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地质异常理论在遥感找矿中应用的意义,特别是地质异常理论的思想方法在遥感找矿图像处理中的意义及遥感影像地质异常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认为提取和分析影像异常是遥感找矿中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并且以实例说明了其在遥感找矿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地质异常是地壳演化过程中构筑的特殊空间实体,它的存在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圈定地质异常有利于缩小找矿靶区和明确找矿目标。应用这一理论在新疆"305"项目研究中收到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查明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的基础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一成矿有关的条件都表现为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地质异常事件。与成矿有关的地质异常都是“成矿可能地段”,可能找到预期类型矿床的地质异常或异常带可以称为“找矿可行地段”,而其中有更多的直接和间接找矿信息的部位则称之为“找矿有利地段”。地质异常在不同尺度水平上具有自相似性,在空间上具有复杂扰因机制--混沌动力学机制,在表现形式上,包含显式和隐式两大类型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成。它们与成矿的关系是内在的成因联系和空  相似文献   

4.
勘查地球化学信息二次挖掘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顺荣  肖克炎  丁建华 《矿床地质》2006,25(Z3):491-494
勘查地球化学是隐伏、半隐伏矿,难识别矿找矿获取成矿直接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宏观矿化露头找矿向微观矿化露头找矿的延续,在国内外金属矿床,特别是贵金属矿床的直接或间接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对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区域性海量地球化学直接找矿信息进行二次挖掘?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信息找矿时代来临的今天尤为重要。文章以云南思茅、景洪地区为例,从地质的角度探讨了地质背景差异对地球化学信息在元素组合、异常圈定等方面的影响,据此为一线地质找矿人员充分再次挖掘已有地球化学信息抛砖引玉,以便更好的加强地球化学异常筛选评价和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化探异常是重要的矿化信息和预测找矿标志。从元素的丰度、异常本身的分析研究及异常所处地质背景三个方面分析了化探异常在地质找矿方面的作用,并说明了化探异常的研究评价必须与异常所处地质背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化探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内部额勒根乌兰乌拉和乌珠尔嘎顺是两处极富地质找矿前景的铜矿预查区,物探测量发现多处激电和磁法异常,有些异常沿走向尚未封闭,少量槽探及钻孔均见不同程度矿化和硫化矿体。地质-物探综合研究认为,物探异常中多为矿致异常,说明激电、高精度磁法在该预查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中是有效的。同时表明,该预查区具有良好的地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下的地质异常分析及金属矿产经验预测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池顺都  周顺平 《地球科学》1997,22(1):99-103
在滇中昆明群中的铜成矿区和陕甘南秦岭泥盆系中的铅锌成矿区,对在GIS支持下的地质异常分析及金属矿产经验预测作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了线性地质异常分析及构成地质异常区的方法。给出了面状地质、物化探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分析单一的面状异常的找矿必要性和有效性。研究了组合异常,并指出两种面状异常的交和差对地质找矿的有效性的影响,介绍了成矿预测区,预测矿田和成矿区(带)圈定的方法。用上述  相似文献   

8.
依据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综合评价各异常特征气反映的地质找矿信息及其在大横路铜钴矿床找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该地区影响地球化学异常强度的各因素等加以讨论,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鲁西龙宝山金矿致矿地质异常浅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质异常找矿新思路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鲁西龙宝山地区致矿地质异常,运用多学科找矿信息,以高新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定量研究并较碹了龙宝山地区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  相似文献   

10.
化探找金几个阶段中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洲  李文辉 《新疆地质》2005,23(1):100-102
目前,化探找金逐步被人们重视,在地质找矿中的效果也逐渐明显,成为寻找各种类型金矿床比较快速、经济、有效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普查中,通过查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可迅速指出找矿远景区;在详查及勘探阶段,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可直接发现金矿床或矿体,更好地发挥化探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质建造组合熵异常与找矿有利地段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顺都  赵鹏大 《现代地质》2000,14(4):423-428
信息熵是研究地质体结构特征的有效工具。在研究云南元江地区昆阳群地质建造信息熵分布的基础上 ,划分出该区的地质建造组合熵异常 ,并定量评价不同熵值分布区的找矿有利度。结合该区的断裂构造异常区、化探异常区 ,圈定出不同级别的找矿有利地段。在研究的全过程中 ,从网格单元的取值、组合熵等值线的绘制、不同熵值区间的找矿有利度定量评价 ,直到找矿有利地段的圈定 ,都是用 MAPGIS软件完成的。用地质建造组合熵异常圈定的找矿有利地段具有更高的综合性 ,可预测与地质建造有关的未知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2.
依据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综合评价各异常特征所反映的地质找矿信息及其在大横路铜钴矿床找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该地区影响地球化学异常强度的各因素等加以讨论。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与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清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9,34(2):325-335
矿床及其周围局部和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以及遥感地质等勘查信息构成认识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矿产资源综合定量评价首先涉及到以建立地质成矿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遥感地质等单学科异常信息的提取与集成, 然后是对多学科异常信息的综合提取与集成, 最后应用综合致矿信息定量圈定找矿靶区, 评价资源潜力.阐述了综合地质异常数字找矿过程中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信息关联、信息转换和信息集成的基本概念.强调实现“由地质异常体特征到空间地质异常信息模型, 再根据空间异常信息模型推断地质异常体特征”这一信息双向转换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 (1)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是选择资源评价变量和建立综合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基础; (2) 非线性方法技术是提取隐蔽矿化信息的有效手段; (3)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与数字找矿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数字找矿突破的关键; (4) 应用综合致矿异常信息模拟矿产资源潜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逐渐提取与集成的过程, 亦是一个空间数据→空间信息→知识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质异常的"5P"找矿地段的定量圈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其规模,地质异常被划分为全球性地质异常、区域地质异常、局部地质异常和显微地质异常.不同尺度的地质异常对不同等级的矿产资源域(体)具有对应控制关系.即全球性地质异常控制洲际成矿域的分布,区域地质异常控制成矿省的分布,局部地质异常控制矿田、矿床和矿体的分布,查明这种对应控制关系是地质异常矿体定位的前提;显微地质异常是矿体空间定位的标志.基于地质异常致矿理论提出的"5P"找矿地段是成矿可能地段(Probableore-formingarea)、找矿可行地段(Permissiveore-findingarea)、找矿有利地段(Preferableore-findingarea)、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Potentialmineralresourcearea)和矿体远景地段(Perspectiveorebodyarea)."5P"找矿地段概念及其定量圈定与评价方法是对矿产勘查全过程的系统概括.以山东省鲁西隆起区金矿系统定量勘查评价为例阐明了上述地段的定量圈定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论述了综合信息区域成矿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包括:成矿学原理、地球化学原理、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原理。文章认为,地球化学信息对任何矿种都是直接找矿信息,其信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矿产资源体的特征,从区域综合异常评价的角度,综合3住处成矿系列预测,实质上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地层、岩体和构造)的综合定量评价,从而提高了异常评价的有效性。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图的编制和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建立。文中强调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异常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地质体或矿产资源体为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关联和转换,最终建立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通过找矿模型这民矿系列的定量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化探背景与异常识别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化探背景与异常划分涉及系统误差和不同地质体的背景差异,是地球化学找矿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提取找矿信息和化探找矿效果。背景与异常划分方法可分成估值和模式识别两大类,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对原始数据作符合地质规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全面分析该地区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研究矿床成因,并从成矿地质环境及磁异常特征论述了洪水河铁矿找矿远景。通过对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认为都兰县洪水河铁矿铁矿体在空间上为一个铁矿层,其层位稳定,延伸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刘春涌  黄诚 《黄金地质》2003,9(4):27-33
为了实现新疆新一轮地质找矿的发现和突破,通过对新疆诸多金、铜等金属矿床发现程序和方法的综合研究,认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3种基本方法的综合使用,相互补充,可获得最佳的找矿效果。其找矿模式可概括为在区域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有利的成矿区域,开展1:50重磁测量、l:20万和1:5万地质填图及地球化学扫面;在发现的重磁异常(含Cr的超基性岩,含Cu、Ni的基性-超基性岩)和目标矿种元素及组合异常(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础上,确定异常源和矿床靶区;针对不同矿种和成因类型的矿床靶区,采用不同的大比例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填图,对确定的矿体或矿化体进行槽探和钻探施工,以期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体。在全部找矿过程中,特别是对内生矿产,每一阶段都必须进行构造分析和找矿标志分析,这是找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燕长海  刘国印 《河南地质》1996,14(4):310-316
本文详细介绍了矿产系统勘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认为开展矿产系统勘查研究,确定不同异常或矿床的勘查准则,选择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好的勘查方法手段组合,是获取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