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启示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反省,在反思中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经常性的反思。从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就像是点石成金的魔棒一样,往往会让你眼前一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为学生建立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袋,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我们把学生的日常听课、发言、作业情况都作为考核评定的一部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降水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组织了小组讨论,体验不同角色(农民、学生、军人、建筑工人……)在不同天气(或相同天气)下的感受和相应的行为,并进行全班交流。以六人小组为单位确定扮演内容,每组派代表参赛,代表的得分即为小组每个人的得分,并计人课堂表现成绩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各组都认真准备,效果特别好,还不乏深刻和独特的见解。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把自己个性化的东西转变为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出来,实现课堂评价的价值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试题所含信息通常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前者呈现方式较直接,与试题的设问目标的直接关联性比较明显,提取这类信息的方法比较符合传统的、一般的思维套路,通常不容易被忽略;后者呈现方式较为隐蔽,一般与试题设问目标只有间接的关联性,提取这类信息的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或因其存在的位置属于一般人的思维死角,通常很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要把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当然要考虑“怎么教”、“再怎么教”的方法问题了。但是在探求方法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6.
巧用创新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如何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创新活动方案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理能力”是指地理“学习活动”中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习活动”是指学生经历认识地理事物和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地理能力必须在学习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有哪些学习活动,就应有哪些相应的能力。根据地理教学中各种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地理能力大致由地理认知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特殊地理能力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一、准备过程中的有效指导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校外地理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活动前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本次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则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材(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关系为课堂教学的线索,每一位学生学习这一内容都是按这个逻辑顺序来完成,这样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以及课堂的生成。"以学为主"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更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不同的学习活动、不同的活动成果,其教学线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犯错误。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如何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是检验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结合课本知识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学生个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与物化的课程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增强对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终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在普通中学任教,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克服地理学习中的困难呢?我在实践中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郑辰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20(1):54-56
随着网络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地理信息进入新的时代,引发了地理教学的变革.本文提出在教学层次、学生思维能力上挖掘实践学习的内涵;用课堂练习、第二课堂活动、半开放型考试等各种实践学习方式,来引导并检查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变为综合信息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能力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关于初中学生对地理课堂喜欢程度的调查中,有21%明确表示不喜欢,有51%的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只有28%的学生表示喜欢。这些数据非常不乐观,也迫使我们地理教师反思:为什么学生普遍不太喜欢地理课?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学科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遥远他们主动构建知识的基础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且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整个过程以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是适应新世纪新需求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强的独特优势,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在实践中观察、体验、思考,可以使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无论是高考还是一般的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指导思想都已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核目标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面。其中,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与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许多人类活动和地理现象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与时间的关联性较强。因而,从时间的角度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成为对学生进行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地理图示材料中,隐含的时间信息可能怎样呈现,又如何去有效地提取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而这种探究式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因此构建地理问题情境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关键,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桕建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