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期褶皱和构造置换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鞍山群岩石中的主要变形特征,也是对太古宙鞍山群铁矿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李朝辉  张文亮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3):191-194,202
五台山区富含铁矿资源。区域构造以多期次运动叠加的褶皱为主,后期构造对前期构造进行了改造。构造外貌总体呈“之”字型展布。区域构造以及其次级构造对矿体(床)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区域构造控制矿体(床)的分布,二级构造控制矿体(床)的形态,三级以下构造对矿体(床)起局部控制或改造作用。区域铁矿床亦受“之”字型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德勒诺尔铁矿赋矿地层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其后经历过多期多次构造叠加作用,变形变质作用较为复杂。成矿期后的断裂、褶皱、节理等构造十分发育,受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影响,矿体的空间形态和产状极其复杂,给钻探工程部署造成很大困难。本文在地面磁测数据处理、转换及构造增强的基础上,对其所蕴含的深部构造信息进行了提取和解释,初步建立起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揭示了不同期次、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较好地解决了矿体形态复杂的找矿难题,有效提高了钻探工程的见矿率。  相似文献   

6.
7.
煎茶岭金,镍,铁矿床形成的构造岩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沿区域性F大断裂侵位后,在后期构造岩浆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了煎茶岭金、镍、铁矿床。超基性岩体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及岩体本身的含矿性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总结了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地层、构造、矿体和矿石等方面总结了河南省舞阳铁矿田岗庙刘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制铁矿床的地质构造.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含矿岩系位于新太古界铁山庙组的上、下混合岩段之间;矿床赋存的空间位置严格受地堑和地垒式断块控制;古侵蚀面不整合构造面只使岗庙刘矿床中部矿块的矿石全部氧化,而对东部和西部矿块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褶皱构造对岩溶塌陷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桂林市褶皱构造的几何形态、应力状态及裂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背(向)斜的轴(核)部、倾伏端(扬起端)及指状分叉钳口处是岩溶塌陷发育的有利构造部位.本区654个岩溶塌陷,近20%发生在剥蚀深度不大且地势低洼的背斜轴部、倾伏端、指状分叉钳口处,以及埋藏深度较浅的向斜核部和扬起端.市区东西两侧近SN向的尧山背斜和塘家湾背斜等,控制了本区岩溶塌陷总的水文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11.
许德如  吴俊    肖勇  陈福雄  王力    刘朝露  王智琳   《地质通报》2011,30(04):553-564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和脆性变形、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NW—SE向复式向斜及其与NE—NNE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的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2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的富铁矿体。  相似文献   

12.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和脆性变形、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NW—SE向复式向斜及其与NE—NNE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的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2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的富铁矿体。  相似文献   

13.
14.
刘如琦 《地质科学》2004,39(3):407-415
以吉林省白山市板石沟铁矿区为典型实例,系统地论述了太古宙岩群中广泛发育的大型和区域性构造置换的几何特征和对BIF矿体的控制规律。本区构造置换主要表现为:在紧闭同斜褶皱发育的持续变形过程中形成S1≈S0,并伴有钩状褶皱、石香肠构造和各类型线理的生成。按照主构造面均匀性法则,划分了构造均匀区段,并对其中8个区段(Ⅰ~Ⅷ)进行了详细的SFLπ组构分析。基于构造置换规律研究,提出本区褶皱轴与包络线双向找矿的理论与方法,经工程验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结合地层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搞清了鞍山地区元古宙岩群的构造变形规律,建立了构造变形序列,探讨了该区韧性变形带的分类性质、形成机制、形成时代以及韧性变形带与构造序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本区地质构造的演化规律,以及构造变形对铁矿床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7.
论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四川会理地洼盆地为例,论述了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即地洼盆地沉积前基盘构造控制了盆地的形态及矿源层的展布方向和物质来源;沉积期构造任制了矿源层的岩相和厚度;沉积后的构造决定了储矿砂体的空间位置、铜质来源和矿体的形成;成矿后的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矿体;另一方面可破坏原来已形成的矿体。  相似文献   

18.
19.
20.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