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春华秋实话耕耘——地理教育家褚绍唐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教学》1998,(6):1-4
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学者,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就是华东师大地理学系老教授褚绍唐先生。褚先生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从事地理教育工作,至今已经六十余载。在我国地理教育界、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交口称赞:褚先生人品佳、学问高、笔耕勤、著述丰.不仅是老一辈地理教育“园丁”的典范,而且也是新一代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褚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家严德—(1908~1991)教授,男,江苏泰兴人。1933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留任助教。50多年中,先后在中央大学地理系、原交通部公路处、浙江大学史地系、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杭州大学地理系等供职任教。从50年代起,较长时间担任杭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和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严老是我国最早从事边疆考察的地理学家。1934~1943年期间,他先后七次参加和组织云南西双版纳、滇缅公路、青海高原、中印公路和横断山地区的调查勘测工作。在整整十年的考察生涯中,其足迹北起青藏高原东北缘,南迄云贵高原西半部。对所到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都作了广泛的调查,先后发表过《普思沿边——云南新定垦殖区》、《横断山脉中之气候蠡测》等10余篇论文,后又集编成《边疆地理调查实录》一书。对发展边疆生产与交通,开拓我国边疆地理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该文是严老生前对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发展寄予厚望,给赵维城副所长的专稿。我们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发表此文,意在深切悼念这位可歌可敬的老一辈地理学家。先生在文中寄托了他对云南这方土地、这方人民的眷念深情。先生那种出生入死献身地理科学考察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发展云南地理事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黄国璋生平及其地理学术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璋生平及其地理学术思想评述任志远黄春长严军平(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黄国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学术活动家、知名爱国民主人士。黄国璋先生于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他长达40多年的地理学术生...  相似文献   

5.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12,67(7):992-996
北京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 张景哲先生于2011 年8 月25 日在美国芝加哥仙逝, 享年92 岁。作为他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忘年之交, 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张先生的生前业绩, 让历史记住这位爱国的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是《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的编委,生前为促进和推动两刊的创办和发展作出过特别贡献.他的不幸辞世,不仅是我国地理学界的损失,同时也是我两刊的重大损失.我们特约申元村先生撰写此文,以表达两刊编委会的沉痛悼念,寄托哀思,并共同缅怀他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沉痛悼念我刊特邀主编陈传康先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杂志社著名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特邀主编陈传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0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陈传康先生不幸逝世,震动了地理学界,无不使人震惊与痛惜。他的先逝是地...  相似文献   

8.
尤联元 《地理研究》1996,15(2):106-107
由已故地理学家左大康先生领导、叶青超主编的《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评介尤联元(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由已故地理学家左大康先生领导、叶青超主编的《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一书已于1994年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07,62(12):1335-1336
1977年由马润潮先生创意,由Allen Noble教授率团的美国地理学家代表团首访中国,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从此中国地理研究在中美两国都开始了一个新纪元.1977-2007,这30年和我从事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30年几乎是完全重叠的.我作为从这一事件中获益最多的中国地理学家中的一员,愿意谈几点亲身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90华诞。为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吴先生70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吴先生“治学与创业并重”的人生信念和治学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吴传钧院士九十华诞贺寿座谈会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中外地理学名家莫不视地图为研究地理的基本工具,我不是地理学家,仅是像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分省新图再版的序文里所说的:「不过懂得地图,测过,绘过,读过地图的人」。一般人对於自己所学所习的东西,总觉得特别重要,我当然不能例外,所以读到各地理名家重视地图的议论,感觉到无上的兴奋,至於他们议论的准确程度,还要请教各位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2.
中外地理学名家莫不视地图为研究地理的基本工具,我不是地理学家,仅是像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分省新图再版的序文里所说的:「不过懂得地图,测过,绘过,读过地图的人」。一般人对於自己所学所习的东西,总觉得特别重要,我当然不能例外,所以读到各地理名家重视地图的议论,感觉到无上的兴奋,至於他们议论的准确程度,还要请教各位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教授于1985年5月31日到伦敦接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的“维多利亚”奖章。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创立于1830年,现在伦敦海德公园有面积较大的会所,收藏有大量的书籍和地图。维多利亚奖章是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创始人之一维多利亚女皇(Queen Vietorial)命名,专门授予对地理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最高荣誉奖章。任美锷教授是获得维多利亚奖章的第一位中国地理学家。这次获奖者共四人,其他三人都是英国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4.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5,60(5):868-869
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于8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中国发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地理学者1000多人出席了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这次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已经落下帷幕,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盛会,也是一次赋有成果的大会。回顾举办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及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的历程,有如下背景和信息与大家…  相似文献   

15.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16.
深切怀念杨利普先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 0 1年岁末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理学科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干旱区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干旱区地理》杂志的老主编、顾问杨利普研究员 ,不幸因病逝世。在此万分悲痛之际 ,为缅怀杨利普先生对中国地理科学尤其是对新疆现代地理学开拓性的贡献和成就 ,纪念杨先生学闻广博、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 ,铭记杨先生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对《干旱区地理》杂志的指导与关怀 ,特发表王树基、胡汝骥、杨川德三位研究员的纪念文章 ,以表达我们对杨利普先生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3月29日,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2013年2月1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做  相似文献   

18.
聂桂博  艾少伟 《热带地理》2022,42(6):1036-1038
<正>景观研究是地理分析的关键单元,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景观”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首先提出,后来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创立“文化景观学派”。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他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进发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Sauer, 1925)。国内最早给出文化景观定义的是已故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他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态度,对文化景观的空间形态及其意义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景观的区域性与独特性,探寻其文化价值,促进该领域深层次发展。可以说,景观意义的发掘是地理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景观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徐俊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桃李满园,著作等身,为发展我国地理科学,奉献毕生精力,于1989年12月29日病逝。他象蜡炬一样,以目己生命的光辉,照亮了地理科学园地,堪为地理学界的楷模,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由吴传钧、李文彦、胡序威、许学强、林炳耀和唐振铁组成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家代表团于1987年11-12月访问英国半个月.主要是参加了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英中城市与区域发展学术讨论会”,访问了英格兰北部几个城市与伦敦,参观了一些大学的地理系等有关单位.以下就主要见闻与收获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