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日益严重,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伴随资源利用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如何高效清洁利用矿产资源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在利用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矿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对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形势进行了分析,矿产资源态势分为天类:优势矿产资源;平势矿产资源;劣势矿产资源。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文 《江苏地质》2007,31(4):382-384
矿产资源开采必须实行有偿取得,有偿出让的本质是出让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围绕矿产资源储量,离开矿产资源储量,采矿权的有偿出让就无从谈起。介绍了当前储量动态管理现状,提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对矿产资源储量监管提出了对策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质》2011,(12):30-31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仅柴达木盆地内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就蕴藏着超过17万亿元的财富。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价格日益高涨,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呈现一片火热局面。但与此同时,以青海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诱饵的经济诈骗犯罪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矿产资源开发市场。警方表示将针对此类案件展开重点打击,揭开矿产资源投资暴富背后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明  黄孝林 《地球科学》1999,24(5):545-548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公正,客 分析:(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2)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3)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4)矿产资源的代陆均衡;(5)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6)矿产资源资产评估;()7)矿产资源开发对瓣影响,同时对研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桦甸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多年来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较低,并存在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为使桦甸市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实行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质》2008,(10):10-1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近年来,全省矿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矿产资源的深部查明程度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铁矿、金矿等重要矿产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仍然偏低,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为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东平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矿产资源衰竭和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国务院《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颁布实施20周年。在补偿费开征20周年之际,记者就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的意义、征管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方向等有关问题采访了部储量司负责人。矿产资源补偿费,国外又叫"权利金",是基于矿产资源所有者身份向矿产资源的消耗者——采矿权人收取的经济补偿,它体现的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财产权益。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国际上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由资源管理部门征收也是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的意义和要求,评估了《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环境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管理等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结合当前形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寒、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查程度很低。本文根据这些特点,先以区内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实际资料,对矿产资源优劣类型进行定量评价,论述矿产资源经济价值,以其为基础对矿产资源经济区进行划分。再按区内优势矿产资源分别研究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并作出系统定量评价。最后,总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和其他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150号令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质》2009,(2):29-30
《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的前期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主要成果包括《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以下简称《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研究报告》明确界定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备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内涵、分类,分析了矿产资源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第三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为契机,同时结合新时代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特点,探讨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工作内容和主要方法,为第三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颖超  那春光 《地质论评》2023,69(3):69031209-69031212
英国是世界上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较早的国家之一,它的规划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英联邦国家建立规划体系的蓝本。笔者等通过研究英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与管理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总结英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旭 《浙江地质》2012,(1):55-56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并将环境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09,(1):15-15
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近日已经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重要内容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课题研究项目主要成果为《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江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才  周丽 《江苏地质》1998,22(2):111-117
江苏是一个矿产资源紧缺的省份,但又是一个矿产资源消耗的大省。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解决本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全新的模式。就实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原则、途径、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矿产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定义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为一定时期内,在尽可能减少资源和生态环境损耗的前提下,区域矿产资源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定义和数据可获取原则,选取开采矿石量、破坏土地面积、排污量为投入的资源环境指标,矿业经济、矿业就业为产出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以湖南省20个资源型县(市、区)为例,采用DEA模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苏仙区、安化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高,北湖区、临武县、新化县、涟源市、攸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较高,衡南县、祁东县、江华县、双峰县、新邵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中等,宜章县、冷水江市、浏阳市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较低,桃江县、桂阳县、花垣县、平江县、常宁市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低。影响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短板要素主要是"三废"污染较重且治理率较低,采矿占用、破坏土地资源严重,矿业经济疲软、结构亟需优化。实证研究显示,DEA模型可以定量评价矿产资源承载能力情况,较客观地反映了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短板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