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画播放以下环节:1.主人公学生小记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平时喜欢摄影、旅游和探险,空闲时间喜欢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猜猜是哪里的风景?"(展示城市风光图片)  相似文献   

2.
武猛 《地理教学》2011,(8):11-13,7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动画播放以下环节: 1.本节课主人公萍萍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萍萍。我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平时喜欢摄影、旅游和探险,空闲时间喜欢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猜猜是哪里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长达1.84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有悬崖峭壁,也有滩涂低地,有平原和低缓的丘陵,也有高耸的山地.若要问中国海岸线上第一高峰是哪里,唯崂山莫属.崂山位于山东青岛市东部,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它紧临着大海,主峰名为巨峰,海拔1132.7米,其高度为我国海岸线之最.由于民间传说和道教名山的身份,加上海雾、云海常常氲绕在山间谷地,崂山也被称为"海上仙山".  相似文献   

4.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青州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中的气候条件,名胜荟萃,风光秀丽。西南峭峦峻峰,接天连地,如大海的万里波涛。东西两侧是弥、淄二水,弥河碧波荡漾,淄河飞流直下,如一对透明的玉龙,从翠谷中跃出,婉蜒北去,探首渤海,北部平原,沃野膏壤,广阔富庶。古文化遗址比比皆是,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青州的山山水水,无不具有诱人的魅力。本期特推出云门山风景。  相似文献   

5.
姜艳 《地理教学》2013,(14):43-44
正案例一从连黑三日谈极昼极夜章节内容:地球公转的意义之极昼极夜播放flash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地球公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界线,也就是晨昏线是怎样移动的?学生:有时候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有时候北极圈内全是白天,南极圈全是黑夜;有时候南极圈内全是白天,北极圈内全是黑夜。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平原农区素以生产粮豆为主,经营十分单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粮豆价格偏低等诸多因素,农民长期收入水平低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原农区的经济出路何在?本文通过典型实例调查,从平原农区的资源特点出发,认为“粮,多,企”协调发展是平原农区经济的可出路,并提出这种发展模式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7.
西北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转换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忠义 《自然资源》1997,6(6):35-41
从山区至平原,地表水下地下水之间在不同地质地貌单元相互,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山前平原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建阳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程道生(建阳市第一中学)建阳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下.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崇阳溪、南浦溪由北而南贯穿全境,麻阳溪自西向东与崇阳溪汇合于城区南部,沿河两岸有大大小小是串珠状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这些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既是人口...  相似文献   

9.
创设地理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感情共鸣,增加求知欲望,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讲“海洋资源”一节前,放映《大海啊,我的故乡》卡拉OK录像,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会促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海洋中有哪些丰富的资源,是怎样分布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如在讲“香港”一节前,放映《东方之珠》卡拉OK录像,使学生犹如亲临香港,对香港经济的繁华有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去探知香港具体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未来10年我国不同生态区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以生态区为单位分析,预测2000-2010年10年间人口增长和居民点建设用地需求及其占用耕地面积,研究表明:全国未来10年人口净增加12696万,因人口增长造成的居民点建设用地需求1266571hm^2,其中占用耕地达645545hm^2。耕地减少最多的是淮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丘陵、长江中游平原、闽粤丘陵平原、汾渭谷地等平原区。  相似文献   

11.
平原水体气候效应及合理利用初探——以嘉兴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对气温有调节作用,平原地区,特别是江南,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对气温的调节更明显,本文对嘉兴市为例,说明水体的气候效应及合理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Power Point是当前比较简单的一种演示课件制作工具,由于该软件具有易学、易用,便于修改等特点,故深受教师的青睐。Power Point的最常见版本是Power Point2000,支持许多种媒体格式,比如常用的AVI电影、GIF动画等。但是用过Power Point的教师都清楚,Power Point所标榜的多媒体功能是有限的,特别是与Flash相比,该软件的动画功能和交互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3.
河南平原林业从无到有,屡经起伏,平原林业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同时带动了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前平原林业存在着现有的维护和持续利用难以保障,平原林木资源急剧下降,绿化水平严重滑坡等问题,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江汉平原,总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按自然界线计算)。平原上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总称为江汉湖群,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发育于长江和汉水两岸广大的冲积、淤积平原上,并和其他省区的湖泊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构成独具特色的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河南省近期(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构和1993-2000年年度平原绿化复查情况,分析了河南平原绿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河南平原绿化应以建立持续,高效的平原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城镇村庄和通道绿化,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并对河南平原绿化建设布局,内容及实现手段和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岩字石刻     
五岳独宗泰山海拔并不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居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域春夏季降水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方差极大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最大熵谱、小波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近50年春夏季降水的地域特征与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区域的降水场分别存在以下主要降水异常分布型:夏季包括燕山迎风坡型、太行山迎风坡型、冀中平原型、冀东平原型、沿海平原型、冀北山地型、冀南平原型;春季包括平原中南部型、燕山南麓型、滨海平原型、京西山麓型、太行山迎风坡型、冀东北高原型、冀西北高原型(坝上)。同时,通过最大熵谱、小波分析,进一步分析各降水型的主要变化特征及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18.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宝林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01,56(3):307-315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RS和GIS,根据NOAA/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膜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沙质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宁绍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网平原之一,历史时期曾有一个稠密的湖泊群。随着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湖泊群消长兴废,这反映了当地人地水三者的关系。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本地区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哈密——一个典型的地下水补给型荒漠绿洲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构建的哈密盆地地域系统,是我国干旱区典型的以地下水资源为主,而发育和不断扩大的荒漠绿洲区。盆地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表现出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水流就成为难一的水源。在哈密盆地河水出口后,即进入透水性强,粗粒松散的冲洪积扇,成为盆地平原地下水的形成区。潜水在冲—洪积扇缘溢出地面形成泉水,进而构成泉水河。冲—洪积扇积缘地带、地表平缓,土层深厚,发育成绿洲。盆地绿洲资源沿冲—洪积扇绿呈一字线,分80多个小的个体,散布于盆地的中央,将盆地黑戈壁与灰荒漠分为两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