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天堂寨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光富  沈显生 《山地学报》2000,18(5):468-473
对大别山天堂寨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了其区系组成、区系性质和区系特点及其生态学特征。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与九华山、黄山、板桥山地的区系联密切,而与武夷山、长白山、秦岭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在植物区第亲缘上,该区隶属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  相似文献   

3.
安徽板桥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3科,43种(包括变种、亚种).本文分析了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区系性质和区系特点,并分析了其生态学特征.通过与我国8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该区与九华山、黄山、西天目山、牯牛降等地的区系成分较为相近,应属于同一自然区,而与其它山地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4.
洪河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洪河保护区为例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 4种类型 :湿地植被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给地下水需水量 ,分别确定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的指标。根据公式 ,计算了保护区各级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 ,洪河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 1 .4 8× 1 0 8m3 ~ 1 .99× 1 0 8m3 ,最适宜生态需水量为 1 .99× 1 0 8m3 ~ 2 .9× 1 0 8m3 ,最大生态需水量为 3.72× 1 0 8m3 ~ 4 .5 2× 1 0 8m3 。  相似文献   

5.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地衣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 1985年以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对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衣生长发育的地理背景进行了分析 ,对地衣植被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地衣植被进行了生态分类。  相似文献   

6.
依据红河县气象站及保护区附近4个气象哨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访谈所得非常规资料,采用理论推算方法对保护区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光、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显著.随着海拔升高年均温、年日照时数、年积温逐渐下降,年降水量和年太阳总辐射量逐渐增多.一年中,光、热、水资源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山地南坡较北坡多.针对热量和水分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将保护区划分为4个垂直气候带,可为保护区及附近社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气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对该区域的52个旅游景点进行了资源评价,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27人,四级景点13个。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的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最后根据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以河流流域的相对完整性为主要原则和依据,把该区域的的旅游资源划分为二个亚区,四个小区。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因环境管理措施不力等原因,面带来的了定的环境污染与较明显的生态破坏。协调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是坚持可发展的原则,为此,必须建立完整技术与管理体系,并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博斯腾湖水质矿化度与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回顾博斯腾湖环境基本情况及水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利用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保护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朱颜明  王宁 《山地学报》1999,17(4):353-35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以其自然资源绚丽,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享誉全世界。曾以独特的“天然”“原始”状态,成为环境背景研究监测的理想场所,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遵循适度开必,合理保护的原则,强调生态旅游,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进行有效环境综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各成土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划分了保护区的土壤类型,借助ARC/INFO软件,编绘了1∶5万土壤分布图,应用山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有关原理和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壤的发育和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发育有黄棕壤等7个土类,暗黄棕壤等9个亚类;(2)土壤发育主要表现为土壤类型之间的垂直演替和在同一土类的分布地域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同时并存;(3)土壤的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垂直带分异和地域性组合2个序列。山地地形是引起土壤发育及土壤类型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原因;(4)从数量结构来看,优势土壤类型为棕壤,林线以下至海拔3 300 m范围内的亚高山草甸土和暗棕壤的破碎化程度高,交错分布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2.
引用宋松柏等人提出的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分单项指标可持续利用隶属度和等级评分两种方法对指标量化,为避免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指标数值因忽略低指标数值对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影响,建立了以可持续隶属度幂权重求积方法的水资源复合系统综合指数模型,对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结论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
湿地调查是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开展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存高山草甸等8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227.11hm^2;目前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复垦开荒等威胁,需要通过完善补偿机制、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探索人口与农业发展新模式及提升民众湿地保护意识等途径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价与水资源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4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延续至今,尚未妥善解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及出现不良的环境后效。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到政策、法律、体制、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不能发挥水费征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及合理地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同时,偏低的水价也使供水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工程运营与维修,造成工程老化,降低供水效率[1].黄河下游灌区,位于豫鲁两省境内,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186.6×104hm2),多年平均引水量在100×108m3左右,该灌区自50年代末引黄灌溉以来,上述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使黄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文试图以此为典型,分析供水成本的构成、现行水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供水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水价政策的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区水域不存在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②水质与水位和水流关系密切;③水质与湿地植被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关;④水体中COD和BOD5值分别在37.73~63.08mg/L和15.2~28.70mg/L,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引起,应是沼泽水体的背景值的真实反映;⑤沼泽水体的TN和TP较高,可能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内在规律有关,不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进入引起的。浓鸭截洪总干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①水质表征出明显的农田径流特性;②水质总体上较好,这可能与浓鸭截洪总干对农田地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有关。通过比较分析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和浓鸭截洪总干水质表明:补水水源水质整体上好于该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基于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特征来确定补水水源水质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的监测数据,初步认为现有补水水质符合洪河保护区水质要求。建议今后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浓鸭截洪总干开展有关农药残留动态实验,并结合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为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认为在三江平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蓄积农田地表径流,并采用湿地生态氧化塘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可以作为退化湿地的补水水源。  相似文献   

16.
孟祥锐  张树清  臧淑英 《地理科学》2018,38(11):1914-1923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进行高分辨率湿地遥感影像的分类研究,并与基于光谱支持向量机(SP-SVM)的方法和基于纹理及光谱的支持向量机(TSP-SVM)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对于所选取的2个研究区域,CNN分类方法的全局精度高于SP-SVM方法5.61%和5%,高于TSP-SVM方法4.18%和4.15%。尤其对于部分湿地植被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SP-SVM和TSP-SVM方法。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为湿地识别的精细划分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由于人们对水资源量计算过程了解不够,常导致水资源量配置计算出现概念上错误,特别是现代水资源规划考虑生态用水的需要,在对待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关系上存在错误认识。本文从水资源量的一般概念分析出发,从确切的水资源量计算与分析上说明水资源量的组成、转化关系以及生态用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强调介绍水资源配置中如何考虑生态用水问题。为全国新一轮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讨论了水环境质量的定义,评价了目前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水环境质量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建立了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模型。指出,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在不能忽略评价水资源量的同时,方法应有所突破;确定了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应该遵循的全面性原则、独立相关原则、可操作原则、科学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等;在选取单项指标的基础上,组合成8个分系统,进而合成对水环境质量相关系数较大的水资源量综合评价指数、水质污染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判在大田县均溪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为福建省大田县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均溪河的水质状况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模糊数学方法克服了过去一些传统方法的主观性较大的缺陷,改进了评价效果。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原理和评判步骤,然后根据1999年和2001年监测的数据,应用该方法对大田县均溪河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个别因素外,其它主要的污染物浓度都有所降低,均溪河水体质量由Ⅲ级上升到Ⅱ级,说明其总体水质状况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在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丰富,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近5年,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从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入手,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1)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查清水资源储量;(2)综合利用,科学规划,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控;(3)开源与节流并举,尤其要重视节流;(4)充分利用天然地下库容调蓄水资源;(5)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和完善水资源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匮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