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军 《天文爱好者》2010,(11):64-67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为什么呢?远方的人能够给你带来你从没有见过和想过的新鲜事物,他能给你带来新的学识和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看世界的不同视角。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一位在明朝万历年问来到中国的远方友人,他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宗教、科学和文化。他打开了一扇门,欧洲人从此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架起了一座桥,能够让中西方人开始相互沟通学习。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情缘     
我与《天文爱好者》相知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名建筑工人,当时家里订了三种杂志,《无线电》、《科学普及》和《地理知识》,其中第一种我是从来不看的,另两种会翻翻,闲来无事时,会把看来的天上地下的故事讲给师傅们听。记得那时不少工人师傅都喜欢听我神侃。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考上了大学,选的就是地理专业,但没想到的是,从此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大学里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基础天文,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识《天文爱好者》。大学毕业后,我在学校里教书,课余时间,带着一些爱好天文的学生做观测活动,自然就订起了《天文爱好者》,而且这本杂志成了我最完整的"收藏"。20多年来,几次搬家,调动工作,家中的藏书一再精简,但《天文爱好者》一本也没舍得扔。 20多年来,《天文爱好名》已经不仅是我与人神侃的材料,她还带我步入了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时不时地会有天文爱好者来问我问题,经常把我问得很汗颜。因为他(她)所关心的往往是有关天文望远镜的问题。而我,倒是有一架望远镜,但印象中只用过一次,之后就摆在书架顶上,再也没有用过。对望远镜实在是没什么研究;更准确地讲,应该是没多少了解。这会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你怎么会不关心望远镜呢?  相似文献   

4.
伽剌费尔在这次行动中,曾经希望天文爱好者们参加到收听VLF无线电波信号的行列中来。他希望同时记录下VLF无线电波的信号和时间,以便仔细地研究流星与VLF无线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伽剌费尔究竟要干什么呢?为什么别人注意的是在超短波“听”流星,而他却要在甚低频波段呢?原来,有人说他们在看到流星的时候,就觉得同时听到了似乎是东西碎裂了的、很奇怪的声音。观测者们左顾右看,大惑不解,但又相互证实地说:“是的,我也的确听到了。”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一艘来自天外的飞船把月亮拽走了,将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肯定的,会招致一连串的灾难性事件,最终导致生命的灭绝。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潮汐现象的消失。尽管太阳和月亮都是发生海洋潮汐现象的诱因,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月亮。没有了月亮,每日汹涌的潮涨、潮落会蜕变成每日海水轻柔的波动。潮汐的消失会对海洋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06年,天空影院上演了一幕幕天象话剧,可谓高潮迭起。而2007年的精彩天象,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期待呢?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一一道来。谈到天象,首先还是应该从与我们关系最好的太阳说起。2007年里,太阳依然将处于“平静”期,但2006年底水星凌日期间出现的巨大黑子再次提醒我们,对太阳的监测时刻也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7.
黄道12星座是我们进行星空观测最常用到的12个星座。怎样记住这些星座的名称和顺序?不少人用尽心思。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秦克铸老师,用黄道12星座的名称和顺序写了一首小诗,他还根据这首小诗别出心裁地编了一个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故事。也许他的诗诗意还不浓,他讲的故事也不那么精彩,但他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学习和记忆方法。结合北京天文馆马骁昆老师创作的“黄道十二宫”速记图谱(见本期第29页),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将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十二宫铭记于心,再也不用为记忆它们而大伤脑筋了。  相似文献   

8.
X光透视已经在人类医学界应用多年了。城里的人,可以说没有谁没有在医院里照过X光。无论是检查人的内脏,还是骨骼,X光透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穿透性很强。可是,谁又见过宇宙中天体的X光片呢?没有。因为这项宇宙中天体X光片的技术,现在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真正的发现,不仅是在大海航行中发现新的陆地,而且要有一双新的眼睛。众所周知,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小学教师,也是一个天文爱好者。自幼,静寂而神秘的夜空就深深吸引着我,有时,它会激起我无限的遐想,有时,它又会使人物我两忘,仿佛已置身事外,超凡脱俗。作为教师,我深知普及天文的教育意义,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浩瀚的宇宙更能耐激发起人的探索欲望呢?同时,它还可以起到开阔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于是,我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天文普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科德韦尔天体?玩目视观测的天文爱好者们,大多数都喜欢观测深空天体。深空天体里,比较容易观测的,就是著名的梅西叶天体了。不过,如果你把梅西叶天体基本都看遍了,甚至梅西叶天体马拉松都成功地跑过了,那么还有哪些深空天体值得一看呢?  相似文献   

11.
以前听人说,看过一次日全食的人会努力争取以后的每次日全(环)食。经历了去年的长江大日食,我还真有杀到云南看环食的冲动,不过因为要准备考研,这一计划自然也就泡汤了。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有月球与我们相伴。在希腊神话里,那是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在中国,那里住着美丽的嫦娥。嫦娥是孤独的,可人类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月亮。太阳,地球,月亮,其他的天体看来都十分遥远。"谁人与我同醉,年年岁岁?"是啊,还有谁哪?彗星?来了,又走了。小行星?即使是近地小行星,也大都像彗星一样,简单地飞越地球,打个照面,又走了。不过,近两年来,地球似乎又有了第二个月亮——小行星2003YN107。她一面陪伴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面环绕着地球翩翩起舞(见图1、图2)。只不过,它实在是太小了,大约只有一幢7层楼房那么大小,肉眼根本就看不见。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小组的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说:"这颗小行星在1999年就来了,一直在螺旋型地绕着地球转。这样的小行星太少见,太古怪了。"因为她太小,对地球造成不了多大危险,一直没有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但是研究小组却一直在监测着她。  相似文献   

1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实际上,能真正理解时间的宝贵往往都是等到们没有多少时间去荒废的时候。为什么只有没时间的时候才会珍惜时间呢?因为时间这个东西很抽象,在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去感受它的意义。比如5年,10年,到底代表多久,能做多少事情?相信90%的人都说不上来。  相似文献   

14.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孤单的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也没有答案。由此.衍生出了专门的学科和项目,专门搜索地外生命;同时也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作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科学之前,给大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地外生命形态。地外生命探索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对这一领域颇感兴趣.因此今后在这个栏目里将会更多地介绍关于地外生命的电影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比较低级的地外生命一般被称为异形或外星怪兽,比较高级的地外生命则一般被称为外星人。在电影里,外星人有的很友善,与地球人交朋友:有的则很邪恶。妄图侵略地球。描写外星人入侵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常见题材。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部这一题材的代表作—《独立日》(港译《天煞·地球反击战》)。  相似文献   

15.
最初认识《天文爱好者》是在学校阅览室,当时她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随手翻了几页就匆匆而去。要说真正认识并喜欢上她,是在2000年年底,我在报刊店偶然发现了她,从此我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银河话题之后,接下来当然的话题就是牛郎织女了。初秋的傍晚,在头顶附近,可以看到一颗很亮的白色星星,这就是织女星,它在银河的西岸;从织女星朝东南跨过银河,可以见到三颗星,大致均条线上,中间的一颗也很亮,它就是牛郎星,又叫牵牛星,两颗星隔河的先人为这两颗星编出了美丽的神话故事,也留下了无数描写这两颗星星故事的美丽诗篇。  相似文献   

17.
太阳光球温度(常用开氏温标)约为5000度左右,光球上面的色球温度从底部的5500多度上升到顶部的几万度。按理说太阳的热源在日核,越往外温度应越低才对,为什么色球的情况相反呢?更有甚者,色球外面日冕的温度高达200万度。日冕为什么会有如此高温呢?这至今还是一个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8.
星座歌     
天上繁星,或明或暗,恒河沙数,要认识它们,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古代的人们为了方便认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那就是把天上的星星分成许多群落,把天空分成许多区域,这些星星的区域或群落就好像地上的各个不同的”国度”.记住了这些“国度”的名称,就容易分辨和记忆各个”国度”中的成员星了。因此,喜欢天文,首先要喜欢星空:而喜欢星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农历乙酉年,在一年的节气中没有“立春”。我国习惯上把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春季是一年伊始的第一个季节,立春也就成了一年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所以立春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迷信的人把没有立春的年份看成是不祥的年头,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也就罢了,然而。最近听说在已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对此诚惶诚恐。甚至一些有相当文化水准的人也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怕流年不利系个红腰带驱邪,把计划的婚期或生育的时间提前或推迟,等等,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这一方面说明迷信思想社会影响之深,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20.
小行星动态     
小行星,这些19世纪初才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小“精灵”,大多数游弋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间,当时可能不曾有人想到它们会给地球带来灾难。但是,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通古斯上空神秘的爆炸,美国亚利桑那州奇大无比的陨石坑似乎都表明,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并且是已经发生过的。进入21世纪,小行星做为重要的空间资源,也将会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探测目标。 近年,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越来越关注对小行星的观测和研究,越来越多的近地小行星搜索计划在进行中。曾有人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天文学家,找小行星就像从锅里捞饺子,一捞一大把”。那么,这些被天文学家们“大把大把”逮住的小行星,是如何被发现和命名的呢?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给大家介绍被天文学家逮住的小行星,以及它们十分有趣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