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温州是土地资源贫乏的地区,温州市人均耕地0.33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22%。温州市平原土地较少,而山地资源却极为丰富,如何充分挖掘潜力,利用山坡土地资源搞城市城镇化建设,是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极需研究的当务之急的新课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土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现实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盘活存量土地,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前瞻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们对乐都县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城镇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城镇建设中土地的合理利用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4.
秀城区作为嘉兴市的中心城区,有着其比较特殊的情况,她不仅要保障本区内的各项建设事业用地,而且还要担负起市本级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秀城区的土地整理工作与其它县(市、区)相比,起步较晚,具体运作是在2000年5月秀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独立运作以后.5年来,秀城区共投资1.915亿元,41个土地整理及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省、市验收,共整理区域面积17.65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4.042万亩,增加有效耕地2.335万亩,获取土地整理指标1.349万亩,在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涟水县高沟镇是淮安市北部重镇。近年来,该镇把合理使用土地,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和加快城镇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为高沟镇成为市县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大镇和财政富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城镇周边,在远离城镇的乡村并不突出。因此笔者认为集体土地不宜进入城镇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大庆市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制度有待完善,政策执行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某些制度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划拨供地范围过大。划拨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不符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产基础性作用的原则。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可以以划拨的方式取得。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四类用地中有一些用地,如大庆市每年700公顷左右的油田用地属于盈利性行业,如果实行有偿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资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天津市区出发向南行进70公里就是中旺镇. 中旺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东与天津市大港区毗邻,西与河北省青县接壤,南靠河北省黄骅市,是天津静海县中心城镇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的重要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决定从现在开始,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集中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是国土资源部党组适应形势发展要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和队伍现状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于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是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是巩固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实现更大发展的根本需要;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是解决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行政行为的现实需要。开展好这项活动,是国土资源部门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厅党组对开展好这项活动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徐飞鹏副厅长代表厅党组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周密部署。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好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创新载体,从加强培训入手,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深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完成好,把班子和队伍建设好,为国土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配合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本刊将从8月份开始,开辟《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专栏,陆续刊登有关领导及各地关于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的讲话、思路、经验和成果等,供有关部门及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是发展之本,财富之源。近年来,衡山县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方面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呈刚性扩张趋势,一方面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越来越紧,用地供需矛盾令人焦虑。如何做好"破难题、保发展"这篇文章,已经刻不容缓。形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全省农业调查的需求,及时完成土地更新调查工作,迎接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检查,6月16日,全省地籍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各市(地)国土资源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部门的业务工作及范围不断扩大,完成了城镇国有土地登记发证及地籍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及保护区划定、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此外,还完成了大量的建设项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光阴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以项卫局长为核心的省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绥化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走过了3年的光辉历程。在省国土资源厅、农垦绥化管理局和省厅驻农星总局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该局肩负着“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双重职责,始终把为绥化垦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工作准则,积极践行“以小谋大,追求最佳”的理念,在“服务垦区,保驾护航”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在绥化这片热土上书写了国土人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人们的生活从温饱型开始向小康型迈进,各地又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征收的优惠政策,标志着我国已经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整体上进入了工业社会。东部要先富,中部在崛起、西部大开发,中国要和平崛起。一波又一波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扩张,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资源大战。要实现工业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一时期是一个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党委、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和地勘经济新跨越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认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并对流转进行有效规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资产价值意识的提高,在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用地数量的需求、征地制度彰显对农民权益重视不足的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逐步由"隐形市场"走向"公开"、"合法"流转,且呈扩大势头.  相似文献   

17.
测绘工作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国家主权、国防安全和国家秘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确领导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指导帮助下,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县国土资源局积极研究政策法规,不断突破瓶颈制约,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保障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审批效率,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该局坚持积极主动服务,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该局坚持树立"效能为民"意识,结合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审批服务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受灾面积大、人口多,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广大测绘工作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第一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大量测绘服务保障。一是为抗震救灾积极提供最新测绘成果资料。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测绘局及时提供了近5027幅最急需的玉树地区影  相似文献   

20.
国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国土资源工作是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准确了解国土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以及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益性信息服务的能力,必须加快国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