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登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浅海相磷块岩矿床,而青龙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陆相磷块岩矿床.两地磷矿品位高,储量大,是滇池地区正在开采的2个重要磷矿基地.野外工作研究发现,青龙哨角砾状磷块岩顶板的磷锶铝石矿层和高岭土黏土岩二者呈超覆式不整合接触.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陆相磷块岩的许多特征,而没有浅海相磷块岩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同时,白登磷矿见上下2层工业矿体,而青龙哨磷矿仅见1层工业矿体.对此二矿床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云南滇池地区是我国大型优质磷矿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的早寒武世海相碳酸盐类磷块岩矿床经历长期的化学及物理风化作用,形成风化磷块岩。由于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的碳酸盐矿物分解淋滤,磷灰石的含量相对增高,致使矿石由贫变富。这种富矿,只需通过简单的擦洗脱泥工艺(且擦洗废水无药剂污染环境),便能得到制取高浓度磷肥的磷精矿,可结束我国依赖于进口高浓度磷肥的历史。因此,对风化磷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风化作用使原生矿的矿物成分、化学组分、结构构造、物理性质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滇池地区是我国沉积磷矿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区磷块岩经风化作用,形成了相当数量的风化矿石,这些风化磷块岩的形成主要受磷矿石的物质成分及矿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覆盖层、水文地质等诸多的条件控制。现就滇池地区尖山矿区地质构造对磷块岩风化程度的控制作用作些探讨,以供进一步研究本区风化磷块岩的分布规律的同行参考。一、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块陡山沱期与梅树村期磷矿区域成矿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扬子地块是我国重要的产磷区 ,陡山沱与梅树村两大成磷期磷块岩储量占全国磷矿储量的85 %。在多年来丰富的资料积累与研究基础上 ,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 ,归纳与提练出具有共性和普遍适用的海相磷块岩区域成矿规律 ,上升成为理性认识 ,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可作为成矿预测的准则。这些规律有 :含磷岩系规律、磷矿层规律、磷块岩自然类型规律、磷块岩结构类型规律、磷块岩矿物与化学成分规律、磷块岩序列规律、磷块岩成矿的构造古地理规律、陆缘坻含磷岩组规律、磷块岩富集规律等。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扬子地块的 2个三级成矿亚带和若干四级成矿区。  相似文献   

5.
滇池地区沉积磷块岩中胶磷矿矿物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成因结构等方面,对云南滇池地区胶磷矿进行了矿物学特征研究。提出该区胶磷矿主要以三种形式赋存在磷块岩中。对不同矿石类型中胶磷矿做扫描电镜研究,得知胶磷矿主要由超微晶低碳氟磷灰石集合体、磷酸盐显微莓群以及纤维放射状磷灰石等构成。经化学分析、红外、晶胞参数测定,不同胶磷矿有一定差异,特别是碳和磷,经矿物学对比发现,反映随变质作用的加深,胶磷矿有向晶质氟磷灰石演化的趋势,脱碳作用表现明显。本区胶磷矿稀土元素含量不高,钇族较富,铈族较贫。球粒陨石标准化后为铈亏损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叠层石磷块岩是瓮安-福泉磷矿区新发现的含磷层位。磷块岩以典型的叠层石构造为主 要特征,呈透镜状生物礁(藻礁)形式产于灯影组顶部。叠层石磷块岩的矿物组成主要为磷酸盐矿物及碳酸盐矿物;白色 纹层富含磷酸盐矿物,而暗色纹层磷酸盐矿物含量较低,主要为碳酸盐矿物。通过对叠层石磷块岩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进行研究,提出灯影组叠层石磷块岩属于潮下带半局限环境叠层石礁,是大量藻类通过生物或生物化学作用,将海水中磷 质富集-沉淀而形成磷质柱状叠层石礁;磷酸盐的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物-海水界面弱碱性次氧化环境,藻类在磷块岩形成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万涛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28-1039
小米戛磷矿是云南曲靖沾益地区新发现的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渔户村组磷块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沾益渔户村组磷块岩的成磷环境和成磷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小米戛磷矿磷块岩富SiO_2(28.50%~51.47%)、CaO(20.21%~34.31%)、P_2O_5(15.48%~25.42%)。磷块岩中Ba、Sr、Cu、Pb、Zn、V、Mo等元素富集,显示生物聚磷作用。磷块岩的Sr/Ba=0.10~1.40,U/Th比值大于1(1.35~4.15),表明磷块岩的形成可能有热液活动的参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148.84×10~(-6)~232.1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近水平,但LREE/HREE=2.96~5.37,显示一定程度的轻稀土元素富集,进一步暗示磷矿的形成受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生物成矿作用共同控制。磷块岩中U元素高度富集(富集系数平均值8.84),V/Cr=1.08~3.01(平均值为2.12),Ce_(anom)=-0.50~-0.35,介于-0.5与-0.1之间,表明磷块岩形成于次氧化环境。综上所述,在早寒武世渔户村期的潮坪-泻湖环境,磷质沉积物发生胶结作用形成初始磷矿层;后期生物繁盛,生物遗体中所含的磷被大量地分解,不同深度的大量含磷物质伴随上升洋流进一步改造初始磷矿层,最终成矿。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地质报》报道,我国磷矿资源在分布、赋存和质量等方面具有四大特点: 1.磷矿储量分布不均衡。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是我国的主要磷矿基地,约占全国总量的77%,现全国有80%磷矿产自这些地区。 2.磷矿以中、低品位为主。高品位磷矿仅占总储量的8.6%,且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其中品位大于32%以上、有害杂质低的优质磷矿不足2.3%,而P_2O_5含量小于11%者就约占32.6%。 3.磷块岩储量大、杂质含量高。在工业储量中,主要是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占总储量的70%以上,而8O%的磷块岩矿石杂质含量较高。 4.磷矿层不但大部分呈倾斜、缓倾斜的薄—中层矿体,而且多赋存于灰岩中,且顶低板常为白云岩。  相似文献   

9.
磷矿伴生稀土元素是获取稀土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磷块岩型稀土矿分布广,稀土含量高,具有综合回收价值,是仅次于独立稀土矿床的伴生稀土资源。本文主要研究云南安宁磷矿中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并比较了磷矿石中稀土元素总量与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矿石中稀土氧化物总量为72×10-6~1 050×10-6,与磷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安宁磷矿中缺乏独立的稀土矿物,只在部分海绿石中找到了独立的稀土矿物(可能为独居石和褐帘石)。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胶磷矿单矿物稀土元素含量在770×10-6~920×10-6之间,而白云石单矿物稀土元素含量均低于34×10-6,石英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180×10-6。由于部分独立的稀土矿物的存在,海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可高达2 947.27×10-6~3 159.87×10-6。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安宁磷矿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像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对滇东地区原生磷块岩和风化富集磷块岩中磷灰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磷灰石富集规律。首先按风化程度、矿石组分结构构造不同特点,将磷块岩划分为十种矿石自然类型。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拉曼光谱、EPR光谱、微形态和微组构研究,根据CO,OH ̄-,F ̄-的含量变化,将本区磷灰石划分为四个亚种,首次总结出磷灰石不同亚种与磷块岩类型之间成因内在联系。提出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风化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原生沉积磷块岩中,羟碳氟磷灰石是组成原生菌藻磷块岩主要矿物的新认识。磷灰石的富集受内外因素的控制,滇池周边原生沉积磷块岩主要以碳酸盐类磷块岩为主,这种化学活性强的矿层为本区风化富集磷矿提供了极好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该区有利的气候、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形成了优质风化磷矿。  相似文献   

11.
<正> 风化磷块岩(以下简称风化矿)是笔者参加“七五”攻关项目研究确定的一种我国新磷矿工业类型。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矿,是该区下寒武统底部海相沉积磷块岩经风化而形成。在风化过程中,矿石内微量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地反映出风化程度的差异。据此,笔者以尖山矿区为实例,尝试提出通过某些微量元素鉴别风化磷块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文天 《地质与勘探》2011,47(6):982-993
湖北宜昌地区白果园含磷岩系位于黄陵背斜西北部,属于宜昌磷矿的一部分;磷块岩形成于震旦纪陡山沱期大海侵时期,其富磷层位于陡山沱组樟村坪段。对白果园剖面进行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白果园磷块岩富集层主要为以P3O5与CaO构成的磷酸盐矿物、以CaO、CO2为特征的碳酸盐矿物和A12O3与SiO,构成的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13.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瓮安地区是震旦纪陡山沱期的一个磷块岩沉积区,生物作用是磷矿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贵州瓮安含磷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磷块岩富集层是以P2O5与CaO构成的磷酸盐矿物为主,可分为白云质砂屑磷块岩和碳质磷块岩2个亚类;生物作用导致了磷块岩中Pb,As,Ba及Sr等微量元素的富集,其中亲硫元素Pb的含量最高达到1 446×10-6,反映了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的成因与菌藻类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岩矿鉴定和X光粉晶衍射测试、镜下鉴定及化学分析存在各自的独特性和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查明莲花山磷矿矿物组合特征,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确定的矿物组合为:Ph1和Ph2磷块岩主要为胶磷矿和氟磷灰石,次为白云石;Ph3磷块岩主要为胶磷矿和氟磷灰石,次为石英和白云石。胶磷矿是粒度极细的氟磷灰石。3个层位磷块岩均含少量有机质和陆源碎屑矿物,Ph1和Ph3磷块岩含少量细脉状矿物。  相似文献   

15.
滇东地区风化磷块岩物质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善任  倪守昌 《云南地质》1992,11(2):181-188
滇东地区的风化磷块岩,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经简易擦洗脱泥工艺流程,即可获得合格的湿法磷精矿。风化磷块岩与原含矿(岩)石在矿物组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诸方面一般无本质的区别。本文主要采用垂向由浅而深的层位对比,系统的采集样品,利用各种测试手段,探讨原含磷矿(岩)石随风化程度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由于受到风化淋失作用,原含磷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磷质成分增加,CO_2、MgO含量降低,其相应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也随之改变。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的  相似文献   

16.
新元古代末期历经“雪球地球”和大气、海洋增氧事件后,发生了全球性成磷事件,贵州省震旦系陡山沱组大规模磷矿床沉积是本次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然而现阶段对贵州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磷作用机制研究存在诸多争议,成磷事件与同期古海洋环境转变之间的关联研究也较为薄弱。作者以贵州省瓮安、遵义和丹寨地区陡山沱组原生磷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陡山沱早期成磷作用被限制在浅水海岸,瓮安地区A矿层球粒磷块岩中大量的含铁自生矿物黄铁矿、海绿石以及无Ce负异常指示的贫氧沉积水体环境均表明,Fe-氧化还原泵成磷模式在富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陡山沱晚期磷块岩分布扩散至较深水陆棚—斜坡沉积相区,磷块岩与富有机质岩层共生,矿物晶体形态特征与矿石内富含的大量生物化石均表明,有机质沉降聚磷作用和生物成磷作用促使磷块岩大量沉积,较明显的Ce负异常值也指示了海水氧气含量的提升。成磷作用模式的转变和磷块岩分布的扩展是对海洋增氧事件的沉积响应,同时造成的多细胞动物演化也影响了深部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反映了贵州省陡山沱组磷块岩大规模沉积与新元古代末期氧化事件(NOE)密切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瑞红  赵锴 《矿产与地质》2021,(1):70-75,89
昆阳磷矿位于滇池西南部,为探讨该磷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从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两方面对磷矿石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磷块岩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胶磷矿,矿体w(P2 O5)平均含量为26.16%,磷块岩P2 O5含量由地表向地下沿倾向逐渐降低,酸不溶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垂直剖面上,矿区中部P2 O5含量相对上部和...  相似文献   

18.
李继亮  邹采杼 《地质科学》1975,10(2):114-131
磷块岩的矿物组成,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它关系到矿床的成因--工业类型,是矿石合理采、选的依据,对于矿石的合理利用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我国南方一磷矿床的磷块岩的矿物组成做了一些工作。同时,联系到农业战线上磷矿粉肥的推广,对速效磷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磷矿选矿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磷矿可分为磷灰石岩、磷灰岩和磷块岩三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磷矿选矿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展,近年来这三类磷矿床选矿工艺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针对储量最大而难选的硅-钙质沉积磷块岩,在新型捕收剂研制,联合选矿流程的研究及浮选机研制等有关技术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已应用于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20.
航空伽玛能谱资料在昆明地区磷矿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卫冲 《铀矿地质》1998,14(3):174-179
磷块岩矿床中磷与放射性元素铀之间存在着共生组合关系。这是应用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普查磷矿的前提。通过对6个已知磷块岩矿床的航空伽玛能谱特征场的分析,建立了应用航空伽玛能谱资料确定磷矿找矿靶区的评价准则,并对昆阳磷矿区和王家湾磷矿区外围未知地区作了初步评价,确定了I类找矿靶区5片,Ⅱ类找矿靶区3片。现已在找矿靶区内找到了磷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