Ni相比,非根际土中Zn的紧有机态、氧化物态和Cd的紧有机态、氧化物态、可交换态比例明显偏大;与非根际土相比,根际土中Zn的铁锰氧化物态和硫化物态含量增加,碳酸盐态含量降低,松有机态、紧有机态和可交换态Zn在不同植物根际变化不同。Cd的硫化物态降低,可交换态、松有机态、碳酸盐态、氧化物态和紧有机态含量在不同植物根际变化不同。Ni的紧有机态显著增加,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硫化物态明显降低,松有机态在不同植物根际变化不同;根际Cd的碳酸盐态增加和氧化物态降低有利于植物Cd的吸收;碳酸盐态Zn的减少可促进植物Zn的增高。  相似文献   

6.
西天山高寒草甸区寻找隐伏矿化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广厚覆盖的高山草甸景观区进行了壤中汞气、金属活动态和有机结合态等方法找隐伏矿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壤中汞气确定含矿断裂构造,应用金属活动态和有机结合态确定矿化种类,二者结合是覆盖区找隐伏矿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具有优越的煤成烃物质基础,油气生成潜力取决于沉积有机相。通过对东濮凹陷及其周缘地区煤系沉积有机相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探讨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成烃的潜力。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沉积有机相可划分为6种类型,镜质腐殖有机相是研究区主要的有机相类型,太原组下部和太原组上部–山西组下部还发育少量的含腐泥腐殖有机相和壳质腐殖有机相等富氢有机相类型,山西组上部较发育惰质腐殖有机相,东濮凹陷北部发育富氢有机相,特别是庆古2井区和毛4、毛8井区有机相类型好,而南部则发育镜质腐殖有机相和惰质腐殖有机相。不同有机相成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镜质腐殖有机相的生油气潜力可与我国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相媲美,而富氢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更高。但由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程度的差异,各个区块油气生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毛4井区成熟度低,油气产率低;庆古2井区Rmax在1.0%左右,处于液态烃类生成高峰期,煤成油产率较高,文古1井区处于成熟–高熟区,有较高的煤成气产率,但仍未达煤成气产率的高峰;南部马古5井处于高过成熟,具有较高的煤成气潜力,但由于南部遭受岩浆作用的影响,其煤成气潜力需要评估岩浆作用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时有机质对As,Sb,Bi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黑龙江省森林沼泽景观区有机水系沉积物(泥炭)、土壤中As,Sb,Bi的测定结果,发现样品中的有机质对王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上述元素存在极大的干扰,提出采用低温(<450℃)灰化处理可完全消除干扰。对比研究还发现,过去森林沼泽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中的As,Sb,Bi数据存在问题,应专门对其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组成、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演化、运移及油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在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储层中,皆存在有三期以上的油气运移。不同储层中,相应各期的油气运聚特点及演化程度略有不同,灯影组中各期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均略高于二叠系;同储层中,各期油气运聚的特点及演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石油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一湿气阶段、过成熟干气阶段。研究区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成因为油型气,二叠系的为多成因;各储层中的CO2主要为有机成因气,少量为无机成因气。  相似文献   

10.
李嵩 《地质通报》2017,36(8):1467-1475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从实测岩矿波谱出发;对实测波谱进行预处理,建立实测波谱库;以岩矿波谱特征理论为指导,以实测样本波谱特征为参照,分析不同矿物波谱具有的特征谱与诊断谱,通过野外岩石样品岩矿鉴定,利用多元线性拟合的方法,从实测波谱中反演氧化物含量,其结果可靠。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研究区氧化物进行插值,利用分形理论提取各氧化物异常;采用异常叠加法得到研究区异常集中区。结合化探异常及地质背景,提取了研究区31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提取植被覆盖中等的辽南卧龙泉地区植被丰度图像,并依此进一步提取了该区域的粘土类蚀变信息。在使用混合像元线性分解基本模型的同时,也结合研究目标对其进行了改进与补充,效果令人满意,为中等植被覆盖区的专题信息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固体模拟样品中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有机污染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技术比较了4种方法对模拟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探讨了温度、改进剂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无改进剂的纯C02流体对16种多环芳烃的低沸点化合物萃取回收率可达80%,对高沸点化合物应在加入改进剂的基础上提高萃取温度。与超临界萃取相比,微波萃取在对高沸点化合物的萃取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前苏联文献中关于隐伏矿床勘查新方法的更详细报道,以便引起人们对新方法的注意。新方法以基岩和土壤中金活动形式存在的痕量元素的选择性提取为基础,即:(1)基于元素有机存在形式(MPF)的区域勘查;(2)使用次生铁和锰氧化物吸附的元素(TMGM);(3)元素的地电化学(部分)提取(CHIM)。在前苏联几个地区应用这些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结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景观和气候环境中使用这些方法可探测到深度为500m或更深的隐伏矿体。MPF和TMGM方法在区域勘查中用于确定靶区,而CHIM方法用于详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半裸露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分区处理提取蚀变信息的方法。以ASTER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研究区划分为植被区和裸露区,裸露区采取"无损线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结合植被区"植被抑制法+无损线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的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矿化蚀变信息。结合已知的地质矿产资料,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区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已知金矿吻合较好。综合遥感等多重信息进行了遥感靶区优选,并对靶区进行了野外查证,发现了4处矿化区域。综上所述,该方法对本地区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对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地区代表性土壤中铜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济  李阳兵  王文琼 《中国岩溶》2006,25(4):290-292
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喀斯特区选择两种典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土样中各种形态的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中铜的氧化锰结合态铜、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铜和紧结合有机态铜要比黄壤中相应形态的铜更为活跃,石灰土中可交换态铜为1. 520mg /kg; 而黄壤中铜的可交换态铜、碳酸盐结合态铜、松结合有机态铜和晶型氧化铁结合态铜比石灰土的活跃,可交换态铜可达5. 458mg /kg。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对华北及江淮地区的重磁资料进行处理,从分析反映地球深部特征的重磁信息中得到了该区断裂分布状况,然后从中提取出黄骅和冀中盆地的重点研究区,并结合遥感资料,对重点研究区的构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新生代火山群火山机构保持较完整,具有独特的遥感影像特征的特点,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地貌分析,提取火山口可能位置,再结合遥感影像特征甄别。经过野外验证证实,此方法可有效掌握研究区火山口形态特征、分布位置及分布规律,为野外工作提供指导,对提高研究区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楠  肖克炎  陈析璆  娄德波 《地质通报》2010,29(10):1558-1563
以已知的矿床——内蒙古炭窑口矿床为研究区,基于围岩矿化蚀变理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矿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首先对Hyperion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坏线、条带、大气校正及光谱重建。其次,从反演后的反射率数据提取5类端元矿物,通过分析矿物组合,最终确定5类矿物并利用波谱角制图法在研究区填图,进而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在以上研究过程中改进了去除条带的方法。在获得蚀变信息后,结合炭窑口研究区的地质图进行应用分析,通过解释异常,验证其是否为矿化引起的蚀变。最后,再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情况和前人对矿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含矿地层的研究成果,结合提取的蚀变矿物,预测其他有利靶区。结果表明,获得的矿化蚀变信息与矿点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重地球化学背景下地球化学弱异常增强识别与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焱  周永章 《地球化学》2012,41(3):278-291
为对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南段)庞西垌地区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异常识别研究与信息提取,利用含量-面积法(C-A)得出庞西垌地区成矿主元素的异常下限,得到各元素异常分布图,并与已知矿(床)点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已知矿(床)点与C-A法分析得到的异常区基本吻合,可根据该异常区预测未知矿床,从而为该研究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依据。为进一步从研究区复杂的地球化学背景中分离出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采用分形滤波技术(S-A)提取致矿异常。研究表明,S-A法可在C-A法揭示的区域异常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提取出与矿化有关的局部异常用以反映研究区的多重地球化学背景,S-A法可有效地使弱异常增强进而提取出致矿异常,为庞西垌地区探寻隐伏矿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有机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是一套良好的生油源岩,其生油潜力取决于沉积有机相。笔者依据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利用显微组分的多种特性,将侏罗纪沉积期划分成高位沼泽、森林沼泽、流水沼泽和开阔水体4种沉积有机相类型,其中森林沼泽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是主要的生烃有机相,森林沼泽有机相是煤成气的主要源区,流水沼泽有机相则是煤成油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