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对玉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人们欣赏玉,崇尚玉,不仅仅是因为玉具有装饰作用,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相信玉可以保健和避邪,是人体的护身符。然而,究竟什么是玉,玉有哪些种类,翡翠是不是玉,如何鉴别玉石制品,许多人却并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2.
11月19日,南阳市独山脚下.随着"嘭嘭嘭"的声声巨响,但见尘烟滚滚,又一个非法盗采玉矿的矿硐被强制炸封.这是南阳市集中整治独山玉矿区炸封的第18个非法采玉坑口,同时标志着集中整治独山玉矿区非法盗采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宝玉石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宝玉石资源大省之一。现已发现宝玉石矿产地三十余处。发现宝石类矿物十余种,玉石、彩石、冻石十余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祁连玉、中坝玉、金山玉、玛沁玉、祁连翠玉、乌兰翠玉(美酒玉)、格尔木玉、绿东陵石、红东陵石、绿松石、桃花玉、丹麻彩石、龙也彩石、西宁冻石、玛瑙等。  相似文献   

4.
孔子曾将官吏之德比作"风",将百姓之德比作"草",上行下效,风吹草随.官风正,民风就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正如孔子对季康子说的那样:"子欲善,而民善矣."反之官吏失德,官吏腐败,国家就会走向衰败,乃至崩溃.这是一条铁的历史规律.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领导干部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是每位领导同志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之一)昆仑玉发现的意义、主要产地及其优秀品种 一、昆仑玉的发现及其意义 有关昆仑玉的发现有诸多版本,甚至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据调查昆仑玉发现于1992年2月,是在格尔木市鼓励民间报矿的环境下由郭里穆德乡扎西、德力等三个蒙古牧民,将放牧途中见到奇异石头(翠青玉)带到乡里才偶然发现的.由于初时不被人认识和历经较长的鉴定过程,直至1994年初发生哄抢事件时才被当地人所知.  相似文献   

6.
南阳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2005年8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地勘一院")参与建设的独山玉矿山公园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集中展现了我国玉石开采加工技术的发展过程. 2019年4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南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地勘一院作为技...  相似文献   

7.
岫岩玉可分为瓦沟玉和细玉两类。瓦沟玉就是通常所称的岫岩玉,是岫岩玉的代表。本文介绍了岫岩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穆斯鲍尔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主要特征。从微量元素,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岫岩玉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天资石种:广西三江玉尺寸:78cm×39cm×43cm这件广西三江玉藏品,颜色艳丽,套色精彩,恰到好处,让人过目不忘!云游石种:广西大湾石尺寸:6cm×16cm×5cm这是一件画面石,石型饱满,图像清晰,构图非常完美,让人一目了然。逐浪石种:广西红水河倦纹石尺寸:这是一个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观赏石,太美了!  相似文献   

9.
泰山玉是蛇纹石质玉的一个新发现,该文主要阐述了泰山玉的成因及产出特征,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对泰山玉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据此对泰山玉进行了初步分类。泰山玉可分为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翠斑玉、泰山紫金玉。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玉,让我立刻想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那句“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似乎是给玉做了一个恰当的定位和注释。《礼记·曲礼》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而《周礼·王府》中,用“王齐则共食玉”六字,更将玉推至至高无上的境界。通俗地说,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她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美轮美  相似文献   

11.
颜色是珠宝玉石宝石学特征研究的重要一项,是影响宝玉石价值的重要因素。泰山玉有4个颜色系列,对各系列泰山玉致色因素的分析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查明了泰山玉的主要化学成分,对比分析了化学成分与颜色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不同颜色系列泰山玉的致色因素。  相似文献   

12.
马未都说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一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昆仑玉是九十年代初期发现并加以开发利用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玉石种类,虽然开发历史短暂,但它却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新疆和田玉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疆和田玉资源的逐渐萎缩,它在珠宝行业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应该说,青海昆仑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玉石,而是汇人中国几千年灿烂玉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清澈溪流.  相似文献   

14.
广东江门五邑地区盛产的黄蜡石(简称台山玉),具有色彩绚丽、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等特点,从外观看,台山玉与黄龙玉、石英质玉同属于二氧化硅质玉石,外观相似。从结构来说,它们的内部石英粒度是逐渐变化的,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来划分种类,关于台山玉的定名,如何区别台山玉及黄龙玉成了普遍问题。此外,关于台山玉的地质产状、矿床学成因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该文利用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重点对台山玉的形成,宝石学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力求给予五邑地区台山玉商业运作当中的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玉的灵性     
长期佩带玉器,会有吸收身体浊气的功效,而且玉器本身也会变得通透、明亮。人养玉,玉养人。但玉是可以戴活的,长期戴在身上,人体的37度恒温可以改变玉里面的分子运动,使玉器变得通透润泽,所谓人养玉,玉养人,就是这个道理。翡翠里的絮(结晶物)是不可能消除的,里面的分子结构也不可能因人体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戴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玉埋藏地下几千年或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戴左手,因为对心脏有好处。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像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用玉枕。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矿物,用于修身养性,有一种说法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所以戴的时间越久越好。  相似文献   

17.
正岫岩玉,产自"玉都"的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玉是中华宝玉石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以质地温润,晶莹,细腻,颜色多样而著称于世,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垂青和珍爱。岫岩玉是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块奠基石,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核心物质载体。从一万两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砍斫器,到玉石王化身玉佛震惊世界。岫岩玉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在辽东半岛北部,辽宁境内的鞍山市有一个因玉而闻名全国的小乡镇——岫岩。"岫岩",顾名思义,都是以"山"为偏旁,岫岩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两大令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傲人双峰":一是"中国印"会徽;二是"中国玉"奖牌.前者以一个舞动的"京人"印出了中华大国的泱泱气度和不凡气象,后者则以"金玉奇缘"的梦幻组合诠释出刚柔相济的奥运精义和中国人"仁、义、智、勇、洁"的玉德之美.  相似文献   

19.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发现了透闪石玉矿床,研究程度较低,但是该产区玉石在市场上却占有不小份额,对该区透闪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其产地属性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常规测试、拉曼光谱(RAMAN)、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测试,研究该区透闪石玉的包体特征、谱学特征、结构特征和成分特征,来解读本地区透闪石玉的产地属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化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成分SiO2、MgO和CaO较为稳定,次要矿物成分MnO,FeO,TiO2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样品的微量元素B,Cr,Zn,Sr含量较高,V,Co,Ni的含量相对较低,Fe2+/(Mg2++Fe2+)平均值为0.03,显示主要矿物为透闪石,说明本区透闪石玉为镁质大理岩受到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而形成,低铁,高钙为特征;从样品所含有的稀土元素来看,该矿区的透闪石玉稀土元素总量∑REE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比较平坦,Eu负异常,有明显的Ce负异常;透闪石玉结晶度平均值为0.963,大于新疆透闪石玉的结晶度平均值0.843,与青海的0.96相近,这反映出大化透闪石玉的结晶程度较高,晶体颗粒相对较大,结晶环境良好;透闪石玉中铍/硅LIBS强度比(IBe/ISi)为:中国广西大化透闪石玉为0,中国新疆透闪石玉0.003~0.008,中国青海透闪石玉为0,中国辽宁透闪石玉为0.004~0.006,韩国透闪石玉为0.1~0.16,俄罗斯透闪石玉为0.03~0.05。研究结果与其他产地的比对可为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玉道     
正甘肃省境形酷似一枚美石磨制的如意。唐诗吟"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甘肃古称"陇",因陇山得名。陇山的楼玉,如同时代的李白所见,"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若如崔颢所闻,"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诗中的玉楼是用玉石所砌的楼宇。可见,甘肃玉在古代已倍受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