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正>民以食为天,民以地为本。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可以说,一部土地变迁史就足以浓缩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延绵千年的古老农耕文明给中国人的心里深深烙上了对于土地的眷恋和希望,也书写了无数或喜或悲的动人故事。土地问题,向来是影响极为深远的核心问题。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 地震前兆在种类、时、空、形态、幅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经许多作者综合分析,归纳出了一些具有共性的统计规律。文献将我国大陆强震分为两种类型,描述了这两类地震的前兆差异性,并对产生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文献统计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兆的时空分布特征。力武常次提出的A_1和A_2型前兆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10号泉溶解气甲烷的3次长趋势异常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鲁木齐10号泉观测点的地质构造背景以及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泉21年来甲烷测项所出现的3次长趋势异常变化的原因,初步认为主要是对远场大地震的。应力一应变事件”的响应,同时也包含了乌鲁木齐周围地区(300km范围)中等强度地震的一些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5.
6.
Dupal异常是迄今为止在地球表面出现并反映地幔地球化学特征的最大同位素异常域.首先是在南半球现代大洋玄武岩中发现了以南纬30°为中心近环球分布的Dupal异常域,近年又在北半球的中国东部、日本海等非大洋玄武岩中发现了Dupal异常.现在认为Dupal异常源区既可赋存于岩石层地幔,亦可源自深部软流层地幔或更深,但对Dupal异常源形成机制仍无定论,对北半球的Dupal异常其源区是否来自南半球地幔还有不同认识.Dupal异常源可能是多成因的,不能排除星外物质冲击的可能性.南半球大洋地幔大规模同位素异常的存在对模拟地幔对流提出了制约,也为探索地幔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8.
9.
地下水动态趋势和短临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无其他因素引起水量增、减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大于一年的趋势变化是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识别地下水动态异常变化的条件是调查观测井的水文地质环境、水动力条件及水量有无变化。在趋势异常发展背景下地下水动态趋势的转折与地震活动有关。列举了河间等三口井近年来的水位观测结果,表明短临异常在震前均有趋势变化背景,因此短临异常的判别要以趋势变化分析为基础。地下水动态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随时间的分布是有序的,用序列异常方法分析异常与地震活动形势,研究序列异常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正>近两年,PM2.5这个概念在中国从陌生到熟知,给国人带来深深的困扰。雾霾侵袭暴露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再次警示政府要加快转变传统治理思维,多做一些有前瞻性的规划工作,少一些被现实逼出来的仓促政策;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有污染气体的排放;个人要尽可能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12.
长期性前兆异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期性前兆异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长期性前兆异常的开始和结束及其发展变化一般与地震活动幕的起止和强震活动有关;②近年出现的长期性前兆异常的开始时间一般是先东后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有序性,与强震依次由东向西发生一致。长期性前兆异常展示了区域应力场的演化、扩展、转移的图像,以及地震间的相联系和相互影响,并有可能判定地震幕的起止和预测后续地震。 因此,该结果为研究和判定地震趋势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前兆理论模式,利用我国的震例资料,作出了地震趋势异常形态的经验曲线;并以唐山、松潘大震为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1) 该方法能应用于中短期预报; (2) 对震中预报有改进; (3) 对震级的预报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地电阻率1年尺度以上趋势变化的区域性和同步性,本文从地电阻率与水位、水准的关系以及地电阻率固体潮现象的角度,通过理论、实验、实例分析了地电阻率趋势变化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地电阻率趋势变化与观测系统或水位(非构造水位)无关,而与周围构造变化有关,且趋势上升和下降分别反映了周围应力场的压性和张性变化.在此基础上,以高邮台和成都台为例,从地电阻率与周围地震的关系分析了地电阻率趋势变化的场兆特征,结果表明地电阻率在上升趋势转折时更具有短期的预测意义.本文结果可以为研究地电阻率的长期趋势变化现象提供参考; 未来地震的预测需在综合各台站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判定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和相对幅度,从而给出有意义的地震前兆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在往几年的省年度地震会商会议上,曾经多次提出过九龙地区的重力段差变化出现异常。1982年5月复测后发现再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见表一)。1982年南部地区会商会议上,曾以九龙段的变化作为趋势预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主要决定于地壳介质结构和应力-应变的积累与变化.地下流体是地壳介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特征.因而地下流体不仅能灵敏地反映地壳介质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而且能调整与诱发地壳的应力-应变变化.因此,地下流体的动态变化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信息.强震的孕育过程具有阶段性,从中期、中短期进入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前兆趋势异常能为地震预报提供很有价值的依据。由于目前都是在地表进行地球物理场观测,所得数据受地面及空中干扰甚多。如果一般地对数据(或曲线)作定性描述或粗略的定量解释常常使干扰夹杂其中。为了排除观测数据中的干扰,对这些观测数据作过程鉴别或滤波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20.
2014年以来,滇南地区高大、开远和易门3口井的井水位出现趋势上升现象。通过开展井孔周边地下水开采情况的调查、降水影响的定量排除、井孔含水层系统应力状态的定量计算、周边区域构造活动的分析以及井孔水体化学组分的分析等工作,认为易门井的水位年动态主要受控于降水,2003年以来的趋势下降和2014年的趋势转折上升与大椿树工业园区的深井开挖抽水密切相关;高大井和开远井的井水位自2014年以来的趋势转折上升现象不完全受控于降水,但与周边地下水的开采亦无直接联系,可能与近几年该区域南北向强挤压为主的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