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MapInfo的电子地图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沈云中  刘春 《测绘工程》2004,13(4):28-31
以MapInfo软件为基础,探讨了坐标系的定义方法、坐标系转换的途径以及具体实现方法.对我国常用坐标系的转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提出了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推广与使用,现有城市坐标系必须与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相联系。在分析无锡城市测绘基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从建立城市坐标系的常用方法入手,结合《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坐标系的要求及现阶段国家推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政策的要求,提出对无锡城市坐标系进行改造的几点建议,包括改造后坐标系的投影高程面、中央子午线及起算基准的选择,同时给出了原有坐标转换为改造后坐标系坐标的转换模型及转换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说明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的城市坐标系改造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令礼  孙艳华 《三晋测绘》2000,(2):23-24,33
本文介绍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及1980西安坐标系,讨论了在测绘模拟生产及数字化生产中两个坐标系间坐标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主要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杨元喜 《测绘通报》2005,(1):6-9,52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发展的目标,及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等种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建立我国的地心坐标系方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都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为建立新一代地心坐标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地面大地网联合平差,平差在地心坐标系中完成,为地心坐标系提供了密集的坐标框架点.针对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坐标系后地形图的改正问题,学者们也作了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化方案.为了维持地心坐标系,地心运动的监测与求解也引起了关注,并获得初步结果.坐标转换理论与实践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GNSS测量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并保持与原有数据的一致性,需将其归算至城市坐标系.本文阐述了城市坐标系建立的方法理论,总结了将GNSS测量成果归算至城市坐标系的一般步骤,并利用GNSS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GNSS测量成果归算至城市坐标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探讨我国常用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以平面四参数、三维七参数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其不同转换模型的内涵和适用性,并以MATLAB为平台实现常用坐标系到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转换结果达到厘米级,满足实际工作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精度要求不高的项目中,如何将GPS数据(WGS84坐标系)投影到当地的平面坐标系中的方法,并以具体项目为背景说明以此方法实现的GPS定位在磁浮交通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0国家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及定向参数,通过实验证实了在ArcGIS中采用WGS-84坐标系的大地坐标代替2000国家坐标系的大地坐标的可行性.本文在自编写的程序中,使用不同大地坐标转换的布尔莎公式计算出了1980西安坐标系与2000国家坐标系的7个转换参数,并将该参数输入到AreGIS的坐标转换参数文件中,从而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通过对转换结果进行精度分析,认为可选用控制测区范围的3~5个转换公共点,使用本文所述方法与流程可以满足1∶1 000或更大比例尺图件的坐标系统转换.  相似文献   

9.
较详细的说明了 195 4年北京坐标系建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可作为准确理解和表述该坐标系 ,正确记载该坐标系历史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介绍"新昆明坐标系"的椭球定位及参数,分析与国家大地基准的关系,对坐标方位角进行研究.选取"新昆明坐标系"具有代表性的3个高程归箅面,计算方位角与80西安坐标系的变化量.通过研究表明,"昆明坐标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方位角与国家坐标系的方位角基本保持一致,完全能满足各类工程建设控制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车载式三维信息采集系统中多坐标系统转换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冬  卢秀山 《测绘科学》2007,32(4):35-37
863课题“近景目标三维测量技术”中,扫描仪极坐标系统如何向当地坐标系统转换是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课题中涉及到多个坐标系统,本文提出一种多坐标系统转换方法,通过建立起多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最终实现扫描仪坐标系统向当地坐标系统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转换方法可靠,可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阶段各类坐标系间的高精度转换在定位导航等方面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现有的坐标转换模型设计了坐标转换框架,在坐标转换框架中确定一个中间坐标系,各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都通过中间坐标系来完成,从而建立框架下所有坐标系间的公共关系。新加入的坐标转换关系继承了坐标转换框架下原有的坐标转换关系,简化了新坐标系与框架下已有坐标系间的转化工作,坐标转换精度为20 cm,验证了使用坐标转换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测量基准应用最多的是54北京坐标系和80西安坐标系,而这2个坐标系同属于参心坐标系,在实际应用和科研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基于对2000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模型进行研究,重点描述从80坐标系到2000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及要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精度分析,得出采用这种模型转换的可行性方案,为大地测量坐标系的建设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项工程的开始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选择得是否合适对整个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把坐标系统的选择作为首要重点工作对待。对于项目工程而言,建立独立坐标系统的目的是使投影长度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高斯-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坐标系,或简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大地测量、城市测量、普通测量、各种工程测量和地图制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本文根据正形投影的长度综合形变公式,推导出最佳方法。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能较好地抑制投影过程中的边长形变。本文就工程实践,介绍一种选取方法,研究建立城市抵偿坐标系解决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己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GPS定位得到的观测成果通常是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中的坐标或坐标差,但在实际应用中上需要的往往是地面点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坐标.确立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并分析此模型的精度,根据至少3个公共点的两套大地坐标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转换参数.本文以W...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换代问题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首先指出了我国现有大地坐标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面临的选择与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建议,然后就地心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参考椭球常数、正常重力公式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并就坐标系改变对旧地形图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大地坐标系应由局部坐标系更新为地心坐标系。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应与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协议相一致,采用国际常用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本文提出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符合这些原则,提出的地形图坐标系变化改正方案应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有关大地坐标系的几个问题,它们大都与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关;为了坐标系的维持与应用,提出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应由至少2 000个国家级GNSS连续运行站和若干GNSS复测站的坐标和速度实现;认为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取决于参考架的实现精度与具体应用的要求。为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大约为30 a。同时还对"动态大地基准"的说法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lobal Mapper中投影/坐标系统的定义方法,以MicroStation DGN格式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为例,给出了利用Global Mapper实现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的方法和步骤,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WGS-84坐标系是目前GNSS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哈尔滨城市坐标系是哈尔滨市城建规划和国土管理空间定位的依据。为此,必须进行WGS-84到哈尔滨城市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与计算,解求准确的坐标转换参数作为HRBCORS的应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