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个跨度为5千米的小行星被证认是月亮的小妹妹。3753号小行星是1986年发现的,看上去完全是一颗一般的小天体,它和其他一些小行星都是跨越地球绕日轨道运行的。但在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威格特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这些小行星的轨道进行计算以后,才发现3753号小行星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而"陷在"一个复杂的轨道上运行。威格特说,"没有一个人预见到3753号小行星会是地球的小卫星。"许多小行星被木星的巨大吸引力锁定在绕木星运行的轨道上,近来又发现一颗小行星被火星所"擒获",但这些小行星的轨道的形状是简单的,不复杂。3753号小行星不…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有月球与我们相伴。在希腊神话里,那是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在中国,那里住着美丽的嫦娥。嫦娥是孤独的,可人类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月亮。太阳,地球,月亮,其他的天体看来都十分遥远。"谁人与我同醉,年年岁岁?"是啊,还有谁哪?彗星?来了,又走了。小行星?即使是近地小行星,也大都像彗星一样,简单地飞越地球,打个照面,又走了。不过,近两年来,地球似乎又有了第二个月亮——小行星2003YN107。她一面陪伴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面环绕着地球翩翩起舞(见图1、图2)。只不过,它实在是太小了,大约只有一幢7层楼房那么大小,肉眼根本就看不见。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小组的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说:"这颗小行星在1999年就来了,一直在螺旋型地绕着地球转。这样的小行星太少见,太古怪了。"因为她太小,对地球造成不了多大危险,一直没有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但是研究小组却一直在监测着她。  相似文献   

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发巨大灾难之一,早晚有一天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4.
有天文学家说,含有地球生命起源重要线索的地球碎片可能正躺在月球上等待我们回收。 华盛顿大学的john C.Armstrong和他的两位同事不久前撰文指出,就像在地球上搜集的几十块火星岩石一样,地球在遥远的过去与小行星和彗星碰撞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很多的卫星。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环绕地球的月亮。月亮不仅造成了地球海洋的潮汐。还为我们带来了日食和月食的壮丽景象。月亮上没有大气或海洋。生命在那里无法存在。但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其他卫星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而那些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也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呢?  相似文献   

6.
埃尔塔宁小行星是一颗215 万年前在南太平洋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它也是目前唯一的深海区与地球碰撞的小行星。根据埃尔塔宁号和Polarstern 号海洋调查船在陨击海区勘查的小行星残骸分布密度,我们估计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为2 .3 ×1013g ,对应于它的直径为0 .23 公里。这比Kyte 等人(1988) 估计的质量小了10 倍,然而它更接近埃尔塔宁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下限和半径下限更合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7.
宇宙信息     
WISE首次发现近地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的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新发现了它的首颗近地小行星,而预计在整个工作寿命中它总共会发现大约数百颗。:这颗直径1千米的小行星编号为2010 AB78,发现于2010年1月12日。发现时它距离地球大约1.58亿千米,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在未来的几个世纪中它也不会接近地球。这颗小行星在一条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而它的轨道面也并不和地球公转轨道面重合。  相似文献   

8.
Ⅰ.小行星的变光小行星亮度的变化,概括說来,有三种原因.(1)由于小行星与地球和小行星与太阳間距离的改变.(2)由于位相角(即从小行星看太阳和看地球两个方向间的角度)的改变。(3)由于小行星不規則形状自轉时所引起亮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30亿年前,地球有了第一块真正意义的大陆:一个火山遍布的岩石堆。 在距今38亿到25亿年之间,少年地球曾多次遭受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近年,有些科学家发表论文提出,在地球的远古时期,小行星撞击可能孕育出了地球大陆的最古老的片段,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并不全是破坏-陛的,它们可能是现今大陆的最古老片段出现的契机显然,发生在太古宙早期的撞击对地球而言不是小事情。  相似文献   

10.
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Science)》在2001年2月下旬的一期中,发表了美国西雅图州华盛顿大学贝克尔博士等人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发现为2.5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提供了证据,认为这是由一颗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发。科学家们认为,彗星或者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并不是直接杀死了这些生物,而只是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比如诱发了大规模的火山作用,改变了海洋中的含氧量,改变了海平面高度和气候,等等。  相似文献   

11.
12月7日 金星最亮 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内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当内行星上合时,行星的亮面整个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满月相);内行星大距时,行星亮面的一半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上弦相或下弦相);内行星下合时,亮面背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朔月相)。从地球看来,行星的亮度除与行星的位相有关,还和行星与地球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于1996年2月17日发射了一艘太空船,主要目标是与国际编号第433号小行星“爱神”交会,对其展开为期近一年的近距离考察,故被命名为“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英文缩写就是NEAR,后又更名为“NEAR-苏梅克”。近地小行星有可能穿越地球轨道,对地球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它们是天文学家严密监视的对象。第433号小行  相似文献   

13.
为更明确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威胁的监测预警需求, 提出了"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概念, 即未来100yr内可能对地球造成撞击威胁且等效直径大于10m的近地小行星. 以目前已发现的756颗短期威胁小行星为基础, 分析短期威胁小行星的轨道分布特点, 研究显示其与一般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分布存在差异, 短期威胁小行星的轨道半长轴更集中于1au, 轨道面更集中于黄道面. 基于近地小行星的数量模型, 初步建立了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数量估计模型, 并预估了未来100yr内存在撞击可能的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总体数量. 短期威胁小行星的特定研究对制定近地小行星搜巡监测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一艘来自天外的飞船把月亮拽走了,将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肯定的,会招致一连串的灾难性事件,最终导致生命的灭绝。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潮汐现象的消失。尽管太阳和月亮都是发生海洋潮汐现象的诱因,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月亮。没有了月亮,每日汹涌的潮涨、潮落会蜕变成每日海水轻柔的波动。潮汐的消失会对海洋  相似文献   

15.
小行星的视黄经与太阳的视黄经相差180°的天象称为小行星冲日。小行星冲日时,太阳在西地平线下落,小行星则在东地平线升起,整夜都可看到小行星。冲日时,小行星距地球最近,小行星的亮度较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12,(7):19-23
美国宇航局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的观测对太阳系中的潜在:威胁小行星进行了迄今最好的评估,其结果给出了有关它们总数、起源和可能危险性的新信息。潜在威胁小行星是近地小行星中的一类。它们到地球轨道的距离非常小,不足800万千米;同时它们还足够大,可以穿过地球大气,引发区域性甚至更大范围的破坏。这些新的结果来自红外巡天探测器的小行星观测项目,它采样了107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并由此对其整个族群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4月1日,一颗小行星出现在美国基特峰的0.9米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4月3日给定了它的临时编号——2005GT。2005年4月9日,这颗直径约为15米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大约6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身而过。  相似文献   

18.
田伟 《天文学报》2021,62(2):16-62
作为一颗与地球共轨道的小行星,(469219)Kamo'oalewa是一个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近地小天体,也是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计划的目标天体之一.针对其轨道特性,建立了兼顾太阳、地球和月球非球形引力作用的小行星动力学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提供的2004|2018年间的光学观测数据对该小行星的轨道进行确定.拟合后观测残差的均方根误差约为0:2″(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Horizons在线历表系统相当),其中2004年期间数据的观测残差有所改进.最后,对小行星(469219)Kamo'oalewa的轨道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预报了2020-2025年期间该小行星的轨道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球人不仅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还受到失控航天器坠入地球的威胁。2011年,在轨退役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先后再入地球大气层;2012年1月15日,因故障而停留在地球轨道的俄罗斯“火卫——土壤”探测器坠入太平洋智利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20.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一颗分裂的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比以前预测的要小。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根据军事卫星的资料,估算出与地球碰撞而爆炸的天体的数量和大小。他们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