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告646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穿刺活检459例,介入性治疗187例。穿刺活检部位:腹部175例,其中肝脏81例,胰腺56例,腹腔包块7例,肾脏22例,肾上腺5例,脾脏3例,前列腺1例;胸212例;骨骼肌肉系统52例;颅脑20例。介入性治疗:硬化剂治疗156例,其中肾囊肿硬化剂治疗142例,肝囊肿硬化剂治疗14例;抽吸和/或引流25例,其中脑出血血肿抽吸占19例;CT 导引下电针治疗5例;交感神经阴断术1例。各部位穿刺活检正确率是有差异的,肝脏为94%,肾脏95%,胰腺和腹腔包块89%,胸部91%,骨骼肌肉系统90%,颅脑90%。介入性治疗闻效肾囊肿硬化剂治疗为96%,肝囊肿硬化剂治疗为82%,抽吸或引流为87%,并发症发生率胸部为7.5%,腹部为0.06%,颅脑为7.5%。本文详细讨论了穿刺针选择,技术要点。影响正确率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定位针经皮穿刺活检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CT室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CT引导同轴定位活检针经皮肺穿刺)和对照组(在CT引导下采用巴氏切割针取材),每组20例,根据CT扫描图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获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及穿刺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孤立性肺结节(SPN)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86%、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Kappa检验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手术或随访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25,P=0.000)。穿刺病灶大小是影响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SPN的因素。结论:CT引导下同轴定位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风险,对SPN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经64排螺旋CT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病例10例,其中6例经DSA证实诊断并治疗。结果:CT诊断Stanford B型6例,Stanford A型4例。Stanford B型6例均行介入腔内支架封堵术,术后分型诊断与CT完全符合。Stanford A型4例,临床认为不适合行介入手术支架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未行手术治疗。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能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且能正确地分型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适应症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Imatron公司的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以下简称EBCT)C-150,对76例严重颅颌面病人实行薄层CT容积扫描。将所获CT图象经数字接口传至加拿大ISG公司生产的Allegro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EBCT成像技术能立体的、详尽和精确的显示机体组织三维解剖结构极其相互关系。其再现畸形或病体模型的程度可以达到近乎解剖学的精度,为准确了解和掌握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是现代颅颌面外科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滤泡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类型之一,继发性骨骼肌滤泡性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临床少见,诊断较困难,能谱增强CT成像可帮助进行影像学诊断。2021年,1名52岁的男性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物2月就诊,经肿物穿刺活检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骨髓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Ⅰ级、累及骨髓。后患者腰痛进行性加重2月,行腰椎能谱增强CT提示右侧腰大肌与腹膜后肿大淋巴结为同源性病灶,考虑右侧腰大肌淋巴瘤浸润可能性大。能谱增强CT成像是一种无创、便捷、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通过重建、比较不同组织的能谱曲线确定肿块性质,可以帮助诊断结外淋巴瘤,对判断病变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工业CT(ICT)是用于工业产品进行无损检测和探伤的先进仪器。ICT技术能紧密、准确地再现物体内部的三维立体结构,能够定量地提供物体内部的物理、力学等特性,如缺陷的位置及尺寸、密度的变化及水平,异型结构的形状及精确尺寸,物体内部的杂质及分布等。ICT的功能和特性在许多方面越过X光和超声检测,为航空、航天、兵器等工业领域的精密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该技术研制成功并荣获1994年度亚洲CT技术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奖。有关专家认为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当。我们研制开发的工业CT机已经为中国航空材料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兵器工业总公司等多家科研、生产单位进行了各种零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3年1—2月中国科技日报副刊部与“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举办“1992年中国CT 科技十大进展”的评选活动,已在我国七种报纸上刊登了消息报导.多数人认为,我国在CT 科技研究与应用的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有个别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1992年中国CT 科技中国十大进展之五,中日友好医院和大庆第四医院的有关人员希望在本刊刊登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主任张雪哲教授的生平事迹,主要是突出他在CT 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CT 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1991年第3期巳刊登了他的论文:“国产CJF-1型颅脑CT 立体定向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探讨”,他与其研究生杜荣才在中国引进“介入放射学”的研究与应用,张教授的突出贡献,巳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赞誉,被聘为英国皇家医学会的会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腹部空腔器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空腔器穿孔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CT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胃、十二指肠破裂穿孔23例,空回肠破裂穿孔13例,结肠破裂穿孔20例,阑尾炎穿孔3例,另1例子宫穿孔。CT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局限性腔外小气泡征、腹腔积液、胃肠壁节段性增厚、胃肠道壁周脂肪间筋膜增厚条索状影等。结论:128层螺旋CT对临床提供及时准确诊断,对明确穿孔部位及合并症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稳定性骨盆骨折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8月连续44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稳定性骨盆骨折的门急诊患者影像数据,并重新采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了回复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为Tile A型,其中16例A1型和28例A2型,MDCT 3D可以准确评估骨盆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并发症等,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应用多种重建技术对稳定性骨盆骨折的评价是可靠和准确的,尤其对并发症的评估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能够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对支气管微细结构和改变,对肺内结节性病变大小、边缘、钙化、CT值及定位进行观察,分析了炎性纵隔淋已结肿大的特点。对肺内不肯定结节行CT 导引下活检,可明确诊断。切凹征、胸膜牵拉征、小泡征、小蜘蛛状改变、血管聚集等对肺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导引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进行单一椎间盘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手术,全部在多排螺旋CT导引下完成。结果:与普通X线透视下椎间孔镜手术比较,CT导引下操作更简便,能够更准确预测手术穿刺部位、穿刺路径角度和深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相关组织结构损伤发生几率,减少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是安全可靠的,与普通X线透视下手术比较能够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检查呈不典型表现的卵巢畸胎瘤50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0例中,均发生于单侧卵巢,右侧27例、左侧23例。大小范围为1.1~12.8am。形状呈类圆形4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2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45例、实性5例。根据肿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分:囊肿型38例(偏低密度囊肿型12例,高密度囊肿型9例,厚壁囊肿型9例,薄壁囊肿型8例)、无壁全脂肪型3例、实性型5例和混合肿瘤型4例。结论:有些不典型畸胎瘤也具有一定的CT特点,熟悉其CT征象及病理基础有利于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长骨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检查证实的肱骨、股骨、胫骨骨折患者600多例,其中302例临床行髓内钉固定术,并在术前进行了健侧骨的CT定位扫描,测量其两点之间骨干长度及骨髓腔最窄处的宽度。结果 依据术前CT定位测量数据而选择的髓内钉在手术中完全适用。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测量数据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1969年英国Hounsfield试制了第一代x线CT装置.经过神经放射学医生Ambrose临床实践,于1972年正式报告发表.1974年Ledley又成功地发展了全身CT.仅在10年时间内,CT装置已遍及全球.CT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医学影象学的基础,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正确率.它是70年代医学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已使用CT,它在疾病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查明占位病变,如肿瘤、囊肿,增大淋巴结、血肿、脓肿、肉芽肿等取得了很大成绩.对这些病变,CT可查明大小、形态、数目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近几年,国内某些大型医院,在发展CT特殊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介绍CT技术在医疗方面的某些特殊应用,其一是活检与立体定位;其二是放疗计划.这两个方面,是我国近几年在CT特殊应用方面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型纤维性肿瘤的CT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纤维性肿瘤的临床、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孤立型纤维性肿瘤在临床上可无症状或因肿瘤压迫出现不典型症状。在CT上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SFT因有完整的包膜,故多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瘤。结论:CT对SFT确诊价值有限,诊断必须结合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确诊有赖于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与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在骨与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骨与关节创伤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MPR及3D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对各种MPR及3D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螺旋CTMPR及3D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骨折线、关节脱位、关节内及椎管内骨碎片移位情况,术后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内固定物的形态、位置及骨折复位情况,螺旋CT3D图像与手术中骨科医生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MPR及3D重建作为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能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是一种快速无创伤性显示骨与关节创伤的最佳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男8例,女3例,全部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其中肠外型9例,肠内型2例。肠外型CT表现为单房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双层状“晕轮征”。肠内型CT表现为肠腔内附壁囊性肿块,轴位扫描表现为“双弧征”。结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杏仁核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计算机重建杏仁核的空间形态与位置,为脑的立体定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只整脑40个杏仁核2mm厚的连续水平切面,运用表面重建法对杏仁核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后的杏仁核立体图像顺滑、自然、逼真,可任意缩放、旋转、切割。结论:计算机重建后的杏仁核空间形态与位置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临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CT表现,为骨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患者52例,全部行CT平扫,部分有CT增强扫描.分析其各种类型的CT表现和不同术式的选择及术中所见.结果大多数病例术中所见与CT表现相一致.CT诊断引起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原因有:椎间盘的病理性膨突、侧方椎间盘突出、上关节突增生肥大、椎体后外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等.结论选择合理的CT扫描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正确的CT诊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的处理,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SNIP的临床手术病理及CT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48例SNIP中,男性居多(62.5%),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症状(100%),50%的患者涕中带血,31.25%的患者嗅觉减退,18.75%的患者嗅觉丧失,12.5%的患者6年内复发。SNIP主要为单侧发病(93.75%),病变最易累及同侧上颌窦(55.56%)。CT平扫SNIP均呈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45.61±1.02)HU。受累窦腔内肿块完全充填者21例(43.75%),未完全充满窦腔者22例(45.83%),受累窦腔呈轻度膨胀性改变21例(43.75%),窦壁及鼻甲骨质吸收或破坏42例(87.5%),受累窦腔较健侧缩小7例(14.58%),局限于鼻腔呈息肉样改变2例(4.17%)。结论:SNIP具有一定的CT特点,术前CT检查对SNIP累及的部位、范围等可准确确定,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